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台风还急剧的汽车职业教育问题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4-10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级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承担着为社会培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技能型人才的任务,然而我国现行的汽车职业教育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一方面是企业非常需要人才,另一方面则是汽车专业毕业生找不到自己的位子,就业困难或不理想,这个问题是需要教育单位和用人单位共同思考,联合解决的。

汽车行业人才需求量很大,急需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中接受过教育的专业人才比例及低,仅占20%,一线工人中有38.5%的工人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二、三类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来自离开土地的农民、普通中学毕业生或转岗企业的工人.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低,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汽车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各企业一致认为要办好企业,发展企业.急需一批具有现代服务意识、专业技能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向企业输送人才而且承担着向企业输送文明的义务,任重道远。

虽然我国现阶段汽车行业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缺口非常大,各企业对职业学校毕业生非常欢迎,但毕业生找工作不是很容易,工作后企业所给的待遇普遍较低,学生大都不太满意,这就形成了需求量大但就业不容易的矛盾,这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教育不到位.学生动手能力、处理问题的能力有限,缺乏展示自己才能的勇气。现在企业用人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且对职业道德、敬岗爱业、适应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都十分高,而且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用人单位首先要求学生要热爱专业、踏实肯干.普遍反应学生到企业后不愿从基本的事做起,不愿吃苦、工作不踏实,这山望见那山高,具体干起活来缺乏灵活性,缺少工作热情,也缺少沟通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大多数学生的动手能力差.适应性差.由于接触过的车型少,学习的东西太死,在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而且要求特别高,没工作先要求,没显示才能,先提出要求,动不动就跳槽,不好用.也不好培养。

2.学生到企业后普遍反应接触实际工作慢,待遇低,企业首先安排他们干一些打扫卫生、加黄油等技术性不强的工作。且待遇太低,大部分企业一开始不发工资,要等到有了实际工作经历后才加薪,不能吸引人,也留不住人。有些人甚至对于专业失去了兴趣,转到一时不需要多少技术但工资待遇较高的行业。

3. 汽车行业对新技术的过度保密,使得教学单位不能及时掌握汽车发展动态和新的汽车技术,职业院校也无法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观念不新.技术落后,需要经过一定阶段的工作实践和进·步的培训后才能适应工作。

 

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近年来我国企业技术人才出现了断层,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确定了重点培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也是国家五部委联合提出的五大紧缺人才重点培养专业之一,要为社会培养出技能高,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任重道远,要解决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轨的矛盾,就要:

1.加强动手能力培养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和办学条件的限制,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普遍存在着动手能力差,进入工作角色慢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从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式改革、教学设施质量提高等方面人手,传统的教学计划普遍注重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不是很重视,在教学侧重点和学时安排上都存在轻实践重理论的现象。教师习惯于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缺乏认识,缺乏经验,甚至教师本身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不是太强,这就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设施设备数量少,陈旧、类型不全,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中适当提高实践教学比例,明确培养目标,强化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和新知识、新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鼓励教师进行课程研究,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组织和设计能力,并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提高实践教学设施。

2,加强对学生就业意识、服务意识教育

在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的同时,必须大力加强学生的就业意识、服务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的传统教育在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着很大问题,只注重理论成绩.不重视道德教育和能力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尽管对理论问题对答如流.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敬业精神,也缺乏服务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机应变的能力。学生也普遍对自己的认识不清楚,对学习掌握技术和眼前的利益关系不清楚,对自主择业缺乏信心和勇气。给他们的工作和发展造成了障碍.职业教育在这方面要大力加强,要让学生明白只有掌握了技术才能终身受用,把就业教育、服务教育贯穿教育的始终。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与企业各行其是,不相往来。这就造成了学校不知道企业的需要,企业不关心学校的教育方式,培养不出企业需要的人才。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加强企业与学校的联系,校企联合,互相沟通,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首先能接触到新技术,而学校在新技术的接受上总是比较滞后。学校只有与企业多联系,多沟通,依靠企业资源,与企业共享技术与设备,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才能培养出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有用人才。

4.汽车行业要改变用工观念,规范用工制度

随着汽车业的飞速发展,汽车服务企业与日俱增,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要使企业处于不败之地,人才是关键,但大多数企业还满足于降低用工成本谋求效益的现状,不重视技术力量的培养,低工资、低待遇用人.尽量用没技术要求低的人员,待遇不按能力按关系,使得企业吸引不住人才,技术力量不稳定,对企业发展影响很大,也造成了人才资源的浪费,因此就要改变用工观念,国家出台一些汽车服务行业用工条例、办法和方针政策,规范行业用工制度,确保汽车服务行业健康发展,解决汽车服务行业的用工矛盾。

参考文献

[1]中新网.2005年中国生产汽车570.8万辆,全球第四.2004、2、17.

[2]潘光.汽车行业急需高质量的技能人才.中国教育报.2006—3一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