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辨识中药】·岩椒草· 中医(专长)考核相关内容

 华华YHBH0207 2019-04-10

岩椒草

【别名】臭节草、松风草、石胡椒、臭沙子、臭草、苦黄草、大羊不食草、臭花草、葱草花、草见血飞、山羊草、铜脚一枝蒿、鹞子钻山、地通花、大退癀、野椒、蛇皮草。

【产地分布】生于山坡、林下及灌木丛中。分布于西南及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采收加工】6~7月采收,鲜用或切碎,晒干备用。

【药材性状】嫩枝呈灰绿色,干后扁中空,老叶叶柄长约5厘米,新叶叶柄约5毫米,二至三出复叶互生,卵圆形,大小不一,多皱折破碎,灰绿色。气微臭,味辛。

【性味归经】性凉,味辛、苦。归肝经、胃经、肺经。

【功效与作用】解表,截疟,活血,解毒。属解表药下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用量9~15克;或研末、泡酒。外用:捣烂敷。主治感冒发热,支气管炎,疟疾,胃肠炎,跌打损伤,痈疽疮肿,烫伤。

【药理研究】1.心血管作用 香柑内酯对兔有一过性的降血压作用。另一成分白鲜碱,小剂量对离体蛙心呈兴奋作用,可使心肌张力增加,每分钟输出量增多;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2.解痉作用 所含另一成分花椒内酯,有一定的解痉作用。3.其他作用 白鲜碱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香柑内酯也有抗微生物活性。白鲜碱对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具有强力收缩作用。花椒内酯在体外对人官颈癌传代HeLa细胞培养有抑制作用。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岩椒草

【配伍药方】

①治疟疾:岩椒草、柴胡、青蒿、艾叶各9克。水煎,于发作前4小时,或用单味鲜品于发作前2小时捣烂敷大椎穴。(《全国中草药汇编》)

②治急性胃肠炎:松风草15克,厚朴、仙鹤草各9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③治跌打损伤:松风草60克,浸酒500毫升,每日2次,每次30毫升,饭前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