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城计小史

 思明居士 2019-04-10

 空城计是指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己方城内空虚,使敌方产生疑虑,从而犹豫不前,不敢攻城。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经常在战争的紧要关头和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虚虚实实,虚实结合,使敌人疑中生疑,不敢行动,从而达到以少胜多,排危解困的目的。

在我们的印象里,最著名的就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当时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拒敌失败,司马懿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只安排老弱打扫街道,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疑有伏兵,不敢攻城,引兵退去。但事实上,这出空城计只是罗贯中根据一些民间故事虚构出来的,根据史书记载,当时与蜀军对抗的魏军主帅是张郃,而司马懿当时正在攻打孟达,斩杀孟达后又回师洛阳,根本就没在街亭出现过。

虽然诸葛亮没用过空城计,但空城计在历史上却被使用过很多次,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被运用了。

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公子元率军攻打郑国,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小兵弱,根本不是楚军的对手。面对危局,上卿叔詹主张派人向齐国求援,在齐兵到达之前固守。为迷惑楚军,叔詹命令郑国士兵全部在城里藏起来,城内店铺照常营业,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出慌乱之色,同时,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楚兵见此情景,怀疑城中有埋伏,不敢贸然进攻,于是便在城外驻扎下来。楚军犹豫之间,齐国已经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楚军知道自己不是四国联军对手,决定撤退。但子元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不出一点声响地悄悄撤走,所有营寨都不拆走,军旗照旧飘扬。第二天早晨,叔詹登巡城时发现楚营上空很多飞鸟盘旋上下,告知众人楚军已撤。众人不信,派人去侦察后,果然是空营。在这场攻防战中,郑国用空城计迷惑了楚军,楚军同样用空城计迷惑了郑国。这是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空城计。

西汉名将李广也曾使用过类似的计谋。在李广担任上郡太守的时候,有一次在李广军中的中贵人(即太监)带着几个随从出去玩,被三个匈奴人射伤,于是逃回李广那里,李广马上领随从一百多人追击,杀了两人,生俘一人。没想到这个时候却遇上了匈奴的大部队上千人,见汉军人数很少,匈奴便认为李广是汉军派出来的诱饵,于是就在山上摆起了阵势。李广的部下都很害怕,想要逃回大营,李广说,“我们离大军有几十里路,如果现在逃跑的话马上就会被匈奴射杀的。如果我们不逃,匈奴肯定会认为我们是大军的诱饵,一定不敢攻击我们。”于是李广就率领部下来到匈奴阵前不远处,命令大家都下马解鞍,明示匈奴己方不会逃走,匈奴果然不敢出击。有个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观察形势,李广马上与十多名士兵跨马冲上前去射死了他,然后回到自己军中解鞍下马卧倒在地。匈奴见此更为惊慌,更加料定李广等人只是诱饵。这时天已经黑了,李广的人马还是不肯撤退,匈奴怕暗夜中遭到汉军大部队的包围,于是就匆忙撤退了。天亮以后,李广等人安全返回大营。

在三国时代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应该是孙坚。据《三国志》记载,公元190年,孙坚受超过计划为破虏将军、豫州刺史,驻兵鲁阳准备出击董卓。一天孙坚在城外设帐为送粮的部将公仇称饯行。正在宴饮之间,董卓数万步骑兵奔到城前,准备向孙坚发起进攻,当时情势异常危急,众人都有些慌乱。孙坚却毫不在意,笑谈自若,命众人不得妄动,并继续与将领们饮酒作乐。后见董卓人马越来越多,才慢慢站起身,引导部队秩序井然地退入城中。董卓部见孙坚队伍齐整,若无其事,以为附近必有大军埋伏,不敢攻城,便引兵撤退。

有意思的是,在街亭之战中虽然诸葛亮没有施展空城计,但裨将军王平却成功施行了这一计策。当时不听王平劝阻坚持扎营山上的邓谡被打败后,身为裨将军的王平手头只有一千多人,且驻地平坦,无险可依,面对张郃的五万大军,王平命令军士鸣鼓自持,徐徐而退,使张郃怀疑蜀军方面有伏兵而不敢轻举妄动。同时,王平在撤退时又悄悄收拢败卒,人数越来越多,让张郃更加确认王平手上有更多兵力躲在暗中,随时会给自己致命一击,于是便放弃对王平的追击,转从他道进攻已被蜀军占领的三郡。

