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桑根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或山沟灌丛中。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湖北、陕西、甘肃等地。 【采收加工】冬季采挖,刮去外皮,干燥。 【药材性状】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1~5厘米。表面灰棕色,粗糙,多结节皱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淡棕黄色,木质部淡黄白色。气微香,味淡而涩。 【性味归经】苦、酸,凉。 【功效与作用】有毒。祛风除湿、解毒散结。所含马桑内酯主要兴奋延脑和脊髓,可作为巴比妥类催眠剂。 【临床应用】用量3~9克,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用治风湿麻木、痈疮肿毒、风火牙痛、痞块、瘰疬、痔疮、目赤肿痛、汤火烫伤、跌打损伤。 【药理研究】兴奋大脑皮质、延脑呼吸中枢、血管运动中枢、迷走神经中枢及增强脊髓反射等作用。 【使用禁忌】本品有毒,小儿、孕妇、体弱者禁用。服后忌食豆类。 【配伍方药】 1、治风湿麻木,大便不利:马桑根30g,铁连环12g,牛耳大黄12g。熬水服。(《重庆草药》) 2、治白口疮:鲜马桑(根)皮1.5g,捣绒,用青布包好,含5min后取出,隔时再含,一日数次。(《贵州草药》) |
|
来自: 华华YHBH0207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