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国家博物馆之14古代中国-明清时期(上)明朝

 hsgzlgg 2019-04-10

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王朝体系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其鼎盛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社会经济也呈现出超越前代的繁荣。但中国这一农业文明古国,正与后起的工业文明大国悄然拉大差距,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明朝的建立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像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汉族,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暴政,龙凤七年(1361年)受封吴国公,十年自称吴王。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于南京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汉族国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在位期间努力恢复生产、整治贪官。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庙号太祖,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于南京明孝陵。


明 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大明律》刻本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制订新律例,改革政治、军事和监察制度,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和监察大权于一身,使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明成祖朱棣像

公元1421年,明成祖朱棣将都城迁至北京。

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时事征伐,受封为燕王,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侄儿建文帝。1402年夺位登基,改元永乐。他五次亲征蒙古,巩固了北部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位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他一生文治武功赫赫。原庙号太宗,后由明世宗改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十三陵之长陵。

北京宫城图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这是明早期所绘的北京紫禁城图。宫城即大内,又称紫禁城。北京紫禁城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兴建,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基本建成,是在元大都宫殿遗址稍向南的地址上兴建的。其规模、形制、名称皆以南京宫殿为依据。北京紫禁城明清两代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建、扩建,但其基本形制不变。宫城分两部分:前部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为主体,东有文华殿,西有武英殿,是朝廷举行重大典礼和朝会的场所;后部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是皇族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图中承天门(今天安门)下站立者,据研究是承天门的设计者蒯祥。蒯祥,苏州吴县人(今江苏省吴县),原封为木工,永乐时期参加北京宫城的建筑与设计,后官至工部左侍郎,终年84岁。

明《永乐大典》(复制品)。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纂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宋元以前的佚文秘典,多得藉以保存流传。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明  直隶开垦事帖

这是发给农民汪异常开垦荒地的产业凭证。


明 徽州府祁门县江寿户帖

     明朝在全国实行户籍制度,户籍由政府保存,户帖(户口卡)发给住户。这是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发给徽州府祁门县(今安徽歙县)江寿的户帖。


明《鱼鳞图册》

     明朝在部分地区丈量土地,编制了图册,载明土地的形状和性质,因图册形似鱼鳞,故名鱼鳞册。


明“锦衣卫”木印

      此印缩肩平纽,有部分裂纹。印面篆刻“锦衣卫印”,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置”。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卫侦察机关,始建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专门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是皇帝的侍卫与耳目,与明王朝相伴始终。明初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以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分典刑狱。称三法司,让其互相制约,如遇重大要案由三法司会审结案。这枚木印便是三法司会同刻置的。


明洪武(公元1368年--1398年)的“皇城校尉”铜牌,是洪武年间南京皇城校尉(武职卫士)出入皇城的凭证,江苏南京出土。

      明朝初年,朱元璋采取移民垦荒,兴修水利,奖励耕织,劝课农桑,减免战乱地区百姓的租税和徭役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晓耕图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明朝初年,朱元璋实行安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他积极推行发展农业的政策。洪武年间,朱元璋多次下令鼓励农民复业归耕,开垦荒地。或额定授予荒地,或听其尽力垦种;或免租税三年,或免杂泛差役,或免予起科,或永不起科,所垦地土俱听为已业。在劳动人民的勤劳垦殖下,北方大量荒闲地土被开种出来。明朝政府又在各地,特别是在北京、淮西及沿边大兴屯田。屯田有民屯、军屯和商屯三种,民屯和军屯规模较大,商屯则较为罕见。为了使屯田制度顺利推行,政府还将大量耕牛发给屯种的军士和农民,并命宝源局制造农具分配给屯田之家。屯田保证了军粮的供应,到宣德之时,沿边军士的用度多倚屯田所出,很少征用民谷。


       明朝中后期,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相继传入并得到推广。明朝末年,潘季驯多次受命治理黄河。他采取“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治河方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化水害为水利。

《河防一览图卷》局部    明 万历十八年(1590年)

       《河防一览图》又名两河全图、全河图说,是明代治河名臣潘季驯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组织同僚绘制的,起自黄河上源,止于浙省运河,反映的是万历十六年至十八年间黄、运两河及相关河道的堤防修治等情况。《河防一览图》是中国治河历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治河图,此图无论对研究当时黄、淮、运河河道的历史变迁及演变以及工程的措施和主要成绩,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后世从事治河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目前,人们能看到的《河防一览图》有三种版本。第一种是彩色摹绘本,纵45厘米,横1959厘米,具体摹绘年代不详,现藏国家博物馆。第二种是墨拓本,纵43厘米,横2010厘米,是依据明万历十九年的刻石拓印而成,现藏国家图书馆。第三种则是书本形式,即潘季驯所著《河防一览》一书中的插图,初版于明万历十八年绘制完成,次年刻印。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湖州人,是明代著名的治河专家,于明代嘉靖到万历年间,曾驻节济宁四任总理河道一职。在前后二十七年的治河生涯中,潘季驯总结出束水攻沙等治河理论,对其后的400多年间我国治河方略和河工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河防一览图》实际上是潘季驯四任总河后的工程建设图。


