分享

印度对外战略(一)

 斯郎曲培卓拥 2019-04-10

毫无疑问,对“大国”地位的追求,是印度奋斗的不竭动力,同样也是印度各届政府不容置疑的历史使命。

印度对外战略(一)

印度地图

早在取得独立之前,印度国家创始人之一、国大党领袖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就已经在他的《印度的发现》一书中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勾画出一幅宏伟的蓝图:

在将来,太平洋将要代替大西洋成为全世界的神经中枢。

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

在印度洋地区,从东南亚一直到中亚、西亚,印度也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在过去25年中,为了争取印度的独立以及解决所有我们与英国当局的冲突的过程中,我和许多人的心中都存有一个复兴印度的愿望。

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吸引我,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

印度对外战略(一)

尼赫鲁

有悠久历史的文明,使得印度人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当谈论他们的国家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时,他们都有这样一种概念性的认识:

他们的国家理所应当在亚洲乃至世界居于“中心地位”。

从这种“中心观”出发来评估世界和全人类的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某种优越感。此外,印度人的等级社会观念也同样影响着他们对于外界世界的认识:

在一个以财富和权势为基础的等级制国家阶梯结构中,印度理应居于世界等级结构的最高层——一种“婆罗门”式的世界观。

英国政治家寇松曾对当时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印度有过这样的论述。

“印度像一座要塞,两边有辽阔的海洋作壕沟,在其他方面有大山作壕沟。在那些有时并非不能逾越、甚至易于突破的城墙外面,延伸着一条阔窄不等的斜坡。我们不想占领这个斜坡,然而也不能坐视它被敌人占领。让它留在我们的同盟者和朋友手中也行,但是如果我们的对手偷偷爬上斜坡,待在城墙脚下,我们就得进行干预,因为任其下去,就会越来越危险,可能有一天会威胁到我们的安全……谁要是在印度只把守城堡,而不往远处看,那他就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指挥官。”

印度对外战略(一)

寇松

这段描述,正是英国殖民当局维护南亚次大陆利益安全的整体战略思路。

印度人认为:印度的地缘优势决定了它理应成为这个地区的“天然霸主”,其他国家都应居于从属地位。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建国伊始,印度政府便着手建立“喜马拉雅防御体系”。

印度对外战略(一)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对外战略(一)

1949年6月,印度政府派兵进驻锡金,次年12月迫使锡金签订《和平条约》,对其国防、外交、经济等进行直接控制。

1950年7月30日,印度利用尼泊尔拉纳家族对自身安全的严重担忧和恐惧心理,迫使其签订了《印度尼泊尔和平友好条约》。

通过这一条约,尼泊尔与印度建立了特殊的军事与防务关系,印度以提供军援和帮助训练为名,对尼军进行渗透和控制。

印度军事顾问曾一度派遣尼泊尔的军队至营、连一级单位。当时尼泊尔绝大部分军官在印度受过训练,武器装备也主要依靠印度……

这条“喜马拉雅防御体系”在着力点的选择上其实基本上就是对“缓冲国体系”的延续,一直以来印度政府对西藏地区的领土要求,以及或明或暗地插手西藏问题,其思想根源便在此处。

1997年1月3日,在孟买的一次讲话中,古杰拉尔宣称:“我们早已着手这项工作……我们将一条长长的友谊之手伸向世界各国。我认为,这一设想最好是从我们的邻国这里开始实施,这也符合我的观点:印度的外交关系在一系列的圆环中向外扩展。我们的直接邻国构成了第一环,我们将从这里重塑与它们每个国家的关系。我们将通过和平的双边谈判解决彼此间的争端。”

对比尼赫鲁时代,“古杰拉尔主义”从感观上讲,确实少了许多强硬的单边主义的霸道,然而,其中所体现的实质,仍旧是印度版的“门罗主义”。

基于“古杰拉尔主义”的外交思想,1998年12月印度与斯里兰卡签署了自由贸易区协定。

不仅仅限于陆地,“印度主义”同样也延伸到了海洋。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印度洋视作是自己的“私产”。

贾斯万特·辛格在《印度的防务》一书中认为:失去对印度洋的控制是印度近代亡国的重要“分水岭”, “因此有必要承认,出现一个意义重大的战略转移,即陆路被海路所取代。”

近年来,印度外交、军事的战略重心都在南下。

印度对外战略(一)

东南亚地图

伴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海军力量的发展,印度对巴基斯坦和缅甸的战略又多了一层含义,即避免中国通过这两个国家在印度洋获得立足点。

2000年起印度一改以往在印缅关系上所持的消极态度,采取实用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外交攻势。

7月,印度陆军参谋长访问缅甸。

11月,缅甸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访印。

2001年2月,印度外长贾斯万持·辛格不顾西方所谓“民主国家”不与“军人政权”交往的“惯例”,对缅甸进行访问。

同时,自20世纪末,印度已开始试图将触手伸过马六甲海峡,伸到南海地区乃至西太平洋。

1998年8月24日,印度海军与新加坡海军讨论使双方联系制度化及双方签署谅解备忘录问题;10月24日,印度海军访问菲律宾,受到菲律宾国防秘书的接待。

印度对外战略(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