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06 前文链接: 四、第三个月(上)12月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以第三次去精神卫生中心为分水岭。 进了12月,我先是按照书中的方法加大运动量,同时我也听从我媳妇的建议多出去走走,我于是选择了去郊外爬山。爬山之前,我对着镜子说,你是个懦夫,有什么可怕的,有什么可担心的。说完之后我拿起旁边的抹布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我清晰的记得,我说完和摔完之后我觉得我立马好了,我神情紧绷,但是没有持续多久。在郊外爬山我跑的特别快,心跳十分剧烈,这个时候我媳妇突然坐在了地上,因为她瘦弱,跟不上我的节奏,她摸着自己的心脏说“老公,我不行了,感觉心脏要爆炸了”。 这句话再正常不过了,但是我听了之后立马觉得自己心脏异样,随后惊恐发作。 我记得我下山的时候马上就要晕过去了,而且满脑子都是去医院的念头。回到家之后,我彻底打消了我锻炼和出去走走的念头。我依然睡不好,我在单位的时候极度担心这个问题,于是我继续百度,想去找一个方法解决失眠和早醒。这一次百度给我造成了更大的恐慌,百度上写到“失眠和早醒是重度抑郁症的判断标准之一”。 好吧,抑郁症,这个词在这个时候缠上了我。 而且我还每天中午强迫自己午睡,但是自从惊恐发作之后,我脑海中会出现一系列恐惧的念头,尤其在早上起床时候和午睡的时候,这些恐惧念头有固化的,有泛化的,泛化的是各种各样灾难性后果的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脑溢血,因为我在恐惧中睡醒之后头部总有异样感,头皮会发紧。我只能一次次的让我媳妇去帮我分析和排除。 固话的主要是惊恐发作。 有一天我早上去卫生间,我害怕我自己在单位上班的时候在卫生间惊恐发作,单位的卫生间是一个封闭的环境,我觉得我会死在那里。于是我那时起害怕去上班,每天各种理由拖延着不去公司,那个月我的考勤一塌糊涂,被扣了不少的钱。 而午睡的时候则脑海中会有各种恐惧的幻想,比如各种意外,主角可能是我的亲人也可能是我,我试着强行不去想他们,我去想别的事情,但是最终结果都会是恐怖的。午睡失败会让我更加沮丧。 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早上起床之后即使阳光明媚,即使屋子里灯都打开,我看一切都是灰蒙蒙的,我产生了强烈的失真感,我觉得这个家十分的不熟悉,我也觉得我对我身边的一切都不感兴趣。那段日子真的不堪回首。 感悟: 还是雷达效应,其实那次爬山我媳妇做的一切都很正常,但是对于一个焦虑的人来说,再正常的事情也会被放大。 那一次惊恐发作给了我很大的打击,还是觉察的问题,如果当时媳妇说的话给我带来了影响我能觉察到这是雷达效应,而且我能通过自体感告诉自己心跳快是运动的正常反应,那么那次惊恐发作我可以避免。我这段时间还做了大量助长焦虑的回避,也就是安全行为。 首先是和媳妇确认不敢去上班,这本身就是一种妄上加妄,那个时候的正确做法是不去管那些我的疾病担心,静静的看着它会怎么样,再担心我也要按时去上班,那么用不了几天,对于疾病和上班的担心而引发的焦虑自然而然的会退去。 其次就是百度,百度上负面的投射让本来就对抑郁症有一丝担忧的我对抑郁症产生了彻彻底底的担心。所以,朋友,在没有走上康庄大道之前无论如何也要自律,坚决不要百度。对抑郁症的担心其实是对轻生担心的一个投射,我记得我当时去想抑郁症,只要我想起来这个词,必定会出现对轻生的强烈担忧。我最后的强迫症,在这里开始更进一步的发展。 最后就是午睡,可能朋友你觉得这个再正常不过了,但是仔细想想,你午睡的意图是什么?是补充睡眠,为什么要补充睡眠呢?根本原因还是你觉得你睡不好是个问题,会给你带来严重的后果。这不就是一种变相的抵抗么?至于失真感和灰蒙蒙的视觉,那是大脑极度疲惫的结果,这个时候你的植物神经完全紊乱。 但是朋友,请一定相信我,你的大脑是绝对健康的,只是植物神经紊乱而已,医学上我们这些症状统称为“神经症”,它的学名正是“植物神经紊乱综合症”。