      明代蚕丝生产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蚕丝生产基地,产量可观。丝织技术有所进步,工艺“巧变百出,花色日新”。棉布产量也很大,松江布远销全国各地,有“衣被天下”之称。



黑地五彩云龙海水锦


蓝地仙鹤灵芝缎

蓝地杂花大格子锦

      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某些行业内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若干变化,崇尚奢华,追求个性成为一时风尚。

明 永乐(公元1403年--1424年)的青花海水云龙纹扁瓶

高46厘米 口径8厘米 足径15×10厘米。器圆口微外撇,长颈自上至下渐阔,扁圆式腹,椭圆形浅圈足。口边、颈部白地青花绘卷草纹和缠枝莲纹,腹部青花满绘海水纹为地,刻划二条白色行龙,回首观望,奋爪腾身,履水而前,波涛滚滚、汹涌澎湃,卷起白浪,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感,更衬托出游龙凶猛强悍、气势豪放、气吞山河之状。

    因它腹部的造型是圆形,前人浪漫的将瓶与明月相联想,所以老古玩界的人们亲切的称之为宝月瓶。此器形制高大,制作规整,青花浓艳,绘制与刻划装饰技法相结合,纹饰奔放,气势宏大,堪称明代青花瓷中的精品。扁壶为陈设用品,其造型源于十三世纪伊斯兰文化玻璃质扁壶,反映出明初中外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此壶为明代永乐的典型器,青花装饰纹饰有云龙、穿花龙、缠枝花卉、海水白龙纹等。


      明 永乐(公元1403年--1424年)白釉葵花口碗 高6.4厘米 口径20.1厘米 足径6.2厘米  碗撇口,口沿呈六葵瓣形,深弧壁,圈足。通体施甜白釉。制作精湛,白釉温润如玉,有恬静柔润之感,器壁极薄,为脱胎制品。

明 永乐(公元1403年--1424年)的白釉暗花緾枝莲纹三系罐

高9.4厘米 口径10.3厘米 足径14.3厘米。

罐直口, 短颈, 丰肩, 扁硕腹, 圈足. 肩部堆贴三个海棠花形托饰, 托上附圆形系. 通体施白釉, 器身线刻纹饰, 肩部为缠枝灵芝纹, 腹部为缠枝莲纹, 胫部为卷草纹。永乐瓷器造型以优美俊秀、胎体厚薄适度为其突出特点。罐的肩部多有小系, 有二、 三、四个, 这一独特的装饰, 为器物增添了隽秀之感。这种带系的罐, 永乐朝以后较为罕见。

明代永乐、宣德白瓷制作精细,为绝代佳作。

造型端庄,胎体洁白细腻,白釉莹润光洁,反映出永乐瓷器轻巧秀美的艺术特色。此罐为永乐时期的典型器,除白釉外,尚有冬青釉、青花等品种。

明 永乐(公元1403年--1424年)的白釉暗花緾枝莲纹梅瓶

高24.8cm,口径4.5cm

瓶小口,圆唇,短颈,丰肩, 肩以下渐收至胫部外撇, 圈足。器身锥刻纹饰, 肩部为卷草纹, 腹部为缠枝莲纹, 胫部为折枝莲花纹。通体施白釉, 足内露胎。明代永乐白瓷釉料加工精细, 含铁量极低, 釉质洁白纯净, 温润晶莹, 有甜美的感觉, 故有'甜白'之称。此梅瓶保持了宋代梅瓶器身修长挺拔的特点,适当压缩了瓶身的高度,放宽了肩部和足部,使各部位比例更趋谐调。瓶体所施甜白釉纯正洁净,色泽柔润,纹饰刻划细腻,是永乐时期甜白釉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一般认为,明代官窑瓷器最好的要数宣德和成化两朝。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评价“本朝以宣(德)成(化)二窑为佳,宣窑以青花胜,成窑以五彩。”清代梁同书《古窑器考》给明代瓷器评级,也说“首成、次宣、次永(乐)、次嘉(靖),论虽不同,总之,明器无能过宣、成者。”

明 宣德(公元1426年--1435年)的青花缠枝纹贯耳瓶

高19.7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6.5厘米。这件青花瓷,唇口,直颈,颈的两侧有一对相对称的贯耳。丰肩,鼓腹,腹下渐收,高足,底部书“大明宣德年制”款。

这种自然形成的黑斑和鲜艳的青蓝色相映成趣,形成水墨画般的独特效果,显得深沉雅静、浑融沉着。再加上“制样、画器、题款,无一不精”,成就了宣德青花在中国瓷器史上的崇高地位。这件宣德青花缠枝纹贯耳瓷瓶是宣德青花的代表作。


明 宣德(公元1426年--1435年)的青花灵芝纹石榴尊 

高19厘米、口径6.3厘米、底9.5厘米

石榴尊是宣德窑的新品种,它以胎体精细,釉色鲜明而浓艳,造型新颖,装饰生动而影响后代。此瓶的纹饰以灵芝和石榴为主,灵芝代表长寿,石榴代表喜庆,喻意吉祥长寿。永乐、宣德年间郑和从波斯带回制造青花瓷的上等釉料“苏勃泥青”,从而官窑青花釉料则多以进口料为主。人们发现,使用进口釉料烧制的成品,其色彩更为鲜畅明快,对比性极强。


