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大承气汤的用药经验

 呵呵8909 2019-04-10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

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

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这个是错的。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这是大承气汤证。“脉滑而疾”,这个疾就是数之甚也。

脉数有时候主虚,虚热证(数脉)最多。

但是脉滑而数,脉滑主实,这是实热之象。

数者可为热,数者亦可为虚,像肺结核那个脉数,是虚数无力,到了末期了,那个脉一按就没了,可是稍一按,那个脉“噔噔噔噔”快得很,那是虚呀。

脉滑而数,这是实,这是大承气汤证。

所以这个“小承气汤主之”,我认为是错的。

尤其后头“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

明日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后头这个不是这段的,不知是哪段的,搁这来了。

所以以下更没道理,这么样的实证(大承气汤证)吃小承气汤,还能有这个情形吗?不会有的。

(本条)这个就是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实的大承气汤证,大承气汤主之。

下边这些都是衍文,不要信这个,这个(书中)总是有错的。各家有人附和瞎说,没有这个事,这么实的证,证实、脉实,哪有用小承气汤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