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就算一个健壮如牛的长跑冠军,他如果想我们这样让大脑告诉运转,长时间的处在紧张和恐惧之中,他的植物神经依然会紊乱。 有一天我读到了锻炼是释放情绪最好的方法,我突然回忆起百度上有人说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方法之一,紧接着我又回忆起第一次看的精神科医生让我多锻炼。 于是我鼓起勇气继续锻炼,我对自己说“濒死感就濒死感,如果我死了,那么就是我的命”,我擦拭了划船机上的尘土,每天坚持拉15-30分钟划船机,一边拉一边喊着我一定会好起来的口号,每天坚持在楼下跑两圈。不得不说,每一次锻炼完我的失真感会减轻好多,这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同时,我在《走出焦虑风暴》中读到了几个问题:你在害怕失去什么?你已经失去了什么?我仔细的思考之后发现我害怕失去的是正常的生活,而我已经失去的恰恰就是正常的生活,这和森田疗法不谋而合。 我开始遵循着《走出焦虑风暴》和森田疗法的精神,行为结构化的生活,我练琴、练字、打电脑游戏。 按理说这样是好的,但是媳妇的一句话让我彻彻底底的崩溃了。她说:“老公,你这样做都没有用,你看看你拉划船机的时候都喊些什么?你抱着消除的目的去做这些,能有用么?”我听完这句话立马坐在了地上,我觉得这个方法都没有用,我就没有方法了,接着我哭了,把这些天所有的压力都哭了出来,我记得我媳妇抱着我,我的眼泪把她肩膀打湿了很大一片。哭过之后,我反而冷静了下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产生了一种彻底放弃自己的感觉,那一夜我反而睡的很好。 感悟: 朋友,一定要坚持锻炼,不管用什么方法,哪怕搬箱子,也要让自己出汗。真的很有效果。而且这个时期我做的一切我都希望你们能做到,一定要让自己每小时都有事情做。这也正是我现在依然在做的。而且我的建议是做可以提升自己能力的事情,这不正是焦虑的馈赠么? 我们刚开始做的时候难免会有懈怠,但是一定要坚持。我媳妇说的很对,一定不要抱着消除症状的思想去做这些事,我知道这很难,但是随着你成功的次数增加,你会越来越把握住这种感觉。 我到现在也有时候会抱着这个想法,去干我该干的事情。但是,我可以觉察到我想消除它,这就是很大的进步了。仔细再读一遍这句话:“你在害怕失去什么?你已经失去了什么?” 我相信每一个焦虑强迫的人都慢慢的丢掉了自己原本的生活,整天的在想着怎么回归以前,很简的,只要你肯动起来,那么你就已经回归了。 我们不提康复,我们就提生活,康庄大道不是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至于我哭过之后为什么会睡的那么香。你们肯定会觉得是哭释放了压力,但是我想说的是哭了释放压力只是小小的一块,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放弃”了我自己。 听起来很可笑不是么? 但是的确是这样,朋友,我们放弃了自己并不是不想康复,而是放弃了和症状去斗争。 后来对我影响很大的韩非老师说过一句话:“有很多人问我他能不能康复,我从来不去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一切都是无中生有,我们只是放大了正常人都有的情感,何谈康复?况且焦虑没有退路,我们只能康复。当一个人真的能做到他不想康复了,那么他反而好了。” 朋友,看到这里你们肯定会用大脑分析,但千万不要被自己的思想带着走,我说的不想康复,是指自己放弃了消除症状的念头,也就是放下了抵抗它的思想。而不是放弃自己,任由自己被大脑牵着走。 从那天之后,我加大了我看书的类型和频率,我读了《认知与CBT》、《荣格心理学概论》、弗洛伊德《梦的解析》、《ACT就这么简单》、《创伤治疗PTSD及EMDR》。这些心理学的书籍每一个字我都认真的看了一遍。同时,我还读了一些成功学和情绪管理学的书籍,在那个状况下,我一度认为成功学是我的解脱之路。