明 宣德(公元1426年--1435年)的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觚,故宫博物院藏


景泰款铜胎掐丝珐琅葫芦瓶 明  景泰(公元1450-1456年)


      明代成化时期的斗彩,是与宣德青花齐名的明瓷中的代表作。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色瓷工艺。

明 成化(公元1465年--1487年)的斗彩花蝶纹罐

       罐高:9.3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9.4厘米。这件瓷罐,直口,丰肩,扁圆腹,圈足,底款为"大明成化年制"。以青花、红、黄、绿、赭组成斗彩,图案为花卉,其间数只彩蝶飞舞。这件花蝶纹罐,器型小巧、雅丽精致、描画生动,是成化斗彩瓷器中的精品


明 成化(公元1465年--1487年)的斗彩婴戏纹杯

高4.8cm,口径6cm,足径2.7cm。杯深式,直口微敞,腹下渐收,圈足。杯里口绘青花线纹一条,外部通景绘婴戏图:天空彩云飘浮,一童双手持线放风筝,另一童观看,作欢舞状,其余三童持花为戏,空地辅以葵树、芭蕉、桂石、花草等纹饰。除青花外,还填以红、绿、赭三彩,足内双栏中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

此件斗彩婴戏图杯即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此杯造型轻盈秀雅,胎体洁白细腻,所绘婴戏纹饰为成化器中少见的题材,愈益珍贵。

嘉靖、万历年间,在成化斗彩工艺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青花五彩瓷器,色彩多样浓艳,绚丽夺目。


明 成化(公元1465年--1487年)的斗葡萄纹高足杯

高6.7厘米 口径7.9厘米 足径3.6厘米

  杯撇口,浅弧腹,下承以喇叭中空高足。外壁饰斗彩折枝葡萄纹,葡萄与叶子覆以浓重的紫彩,茎蔓填以黄彩,口沿、近足处饰青花弦纹,足内边自右向左青花横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款。此杯为成化官窑的创新器形,精美秀巧,施彩明艳,绘工细腻,施彩多采用平涂技法,叶无反侧,诸彩浓淡相宜,尤其是葡萄采用了成化斗彩中著名的“姹紫”绘制,串串低垂成熟的葡萄,饱满晶莹,明谷应泰《博物要览》有“成窑上品,无过五彩。……五彩葡萄撇口扁肚把杯,式较宣杯妙甚”的赞誉。



    嘉靖、万历年间,在成化斗彩工艺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青花五彩瓷器,色彩多样浓艳,绚丽夺目。

明 嘉靖(公元1522年--1566年)的五彩鱼藻纹盖罐

通高33.2cm,口径19.5cm,足径24.1cm。

罐直口,短颈,丰肩,硕腹,圈足。通体以红、黄、绿及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腹部绘莲池鱼藻纹,八尾红色鲤鱼姿态各异,极其醒目,莲荷、水草、浮萍为陪衬。近底处绘蕉叶纹。盖面绘璎珞纹,中心置火焰纹宝珠纽,盖沿饰鱼藻纹。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 楷书“大明嘉靖年制” 双行六字款。

      此罐是明嘉靖官窑青花五彩瓷器中的名品,形体高大规整,胎体厚重,色彩艳丽,构图疏密有致。所绘鲤鱼鳞鳍清晰,与周围的莲花、浮萍、水草融合在一起,显得生动逼真。


明  嘉靖(公元1522-1566年)青花八仙葫芦瓶  

高58厘米、口径6.4厘米、足轻19.2厘米

葫芦是中国道教的用品,既可装水,也可装药。此瓶小口、束腰、平底,上部呈圆形,下部呈四面形。上部纹饰除飞行的仙鹤外,还有八卦符号。下部四面有八仙形象:张果老手持鱼鼓、吕洞宾手持宝剑、汉钟离手持扇子、铁拐李手持葫芦、曹国舅手持阴阳鼓、蓝采和手持横筒、韩湘子手持花笼、何仙姑手持笊篱。画风生动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明代中后期,皇帝多信奉道教,尤以嘉靖和万历皇帝最为迷恋。



明 万历(公元1573年--1620年)的青花穿花龙纹梅瓶

高72.5厘米 口径10厘米 足径20.5厘米

瓶撇口,短颈,丰肩,长圆腹,圈足。宝珠钮盖。通体青花纹饰,器身绘穿花龙纹,上下辅以变体莲瓣纹,肩部青花横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盖绘穿花龙纹和莲瓣纹。

考古资料表明,明代梅瓶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制,作为贵重的礼器随葬于贵族夫妇合葬的女室中,使原为酒器的梅瓶变成了礼器。梅瓶是万历时期的典型器物之一,有青花、白釉、酱釉等品种。青花器常绘缠枝花卉、云龙、人物纹等。

      此器为1958年北京明十三陵的神宗朱翊钧定陵出土,共有四件,出土时均放在棺椁的四周,器形高大,制作规整,绘制精工,为万历官窑重器。


明 万历(公元1573年--1620年)的五彩穿花龙纹蒜头瓶

高42.8厘米 口径7.2厘米 足径15.2厘米

瓶蒜头式口,长颈,垂圆腹,圈足。通体绘五彩纹饰,口沿绘忍冬纹并青花横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口部绘缠枝莲纹,颈部绘古树、飞鸟和飞蝶纹,肩部绘折线纹内绘花朵纹,腹部绘穿花龙纹,足墙绘回纹。