蜀汉的另一位大将赵云也曾经使用过空城计退追兵。公元219年汉中之战的时候,曹操为了夺取汉中,运送了大量粮草囤积在北山。黄忠想趁曹军不备将这些粮草偷走,就带着全部兵马出发了。哪知到了约定时间,黄忠却没有返回大营,赵云便率身边仅有的几十轻骑出营接应。但刚出营不远,便遇到了曹操的大军,赵云便马上迎敌,且战且退,很快便退入大营。这时有人主张关闭营门坚守待援,但赵云却令人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操怀疑赵云安排有伏兵,不敢进攻,引军后撤。这时赵云命令手下用力击鼓,并用弓箭从后面射击曹军。曹军惊慌失措,自相践踏,掉入汉水中淹死者不计其数。刘备第二天来查看了昨天赵云的战斗之处,不由地称赞:“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文聘是三国时期曹魏大将,他在与东吴作战时也曾使用过空城计。公元226年时,文聘镇守江夏,秋天的时候孙权以五万大军进攻江夏。当时正连日大雨,江夏城的城栅都被雨水冲倒,百姓都处在田野之中,一时来不及整修。文聘面对孙权的大军,一时计无所出,后来想到当下这种紧急情况只有故布疑阵才能让孙权犹豫不前。于是文聘命令城中的人全部躲起来,不可让孙权的人看见,自己则卧于府中不起。孙权文聘不慌不乱果然生疑,于是对部将们说:“北方曹魏方面认为文聘是个忠臣,所以派他来驻守江夏这个重要据点,如今我们大军蜂拥而至他却一动不动,这说明他要么有所密图,要么援兵马上就到,我们还是小心为妙,不可久留。”于是孙权便率军退兵了。

南北朝时期的430年,北魏的军队进攻济南,大军聚集在济南城下,萧承之(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之父)当时任济南太守,手下仅有几百名士卒,情况十分危险。萧承之知道寡不敌众,便命令士兵隐敝起来,并大开城门。部下非常不解,问道:“敌众我寡,咱们固守都不一定守得住,怎么能如此轻敌呢?”萧承之从容地答道:“我们现在困守在一座孤悬敌方的城池,情势已陷入危急之中,如果向敌人示弱,敌军肯定勇猛攻城,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只有向敌方示强,才能阻止敌方攻城。”北魏军士看到守军从容不迫,丝毫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怀疑城中有重兵埋伏,不敢攻城,于是就撤退了。

公元727年,大唐玄宗开元十五年时,吐蕃进犯瓜州,守将王君焕战死,张守圭被派任瓜州刺史。此时吐蕃军队刚刚撤离不久,瓜州城劫掠之余残破不堪,张守圭甫一到任,便立即组织将士百姓修筑城墙,以防犯抵御吐蕃的再次进攻。可是刚把修墙用的板堞立好,吐蕃军队突然又来进犯,转瞬之间即冲到了城下。城中军民见状大惊失色,均不知如何应敌。但张守圭非常冷静,他先命令军民作好防守准备,然后命人在城上摆下酒席,与将士们一边喝酒一边欣赏歌舞。这时吐蕃大军已经把瓜州城团团围住,却见城上唐军毫无惧色,反而饮酒作乐,全不把吐蕃大军放在眼里,他们一时也搞不清唐军的举动。迟疑半晌,最后还是不敢贸然攻城,于是便开始撤军。张守圭在城上看见吐蕃军撤走,立刻命令将士追击。此时吐番兵的锐气已挫,抵挡不住唐军的攻击,最后大败而归。

北宋真宗年间,马知节主持北方边境延州的防务。有一年元宵节时,派出去侦察敌情的士卒回来禀报说辽军的大队人马正向延州开来,很快就会兵临城下。马知节心想此时城内军民都在准备过节,如果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乱作一团,再者自己手下并没有多少兵马,如果硬拼根本无法抵御辽军进攻。于是马知节命令大开城门,然后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全城军民上下共度佳节。守城将士看到主将镇定自若,知道定有破敌良策,于是军心稳定,行动有序。而百姓看到守军毫不慌乱,也都安心地庆祝佳节。辽军来到城下,只见城门大开,城内张灯结彩,人声鼎沸,怀疑城内定有重兵埋伏,坚决不能上当,于是便主动撤走了。

