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柴胡疏肝散

 智慧書生 2019-04-10

《证治准绳》

【组成】陈皮醋炒 柴胡各二钱(各6g) 川芎 枳壳麸炒 芍药各一钱半(各4.5g) 甘草炙,五分(1.5g) 香附一钱半(4.5g)

【用法】水一盅半,煎八分(2.5g),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胸闷喜太息,情志抑郁或易怒,或嗳气,脘腹胀满,脉弦。

【证治机理】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其经脉布胁肋,循少腹。若情志不遂,木失条达,则致肝气郁结,故见胁肋疼痛,甚则胸脘腹部胀闷;疏泄失职,则情志抑郁;久郁不解,肝失柔顺舒畅之性,则急躁易怒;肝气横逆犯胃,则见嗳气;脉弦者,亦为肝郁不舒之证。遵“木郁达之”之旨,治当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方解】方中柴胡苦辛而入肝胆,功擅条达肝气而疏郁结,为君药。香附味辛入肝,长于疏肝行气止痛;川芎味辛气温,入肝胆经,能行气活血、开郁止痛。二药共助柴胡疏肝解郁,且有行气止痛之效,同为臣药。陈皮理气行滞而和胃,醋炒以入肝行气;枳壳行气止痛以疏理肝脾;芍药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与柴胡相伍,养肝之体,利肝之用,且防诸辛香之品耗伤气血,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与白芍相合,则增缓急止痛之功,为佐使药。诸药共奏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本方以四逆散易枳实为枳壳,加川芎、香附、陈皮而成,其疏肝理气作用较强。

【配伍特点】辛疏酸敛合法,肝脾气血兼顾,主以辛散疏肝,辅以敛阴柔肝。

【运用】本方为治疗肝气郁结证之代表方。以胁肋胀痛,脉弦为辨证要点。但本方药性芳香辛燥,不宜久煎;易耗气伤阴,不宜久服,且孕妇慎用。

【附方】木香顺气散(《证治准绳·类方》引《医学统旨》) 木香 香附 槟榔 青皮醋炒 陈皮 厚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 枳壳麸炒 砂仁各一钱(各3g) 甘草炙,五分(1.5g) 水二盅,加生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服。功用:开郁化滞,行气止痛。主治:气滞不舒,肝胃不和,腹胁胀满或胀痛,胸闷食少,大便不利。

【鉴别】柴胡疏肝散与木香顺气散均有香附、陈皮、枳壳、炙甘草,具行肝脾之气的作用。但柴胡疏肝散中又用柴胡配伍川芎、芍药,在行气之中兼以理血,治疗肝气郁结兼血行不畅之证;而木香顺气散行气之力大于柴胡疏肝散,又有厚朴、苍术、砂仁既行气又祛湿,治疗气机郁滞兼有脾胃湿阻之证。

柴胡疏肝散为四逆散的变方,二方均有疏肝理气作用。但四逆散中柴胡、芍药、枳实、甘草四药等量配伍,侧重于调理肝脾气机;而柴胡疏肝散重用柴胡,轻用甘草,易枳实为枳壳,加入调气活血之香附、陈皮、川芎,行气活血止痛之力较强。

【医案举例】殷在兹文学年三十余,得胁痛之症。医以养血治之,而痛益剧,饮食减少,肌肤渐瘦。献岁汪善卷考廉邀余过诊,六脉沉而俱弦,约五至,面白而汲青。余曰:“据色脉乃属肝木有余,脾气郁结。”问曾患疟否,云:“去年夏秋之间曾染此疾,疟后亦未复元。”在兹为人深沉,喜静,怒而不发,今气郁亦其宜焉?余乃用柴胡、陈皮、青皮、白芥子、香附、枳壳、黄芩、桔梗之类,一剂知,数剂愈。(《二续名医类案》)

【方歌】

柴胡疏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立能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