蒜头瓶是秦汉时期典型的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头形而得名。瓷质蒜头瓶,在隋唐以前不多见,明清时期流行,明万历时期烧造较多,有青花、五彩、蓝釉、酱釉等品种。彩瓷装饰纹样有人物、龙凤、瑞兽、荷塘鸳鸯、花卉草虫、缨络纹等。陈浏《陶雅》评万历彩瓷道:“万历彩画自不如成化之工,要其颜色深厚,画笔雄健,亦迥非后世所及。”此瓶展现出万历五彩器浓翠红艳,纹饰繁密的艺术风格。


明 万历(公元1573年--1620年)的五彩瑞兽葵瓣觚

高36.5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11.3厘米

器呈八葵瓣式,敞口,长颈,圆腹,近足处外撇。口沿下双长方框青花横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楷书款。通体绘五彩纹饰,颈部八面各绘花卉、草虫、洞石纹、双龙穿花纹和折枝灵芝托八宝纹,腹部绘异兽、苍松和祥云纹,胫部绘有折枝花卉、异兽、祥云纹等。

五彩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彩瓷品种之一,万历时期五彩器的制作达到高峰,烧造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堪称空前绝后。此尊造型新颖别致,纹饰缜密,绘制精湛,施彩艳丽,尽展万历瓷器“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务极华丽”的艺术风格。花觚是万历时期的典型器物之一,造型多样,有圆形、葵瓣式、四方、六方、出戟等式,装饰纹样有花鸟、穿花龙、云龙、花篮等。此觚除五彩器外,尚有青花品种。


明 万历(公元1573年--1620年)的掐丝珐琅兽面纹大方鼎,通高64.5厘米,口长45.6厘米,口宽32厘米,重24.9公斤。铜胎,胎体厚重。口沿外折,上立宽大的双耳,长方形腹,直腹壁,底平,下设夔龙式四扁足。梯形盖,盖顶为莲瓣座镂雕龙纹球形钮,盖四面镂雕云龙纹,四隅镶山形棱脊。器内露胎,器表以浅蓝色珐琅釉为地,盖与立耳饰菊花纹。口沿下分饰夔龙及凤鸟纹。器腹四隅及每壁中间均镶饰山形棱脊,腹面饰兽面纹,足饰夔龙纹。鼎底饰云纹锦地及双龙戏珠纹,中间镶嵌鎏金铜片,其上楷书阳文“大明景泰年制”双行伪款,四周饰以掐丝变形云纹。此鼎纹饰华丽,用色丰富艳丽,共用红、黄、蓝、松石绿、白、墨绿、草绿等釉色。钮、盖、耳、口、棱脊及足露胎处皆鎏金。根据釉色、龙纹及款识四周装饰掐丝变形云纹,具有万历时期的特点,其镶嵌款下应是“大明万历年造”掐丝填红款。


明 剔红花鸟纹长方盒

长36.7厘米、宽22厘米、高11.2厘米。

这件长方形漆盒,是利用“剔红”工艺制作而成,全器雕刻精美的花鸟纹浮雕,是明代宫廷漆器的代表作。"剔红"是一种雕漆工艺,是在器面上反复涂数十层甚至上百层红漆,等漆干后,再在厚厚的漆上雕刻出浮雕的纹样,其中用红色漆的称作"剔红",用黄色漆的称为"剔黄"。雕漆工艺早在宋元时期已经盛行于世,到明代,雕漆技术远超前代。这件明代剔红花鸟纹长方盒,做工精细,色彩鲜红,既可实用,又能观赏,是精美的雕漆工艺品。


江千里制黑漆嵌螺钿执壶  明(公元1368年-1644年) 

        这件执壶黑漆锡胎,方形,带盖,壶嘴高扬向天,壶柄直角内折,壶身造型修长,四面开光,嵌以红玛瑙、珊瑚、绿松石、螺钿,构成一幅精致的花鸟蝴蝶梅花图案;壶底嵌“千里”二字。江千里是明末著名的镶嵌漆艺工匠,久居扬州,其作品传世不多,足见此壶珍贵。螺钿,是用贝壳薄片制成人物、鸟兽、花草等形象,镶嵌在髹漆器物之上的一种装饰技法。螺钿一般都镶嵌在黑漆背景上,这样使白色螺钿与黑漆相映衬,黑白分明,既优雅细致又朴实清丽。明代在螺钿镶嵌工艺的基础上,又发明了称为“百宝嵌”的新工艺。这种工艺是用象牙、珊瑚、翡翠、玉石等珍贵材料,在器物表面镶嵌出各种浮雕花纹。用“百宝”嵌成的图案花纹,会随着照射光线角度的变化,发出各种各样的光彩,显得五光十色、富丽堂皇。 