这些书籍包括《心理暗示力》、《人性的优点》、《坏情绪再也不来纠缠你》、《理性情绪》、《活出乐观的自己》。这些书籍中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方法,每一种方法我都尝试过,毋庸置疑的是,每一种方法在尝试前我都信心满满,尝试的时候也的确让我舒服了很多。我清晰的记得《人性的优点》中提到的一句话“战胜自己内心的人比攻下一座城池的士兵更勇敢”,我那时候下班,带着耳机听着励志的歌曲,一边用自己所有的力量不去想那些消极的、担忧的想法,一边步行好几公里回家。 但是那种舒服的感觉最长也就断断续续的维持了一天。第二天我更加的迷茫和失落。我还将书中的一些句子摘抄下来,贴到了家里每一个我可以看见的地方。那个时候我尝试了“接受”,但是我理解的接受有些片面,我的做法是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然后仔细的体会烦躁感,告诉自己真舒服,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很有效果,强烈的烦躁感不会再有了,但是我依然特别的难受,而且是说不出的难受,就是胸口有异样感,还有强烈的失真感。我依稀记得我又哭了一回,是因为某一天我在和我媳妇聊天的时候她突然发现了一撇真相,她认为我从最初就没“病”,而一切都是我想出来和臆造出来的,所以药物对我没用。她发现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想啊,想想出来的。药物没用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证据”,真的让我感到心安,但就心安了一夜。 第二天我继续难受。我媳妇问我到底哪难受,我说不出来,然后她说我都从那么强烈的难受中走了出来,为什么现在这么一点点你接受不了呢?这句话又让我崩溃了。 感悟: 朋友,我读的这些书对我来说非常的有用,对我今后的人生都是无比大的财富和馈赠。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些书籍对我来说完全都是让我更加焦虑的源头。 为什么呢? 因为我把他们当成一个工具,我把他们当成抵抗和消除自己不适感的武器。这是大大的错误呀。如果我当时内心中放下抵抗,用觉察看清事实,彻彻底底的接受我当时的状态,允许一切念头和想法从脑海中产生。那么,跟随书中的道理的方法,我会好起来。但是我当时并没有看到这一点,心理学所倡导的理性分析和成功学及情绪管理学倡导的“心想事成”,都没有点醒我,反而让我更加的焦虑,我在实际操作中使用了大量的自己的意志力,这从我每天鼓起勇气步行回家中就能看出来。但是,意志力会给我的焦虑提供更大的动力,导致再一步的恶化。 朋友,我希望你读读这些书,但是我希望你真真正正的报着你接受一切的思想去读这些书,不要对自己的症状有任何的抵抗心,这些书真的对你裨益很大。 我对付烦躁感的方法其实是接受的一种,但是真的很片面,因为我压根从思想上没接受它,但是,朋友,我只是一点点片面的接受,就让烦躁感大大的减弱,这不正是一个正面典型么? 至于我媳妇的分析,其实作为一个旁观者,她真的看到了真相,只不过她看到的并不全面。我的认知当时已经产生了问题,在我的认知中,我认为只要不想它、放心了,那么它就会走。 关键就是在于我想让它走,以及我觉得我只要方放心了就没事了,我没有认识到存在即合理,没有认识到我错误的神经回路已经形成,要改变的话已经完全不可能一朝一夕了,我不知道给一点时间这么浅显的道理。 所以,朋友,千万不要着急,不用自己的意志力,也就是不要有“我一定要”的思想,一定要遵循自己的脚步慢慢来,只要慢下来,心沉下来,思想端正过来,行为矫正过来,你所谓的康复,只是时间问题。 我当时意识不到为什么强烈的烦躁感莫名其妙的的消失,我也意识不到新的症状产生了。我后来读的那些书籍中有很多让我紧张的东西,让我雷达效应侦测到的东西。
