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音师》口碑票房双突围,印度电影转型升温、小语种悬疑片迎来高光时刻?

 刘世凯 2019-04-10

自《印度暴徒》爆冷后,中国市场时隔三个月后再次被印度电影刷新视线。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是,“印度热”曾经是国内影市的一大症候。从《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起跑线》到《厕所英雄》、《苏丹》、《印度合伙人》,印度电影以其极具社会背景和现实话题的特色成为国内院线不可或缺的身影。但于去年年底上映的《印度暴徒》却令印度电影骤然“降温”。外链代发包收录

中国市场票房近6200万、印度本土成绩也不理想,《印度暴徒》的口碑票房双失利让“印度热”一度冷却,同时也令市场恢复理性。之后,在中国市场几乎隔月上新的印度电影进入近3个月的“真空期”。

终于,“退烧”后的印度电影再次升温,主打悬疑的《调音师》(又名《看不见的旋律》)打破了印度电影在《老爸102岁》之后出现的票房低迷状态,以不怎么占优势的排片取得上映6天票房破亿的成绩,是同期电影口碑之最,当前豆瓣评分8.3,再次刷新了公众对印度电影只有现实题材才“好卖”的既定印象。

《调音师》口碑票房双突围,

印度电影迎来“触底反弹”

与中国观众印象中印度电影的善歌善舞和已熟悉的现实利刃不同,《调音师》是一部强剧情、高烧脑的悬疑影片。

钢琴家阿德里装作盲人来获取诸多生活和财富的便利,某日应邀来到一户人家进行钢琴调音,进屋后却目睹了一桩凶杀案,强作镇定继续装盲人的他坐在钢琴前调音,却从镜中看到了凶手正拿枪对着他的后脑勺,情急之下阿德里弹奏起了钢琴,但凶手的枪并没放下……故事戛然而止。

137分钟的《调音师》便改编自这部只有14分钟的法国同名短片。短片《调音师》当年凭借精巧的故事设定和无限留白的结尾火遍全球互联网,国内超过15万人打出高达9.2分的豆瓣评分,如今的印度电影《调音师》便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编和扩充,并丰富和挖掘了故事的细节与立意。

在印度导演斯里兰姆·拉格万的执导下,电影《调音师》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长里充斥着近50多处反转。故事主角依旧是一位装作盲人的钢琴家阿卡什,矛盾的开端也仍然是他目睹了一场室内凶杀案,但顺着短片结尾的留白,电影将故事继续,并聚焦社会和人性的黑暗面。

来到警局欲报案的阿卡什却发现警察局局长正是凶手,放弃后的他用一席谎言将自己撇干净,但他的谎言却让更多的罪恶升起。如同短片最后留白所引起的无限想象空间,效仿了短片倒叙和首尾呼应叙事结构的电影《调音师》,在最后以阿卡什用盲杖将脚下的易拉罐打飞做收尾。同样的点到为止,不同的深思与揣测。

围绕“什么是生命,这取决于肝脏”的潜在主题,影片将“全员皆恶人,爱情也可欺”的社会黑暗面发挥到极致。无论是杀死自己丈夫的西米、警察局局长是谋杀案的真凶、出租车司机以窃取贩卖他人器官为生,还是男主邻居家的孩子的图谋不轨,甚至于阿卡什本人,不同阶层和年龄段的人都揭开了伪善的面纱,将人性之恶彰显到极致,而在人性的不断反转间,张力十足的影片亦走向社会批判高峰。

同时值得注意的还有影片对宝莱坞经典电影的致敬,被妻子谋杀的丈夫曾是宝莱坞巨星,诸多经典桥段和宝莱坞明星海报穿插其间,引人怀念的老电影与冷峻的社会现实亦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反差。所以,《调音师》的另一大特色便是注意细节,不经意间的细节往往会推动故事的惊人反转。

基于影片改编的成功与叙事技巧的娴熟,《调音师》在印度及北美地区上映后迅速成为票房口碑双丰收的市场黑马,以450万美元的小成本在印度本土以及海外市场斩获近1600万美元的票房,并成为2018年度IMDb评分最高的印度电影。

显而易见的是,在好莱坞电影制霸全球市场的当下,印度电影既没有墨守成规也没有盲目跟随,而是在一条用心讲故事、拼类型的道路上频频突围。当然,这种“小而美”的突围不止局限于印度电影。

《调音师》《海市蜃楼》纷纷破亿,

讲故事、拼类型的小语种电影何时起飞?

放眼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除了好莱坞大片外,"小语种"影片亦是市场宠儿。抛开语种使用人群的比重来说,所谓的“小语种”电影即除中英文外的其他国别类型片,多以法国、印度、西班牙、泰国等国家的影片为主。

近年来,随着国内观众对电影内容市场的多元化追求,所谓的大制作和好莱坞电影不再一家独大,越来越多“小而美”的影片突围市场,它们无一不是凭借优秀的故事、独树一帜的类型和题材而获得市场偏爱。

大势所趋下,小语种影片的引进策略正在发生改变。以印度电影为例,中国观众对印度电影的口味之变已是事实,现实题材影片已经无法调动起大众习以为常的视觉神经,印度电影已然从单纯的国别差异和现实刻度打法变成了拼题材与类型。如改档至5月10日的《一个母亲的复仇》,其主打的宣传重点根基便不再是大众熟悉的印度社会或是印度女性的生存环境,而是放在了“高能女性复仇片”这一题材与类型的张力上。

同时,在小语种电影大放异彩的当下,市场亦不乏小语种悬疑片的身影。提到悬疑片就不得不提西班牙,这是一个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钟爱悬疑类型电影的国家。游走于烧脑的剧情与令人深思的发问之间,并裹挟着黑暗面与人性课题的西班牙悬疑电影,无疑有其独特的魅力与体系存在的话。

2017年,中小制作成本的西班牙悬疑片《看不见的客人》登陆中国院线,无内陆市场所熟知的演员、无大阵仗的宣发,亦无喜闻乐见的商业元素,上映首日仅有4%排片的该片,却凭借8.7分豆瓣高分和不断上涨的市场口碑一路逆袭,上映10天票房突破1亿,成为中国内陆首部票房过亿的西班牙电影。

如今,西班牙悬疑片卷土重来。凶杀案、消失的丈夫和女儿、真相、长达25年时间跨度、平行空间……同为导演奥里奥尔·保罗执导的科幻悬疑片《海市蜃楼》上映9天票房破亿,成为继《看不见的客人》后第二部中国票房破亿人民币的西班牙电影。

显而易见的是,近年来,悬疑类型片或携带悬疑元素的影片在内陆电影市场的表现极其亮眼。无论是以《调音师》为代表的印度悬疑片、以《看不见的客人》《海市蜃楼》为代表的西班牙悬疑片,还是以《完美陌生人》为代表的意大利悬疑片,都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或口碑成绩。

但另一个无法忽视的现象是,小语种悬疑片虽然不乏爆款和口碑之作,但它们的市场表现依旧不及怀揣娱乐元素的喜剧爱情片以及重工业动作片 ,这一情势自然和其市场受众和观影壁垒有关。

随着悬疑类影片在近几年市场上的突破,小语种悬疑片的市场正在成熟,观众体量也在上升,但属于它们的高光时刻显然并未真正到来。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