       明代是中国漆器发展的黄金时期,制作工艺有所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制漆名家,扬州漆匠江千里(一作姜千里,字秋水)就是其中之一。当时有“杯盘处处江秋水,卷轴家家查二瞻”之说。二瞻是新安派名画家查士标的字,将一位漆匠制作的杯盘与名画家的画相提并论,这在中国工艺史上并不多见。这件执壶造型修长挺拔,秀雅之中蕴藏古拙。所嵌“百宝”极薄,雕刻看似不经意,但深沉的漆地缀以彩色,几种工艺相互配合,显得和谐得体,是传世“千里”款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明 朱三松竹雕人物笔筒

朱三松,字稚征,明代著名工艺家,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其祖父、父亲都是竹刻工艺家,三松竹刻继承家法,技艺高超,名重于世。每成一器,往往经年之久。他说过:“决不以草率作品留于人间。”对自己的作品,赠送知音,在所不惜;对于不称意的人,即便重金也难以求得。朱三松作品传世稀少,他的作品当年就与珠玉等价。国家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各藏一件朱三松竹雕笔筒。


      冶金技术趋于成熟,体积巨大的永乐大钟、宣德铜炉等均有盛名。

阿拉伯文带座铜炉 明 正德(公元1506-1521年)

通高22.3厘米、口径24.1厘米

       炉腹部饰阿拉伯文两组,一组意为“安拉乃唯一真主,”,另组为“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炉底有楷书“大明正德年制”款识。据考这是明政府赠予清真寺的用品。


宣德铜铃、杵   明  宣德(公元1426-1435年)

铃通高19.5厘米、口径9.5厘米,杵通高12.7厘米

   这套铜铃、铜杵为藏传佛教法器,金刚铃外形似钟,下口圆,外用繁复花纹装饰,内悬铜制铃舌,铃柄铸有佛像;金刚杵中央为宝珠,两侧为莲花台,并以摩羯口衔之,呈五股形式,用料考究,工艺精湛,造型生动,是明宣德时期典型的官造藏传佛教法器。这两件法器是宣德年间(公元1426年-1435年)明廷布施给西藏拉萨寺院的礼物。清乾隆皇帝60岁生日时,又由达赖喇嘛送给乾隆皇帝作生日礼物,一直珍藏在清宫之中。


明 镂空绣球熏香铜炉


明 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 铜火铳

长26.1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9.1厘米

这件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尾銎组成,药室有小孔,用于放置导火线,铳身刻有“景泰元年造,天威叁百捌拾叁号”字样。明代用火铳装备军队自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开始,当时铳炮有大有小,大的用车载发射,用于守城;小的用支架托桩发射,用于冲锋陷阵。明朝政府设兵仗、军器二局,专门研制铳炮。明前期火铳可连续三发,射程达三百步。明后期火铳长约2米,重约700公斤,轻的也有约80公斤,可连发十次,最远达七百步。这件铜铳,制造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当时正是国家危机,战事紧张之时:上一年蒙古瓦剌部在土木堡击溃明政府军,俘虏明英宗朱祁镇,并挟持英宗大举进攻北京,受到民族英雄于谦率领的北京军民顽强抵抗,瓦剌部失败而归。


明 钢剑

明朝冶铁业发展迅速,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官营冶铁所有13处,生产规模也有扩大,遵化(今河北省遵化县)冶铁所的炼铁炉高达6米多,深4米,内径2米多,外径3米多,不仅生产生铁,还炼熟铁和钢。国家征收的钢铁主要用于生活用品和兵器制造,这柄钢剑就是明代兵器遗存。钢剑至今锋利柔性极好,锈蚀并不严重,是明代炼钢技术水平的体现。


明 万历(公元1573年--1620年)的孝靖皇太后凤冠

通高:48.5厘米,冠高:27厘米,径:23.7厘米,重:2320克.1957年北京市昌平县定陵出土。

孝端皇后的这件凤冠,是用漆竹扎成帽胎,面料以丝帛制成,前部饰有九条金龙,口衔珠滴,下有八只点翠金凤,后部也有一金凤,共九龙九凤。金凤凤首朝下,口衔珠滴。珠滴可以在走动的时候,象步摇那样随步摇晃。翠凤下有3排以红蓝宝石为中心的珠宝钿,其间点缀着翠兰花叶,冠檐底部有翠口圈,上嵌宝石珠花,后侧下部左右各饰点翠地嵌金龙珠滴三博鬓,博鬓上嵌镂空金龙、珠花璎珞,似金龙奔腾在翠云之上,翠凤展翅翱翔于珠宝花丛之中,金翠交辉,富丽堂皇。此冠共嵌未经加工的天然红宝石百余粒,珍珠5000余颗,造型庄重,制作精美,采用的工艺有花丝、点翠、镶嵌、穿系等。



明“金花银”银锭

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起,明政府规定江南田赋折银征收,地方政府每年将收齐的散碎银两铸成银锭,上交户部。银锭上刻有地方名称、税别、重量、内耗及有关官员和银匠姓名等内容,称“金花银”。此锭是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福建上交户部的五十两银锭。


“大明通行宝钞”一贯钞铜版

        图中为大明通行宝钞壹贯钞之铜版。《明史·食货志》记曰:“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文花栏”。版面上首横书钞名“大明通行宝钞”,钞名下为龙纹花栏,花栏内上部正中“壹贯”二字,面额下为十串贯钱图,仿金元钞面的实物示意。贯钱两旁有篆书,右“大明宝钞”,左“天下通行”;下部文字“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贰伯伍拾两,仍给犯人财产”等字,明确规定了宝钞的通行和禁止伪造。