1287年,乃颜不满元廷加强对辽东的控制,联合撒儿后王势都儿、合赤温系诸王哈丹秃鲁干等,在漠北份地起兵反元。元世祖忽必烈决定御驾亲征,率军沿大兴安岭西麓北上,而主力则由玉昔帖木儿率领与忽必烈分道行进。忽必烈走到撒儿都之地时,与叛军黄海、塔不台、金家奴等十余万众相遇。元军在数量上处于劣势,忽必烈冒险前出观阵,却被叛军一阵箭雨射回。这时,从征的铁哥对忽必烈说:“汉朝时李广寥寥几十人尚能布疑阵退敌兵,况且现在陛下御驾亲征,现在敌众我寡,我们又不熟悉地形,只能设疑阵迷惑他们。”于是忽必烈大张皇帝伞盖,坐在胡床上,与铁哥从容不迫地喝酒作乐。塔不台等人窥伺半天,发现忽必烈全无惧色,始终不敢攻击,最终只能引兵撤退。

元朝末年,朱元璋命邓愈和胡大海率兵攻取旌德、绩溪、休守、徽州等地,并命邓愈驻守徽州。元朝派杨完者率部下苗兵进攻徽州,企图收复失地。此时城中兵马大部分跟随胡大海进攻婺源,邓愈身边只有少数士兵。危急时刻,邓愈慷慨激励士卒,明立赏罚标准,并大开徽州城西门,城中百姓照常往来。苗兵来到城下见此情景,不敢入城,只在城外驻扎观望。此时得到消息的胡大海正从婺源昼夜兼程赶回徽州,回来后与邓愈里应外合,协力拼杀,杀的苗军损兵折将大败而逃。

马芳是明朝中期时镇守北方边陲的名将,在与鞑靼的交锋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为名震一方的将帅之冠。公元1566年,鞑靼阿勒坦集结十万大军南下攻击万全右卫。马芳率一万精兵北上迎敌,刚赶到万全右卫北边二十里的马莲堡就遇到蒙古大军主力。面对众寡悬殊之势,副将建议立刻南撤与万安右卫主力会合后再与蒙古军决战。马芳断然拒绝说:“现在敌众我寡,如果我们回军,很难逃过对方的追击,我们只有迎头痛击一条路可走。”于下令全军马上在马莲堡设防,与蒙古大军针锋相对。慑于马芳的威名,蒙古军不敢发起强攻,仅派小股骑兵试探虚实。马芳镇定自若,命令部下大张旗鼓,摆出数万精兵坐镇的假象。双放对峙到下午的时候,年久失修的马莲堡城墙忽然坍塌,部将急忙组织士卒修缮加固,马芳断然制止了部下的行动,并命令全军偃旗息鼓,甚至对蒙古军的骚扰也不再还击,不明虚实的蒙古军仍然不敢进攻。入夜后,蒙古军点起火把,大张旗鼓摆出全面攻城的架势,马芳却不慌不忙,命令部下打开马莲堡的城门,自己在军帐中安然静坐,对蒙古军的虚张声势充耳不闻。蒙古军叫嚣了整夜,始终没有胆量进攻马芳,于是决定撤军。此时天光大亮,马芳发现蒙古军有撤退的打算,立刻下令全军出击,猝不及防的蒙古军大败而逃,被马芳追杀了数十里。

明朝万历年间的总兵官张臣年轻时也曾经上演过一出空城计。嘉庆年间,张臣跟着朋友刘朋防守黄甫川。在一次战斗中,刘朋因为坐骑被击毙而被敌人包围,张臣单枪匹马杀入重围,一箭射死对方的头目,抢了一匹马载着刘朋杀出重围回到军营。不久,张臣就接任了刘朋的职位,后来因功被提升为宣府膳房堡守备。有一次蒙古大军大举入侵,将膳房堡团团围住,想要生擒张臣。当时,膳房堡的守军人数很少,硬拼的话根本没有活路。于是张臣召集部下以水代酒,在堡内高声欢呼,边喝“酒”边唱歌。蒙军不明就里,以为张臣早有准备,始终不敢进攻。天黑之后,张臣率部下趁夜色出堡,冲出重围后从其他道路安全返回了大营,没有损失一兵一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