我的脑海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一直在回想这些事情,一直蹦出来轻生的幻想,比如说我跑步,看到一个路灯,我会有一个我吊死在路灯的幻想,比如说我刷浴缸,会有一个我在浴缸里淹死的幻想。 我很恐慌,于是我在一遍一遍的问我的媳妇我这是怎么了,我还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去告诉自己,这是假的。再加上我又看了一本关于正念的书籍—《穿越抑郁的正念之道》,发现了一个叫“反刍思维”的词汇。我就认为我现在的思想就是反刍思维,而且我确实很长一段时间对身边的什么都不感兴趣。于是我就认为的抑郁了。我害怕自己会轻生。于是本身好好的学习正念的一本书籍,让我变成了治愈抑郁症的一本书。 感悟: 朋友,你看,我前几个月对轻生和抑郁的担心,将这个念头赋予了意义,刚开始是偶尔崩出,但是我没有觉察它,没有用正念去回应它,现在它经过雷达效应的诱导彻底爆发了。 朋友你肯定会问,我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我是不是抑郁症了呢? 其实,我后来回忆,发现好多书中都提到过焦虑和抑郁本身就是相辅相成的,可以互相转化的。 如果一个人焦虑一段时间,那么他必然会抑郁。而同样,当一个人处在抑郁中的时候,他也会更容易焦虑。但是我们只能称之为抑郁情绪,而不能称之为抑郁症。 在我恢复期冷静的时候,我想起森田疗法中提到的一个例子,有一个人跟我的状态很像,只不过他没有那么严重,他急切的去问森田正马博士,博士说“真正想要自杀的人是不会着急的去找方法让自己不自杀的。更不会因为有自杀的念头而产生严重的情绪反应。” 多么显而易见的道理啊,我的媳妇也多次提醒过我,但是,以焦虑的脑回路是不会信的,因为自杀是一个风险,是未来不可承担的后果,这本身就是死亡焦虑的一种投射,能一下子信了那么所有的焦虑都好解决了,不是么? 在这里着重提一下《穿越抑郁的正念之道》这本书,书中是以几个主人公为线索,主要分三部分,
我的建议是你不要看第一部分,因为你可能会被书中的章节引发雷达效应。而是找你固定的倾听者,让她将正念的部分筛选出来,这本书方法都是单独的章节,很容易找的,讲那一部分给你复制或者摘抄出来。一定要有耐心,按着它的方法做,我按照计划甚至体验了正念瑜伽,你能想象到一个大男人做瑜伽么? 但是,我的体验是,正念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谁都不能一下子掌握正念,而你掌握了哪怕20%,那么对你的康复都是十分有益、立竿见影的。朋友,请相信我。 对抑郁症的担忧让我马上开始了对号入座,我开始疯狂的去查抑郁症的资料,基本每一个症状我都要和自己对比一下,对比之后我马上就会相信我是抑郁症,我对我的轻生的想法恐慌不已。 在一个周六,我起床之后对我的媳妇说我要继续喝药,因为赛乐特上面写着主治就是抑郁症,我当时的认知是,如果我是,那么正好对症治疗,如果我不是,它也对我来说是有用的。我还记得我一上午的时间拉开了至少10次放药物的抽屉,纠结到底喝不喝它,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喝药。媳妇特别生气,一整天都没有理我。 下午,媳妇安排了一场打麻将,我真的好感谢她,在那段日子里,她总是不断的给我安排各种活动,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至少让我没有一直去用我的大脑思考,从而强化我的焦虑,让我的大脑能得以休息。打麻将的期间,我突然想到了一个事情,这个事情让我内心有一阵狂喜,我突然感到我“好了”,那个事情就是——我现在的状态跟刚开始是一样的,从始至终我都是疑病症,我刚开始怀疑我是心脏病,于是我心脏立刻不舒服,我后来又觉得我是焦虑症,所以我立刻焦虑了,现在我又觉得我是抑郁症,所以我抑郁症的症状全来了。 我觉得我一切都解释通了,我的媳妇也认可了我的推论,那一夜我又睡的特别的香甜,也停了只喝了一天的药。 后续发展链接:
焦虑丨发展:我是如何一步步发病的(四) 柒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