       明代开国之前便已部分行用朱元璋创立的铜钱“大中通宝”。建元之后又有“洪武通宝”通行。然而由于铜源紧张,以至搜罗民间铜器仍不敷使用。鉴于此,朱元璋决定铜钱陋弊应用纸钞弥补。洪武八年(1375年)立钞法,发行“大明通行宝钞”。这种纸钞仿照元钞形制,分为一贯、五百文、四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与一百文六种,与铜钱混用,后又造十文至五十文小钞,严禁金银、实物货币在民间流通。明钞还有一特点,即历代宝钞都沿用祖制洪武年号,并且最大面额始终为一贯。大明通行宝钞的稳定保持了大约二十年。其后宝钞逐渐贬值,民间开始抵制用钞。正统以后,明钞已不能通行。政府也放弃用银的禁令。成化年间(1465-1487年)明钞一贯只值铜钱一文。到弘治年间,钞法最终废弃。 


明  货郎图

纵190.6厘米、横104.5厘米,绢本设色

1960年侯外庐先生捐 捐赠

这是一幅民俗画。这幅画描绘一位货郎摆着各种小商品鸣锣呼唤顾客,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一群老少正在挑选商品。图画中的货郎的货架上架有晴雨大伞,伞沿挂着各种商货样品,四根斜插的竹杆也挂满小玩意,车上摆满小商品。这位货郎走街串巷,鼓锣呼唤,招来一群群老少挑选商品。两个买了玩具的小孩正在尽情摆弄,货郎则忙于招呼各位顾主。当时在城乡各地,这样的货郎是十分活跃的。

       明代中后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制品大量投入市场,商品经济日渐发达,商品流通愈加活跃,国内市场从封闭的地区性市场,走向国内统一市场。富商大贾和小商小贩奔走于城镇乡村之间,往来贩运。所谓“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檄宦商,横游蓟北”。“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商人们往往以地域为纽带,互相帮助,相互提携,组成一个个叱咤商海的商帮。我们今人所知各大商帮,大多数都是从明中期开始,先后崛起于各地的,从而开始了中国商业史上的“商帮时代”。


明《皇都积胜图》绢本设色

长2182.6厘米,宽32厘米, 图中所画的内容,从北京西南芦沟桥附近起,经过郊区,经过北京城市,出北郊,直到居庸关附近为止。据王宏钧所作《反映明代北京社会生活的<皇都极胜图>》文里的结语说:"该图以表现明代皇都的盛况为中心,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生动具体的形象史料。它描绘了明代京城各个阶层的人物和形形色色的社会景象。其中有农夫、工匠、行商座贾、士子艺文、医卜星相、官宦隶卒、边军内侍等等,也有平畴旷野、村庄集镇、城郭街市、庙宇桥梁、宫殿衙门、山川关隘。而这一切,又无不各具其形,曲尽其态,并且巧妙自然地组成了一个生动的情节,表现了人们之间应有的复杂关系。

它上承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下启清人徐扬的《盛世滋生图》,在中国绘画史上,在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传统中,也应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描绘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在十六、十七世纪间,它也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杰作。

明 成化(1465-1487年)《宪宗元宵行乐图》卷

尺寸:纵37、横624厘米,绢本设色

1966年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虎丘乡的新庄出土。

描绘明宪宗朱见深便服檐帽在御园观赏各种体育竞技表演的场面。画面上从右至左依次为射箭、蹴踘、马球、捶丸、投壶,场面宏大繁复而又具体入微,生动地表现出当时宫中的文体娱乐活动中的皇帝亲自持棒参加捶丸活动。是明代风俗画的代表作。这幅画以紫禁城为背景,不仅描绘了宫中元宵节的喧闹场面,而且画上众多外国使节还生动展示了中华大帝国鼎盛时期“万邦来朝”的盛大场景。


      捶丸,来源于唐代的“步打球”,与现代曲棍球十分相似。但到了宋朝,步打球由原来的对抗性竞赛逐渐演变为非对抗性比赛,取消了球门,该用球穴,球进穴得一分。竞赛形式变了,名称也随之改变了,叫“捶丸”。“捶”即击,“丸”即球。

明 仇英 《南都繁会图》

绢本,长355厘米、宽44厘米,

此卷全称《南都繁会景物图卷》,因真实地反映了明朝旧都南京市井情形,一直享有“南京本土的《清明上河图》”之盛誉。画面从右至左由郊区农村田舍始,以城市的南市街和北市街为中心,在明皇宫前结束。,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画面从右至左,由郊区农村田舍始,以城市的南市街和北市街为中心,在明故宫前结束。画卷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两岸建筑,佛寺、官衙、戏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门,层层叠叠;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长卷绘有109家商店及招幌匾牌,1000多个职业身份不同的人物,侍卫、戏子、纤夫、邮差、渔夫、商人等"行走"在长卷上,神态丰富,展现出一幅繁华、富庶、热闹的市井生活画面。


局部


网络图片


明朝封建文化极为繁盛,思想、文学艺术特别是小说成就辉煌,在天文历法、数学、农学、医学、地理等科学方面也有极高成就。

《西厢记》  明 凌濛初刻本

       凌濛初(1580-1644)字玄房,号初成,一名凌波,一字波厈,别号即空观主人,湖州府乌程县晟舍镇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雕版印书家。明末凌濛初套板印本,一向为读者和藏书家所喜爱,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西厢记诸宫调》 明刊本

       这是供弹唱用的文学作品,金代董解元撰,内容取材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但情节有重要改变,突出了红娘、莺莺、张生与老夫人的矛盾,结局是张生与莺莺结为良缘。文段用14种宫调套曲来演唱,故曰诸宫调。表演时,一位演员身兼三事:手弹琵琶,同时唱词、念白,其形式颇似现在的苏州评弹。因用琵琶伴奏,此书又叫《弦索西厢》或《西厢□(扌刍)弹词》。后人一般称之为《董西厢》,元代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就是以此书为基础改编的。


《本草纲目》 明 李时珍 著   万历(公元1573年--1620年)刻本

        李时珍(1518年—1593年),汉族,字东璧,时人谓之李东壁。号濒湖,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李时珍从34岁便开始编纂《本草纲目》,60岁时完成,时间长达27年。他在宋代唐慎微所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基础上,参阅了800多种文献资料,终于在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药物学巨著,成为我国药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本草纲目》共52卷,卷一、二概述了本草历史与药性理论;卷三、四以药原为张目罗列了不同类型草药的主治病,比前代以病名为纲的做法更为重要;其余48卷,按水、火、上、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等,把1892种药物分成16部,各列若干类展开论述,例如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陨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杂草、有名未用等60类,每种药皆标正名为纲,纲下列目,非常清晰,井对各种药进行释名、集解、辨疑、解说其修治(炮炙)、气味、主治、发明及附方,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动、植、矿物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可谓关于自然知识的博物学著作。


《天工开物》 明  宋应星著    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刻本

       这是《天工开物》的明刊初刻本,文字及插图都直接来自宋应星所写的手稿,最为珍贵,此后所有版本都源出于此。此本原序中名为《天工开物卷》,但书口仍作《天工开物》,序文与正文均为印刷体,序尾有“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间堂”的题款。这是明末崇祯十年(公元1637 年)四月由作者友人涂绍煃(字伯聚, 1582?—1645)当时任河南汝南兵备道而居家丁忧(丧母)时资助刊刻于南昌府的。此刻本原由浙江宁波蔡琴荪的“墨海楼”珍藏,长期不为人们所知。清末时藏书归同邑李植本的”萱荫楼”。1951 年夏,李植本后人李庆城先生将全部珍藏书籍捐献给国家。

     《天工开物》全书详细叙述了各种农作物和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以及一些生产组织经验,既有大量确切的数据,又绘制了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又细分做十八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中卷内容包括砖瓦、陶瓷的制作,车船的建造,金属的铸锻,煤炭、石灰、硫黄、白矾的开采和烧制,以及榨油、造纸方法等。下卷记述金属矿物的开采和冶炼,兵器的制造,颜料、酒曲的生产,以及珠玉的采集加工等。


《徐霞客游记》 明 徐霞客著   清嘉庆,木活字本 

       徐霞客(公元1587-1641年),原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江阴(今属江苏省)人,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他22岁时就开始了艰苦的旅行考察,直至去世前一年的55岁,足迹遍布今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河南、陕西、山东、河北、山西、湖南、湖北、贵州、云南共16个省。所到之处,对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等,都作了深入的考察和科学的记录,写成《徐霞客游记》。该书中对中国西南地区广大石灰岩地貌特征的详细描述,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石灰岩区域地貌特征的记录;他还指出长江的上源是金沙江,对盘江、怒江、澜沧江、红河等许多江河的水源流向都有详细而正确的记录。

      公元1405--1433年,郑和率领庞大舰队七下“西洋”(指今文莱以西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体现了明朝船舶制造业和航海技术的伟大成就,其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实为世界航海史上之壮举。早于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同时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以及非洲各国的友好往来。

    从6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陆续东来,中西方文明开始直接碰撞和交流,中外关系出现了崭新的内容。

明 三保公铁矛

长32.8厘米

1964年 印尼华侨谢政邻先生 捐赠

矛端尖锐,后有纳柲铁芯。矛端两面分别凸铸“三保公”和“三保大人”铭,铭文下端各有一龙戏珠纹。此矛原保存于印度尼西亚民间,为当地纪念三宝太监郑和的祭典之器。


明 郑和铸铜钟

1981年福建南平采集

通高83厘米、口径49厘米、厚2厘米、重77千克

此钟呈褐绿色,覆釜形,葵口;钟钮为双龙柄,钟肩表面浮印十二组云气如意纹,腹中部以云水波浪纹为母题,还铸有铭文、八卦、云雷等字纹;主纹饰上部环绕一周八卦纹,共五组,其中第二、四组各铸有“国泰民安”和“风调雨顺”铭文。铜钟下部的铭文为:“大明宣德六年岁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监郑和、王景弘等同官军人等,发心铸造铜钟一口,永远长生供养,祈保西洋回往平安吉祥如意者。”


     《郑和航海图》原名是《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因其名冗长,后人简称为《郑和航海图》。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收入《武备志》时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序一页,图面二十页,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页。该图是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海成就之一。它是在继承前人航海经验的基础上,以郑和船队的远航实践为依据,经过整理加工而绘制的。这本图集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

      图上所绘基本航线以南京为起点,沿江而下,出海后沿海岸南下,沿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海岸,穿越马六甲海峡,经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到达溜山国(今马尔代夫)。由此分为两条航线,一条横渡印度洋到非洲东岸;另一条从溜山国横渡阿拉伯到忽鲁谟斯。图中对山岳、岛屿、桥梁、寺院,城市等物标,是采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立体写景形式绘制的,形象直观,易于航行中辨认。对主要国家和州、县、卫、所、巡司等则用方框标出,以示其重要。图上共绘记530多个记名,包括了亚非海岸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往返航线各50多条,航线旁所标注的针路、更数等导航定位数据,更有实用价值。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海船的远航经验甚为丰富,航海技术水平已达到相当完善的程度。

   “天下一木濑大和守藤原信重作”大铜镜   日本江户时代  1947年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出土 

      直径76.5厘米、厚2.5厘米,重46.25公斤。这件大铜镜当是由日本堪合贸易船直接输入泉州港而供奉给开元寺的。铜镜背面铸有岁寒三友松、竹、梅图,树下有一头爬行的龟,拖着一条蓬松的尾巴,头伸出甲壳外向上昂举,一只鹤,站在龟的前面,另一只翱翔在天空,他们构成“蓬莱图”。镜背左侧铸一行直书汉字“天下一木濑大和守藤原信重作。”据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王仲殊先生研究,“蓬莱图”盛见于镰仓及室町时代的和镜中,泉州出土和镜的“蓬莱图”绘画手法和作风显示了江户时代的特征。中央有略作三角形的镜钮,钮的左右两旁各有孔穴,以便穿绶或绳绑在架上。钮的上面有数道火焰豪光,作宝珠状,这种形式一般见于江户时代。而镜铭文中“天下一”是镜工自夸之词,谓天下第一、举世无双之意。


上:“万历十年登州戚氏”军刀   明  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 通长89厘米,柄长16厘米。刀上部刻"万历十年,登州戚氏"八字,此刀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铸造的。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初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调往浙江,招募新军进行训练,创立攻防兼宜的鸳鸯阵,在浙江、福建取得台州、横屿、平海卫、仙游等战役的胜利,基本荡除东南沿海倭患。隆庆二年(1568年)调往蓟州,加高加厚长城,修建空心敌台,创立步、骑、车、辎 重诸营,边境得以安宁。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往广东,后罢归登州,不久病卒。戚继光以捍为边疆己任,屡克强敌,战功卓著, 著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等书传世。

下:《抗倭图卷》 明 嘉靖(公元1522-1566年)

     《抗倭图卷》描绘了倭寇船侵入浙江沿海、登陆、探查地形、掠夺、放火、百姓避难、明军出战、获胜的全过程。


      从16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陆续东来,中西方文明开始直接碰撞和交流,中外关系出现了崭新的内容。明朝末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与中国的士大夫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并把欧洲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到中国,对近代中国科技的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利玛窦像

       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上说:“万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玛窦,号西泰,友辈数人,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 从 1602 到 1605 年,利玛窦做了很多伟大功绩。 出版了第三版中文世界地图起名为《两仪玄览图》,以及其他著作如 《天主实义》,《天主教要》和《二十五言》。1607 年利玛窦与朋友徐光启合作,出版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的前六回的译本。1608 年印刷《畸人十篇》,并在同年开始编纂他的历史著作,《基督教远征中国史》。两年之后,即1610 年5 月11 日,因病卒于北京。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皇帝允许了一个外国人在中国领土安葬。


《坤舆万国全图》 明 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利玛窦编绘

       利玛窦编绘的《坤舆万国全图》,不仅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而且让人们睁开眼睛看世界,中国只不过是地球上的一小块而已,从而改变了中国人的世界观。这种世界地图是把地球分成西半球和东半球展现在平面上,地处远东的中国当然在地图最东面的边缘地带。士大夫们固然为开拓眼界而兴奋,也为堂堂天朝“中央之国”居然僻处地球一隅而沮丧。利玛窦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立即作出迁就,于是他改变设计,迎合中国是“中央之国”的观念,把子午线从世界地图的中间向西移动170度,使得中国正好出现在《坤舆万国全图》的中央。


       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 导致国力衰退,爆发明末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殉国,明朝覆灭。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趁乱入关,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明朝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 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康熙皇帝评价永乐朝为“治隆唐宋”。清朝史官写的《明史》上的四个字,叫做“远迈汉唐”。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南海的“千里长沙,万里石溏”尽入版图。其声教所讫,岁时纳贡,而非命吏置籍,侯尉羁縻者,不在此数。呜呼盛矣!

      明朝处于中国古代君主宗法制社会的巅峰,其制度严密、完整,几近于完美。皇帝、内廷、外廷,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权力体系。我们不能用宦官专政的7年,掩盖中国明朝的277年。虽然最后还是灭亡了,但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夺了江山,延续的还是明朝制度,叫做清延明制,用明朝制度又统治了260多年。可见它是有生命力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