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天梅: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博士、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药理研究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精神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组长,中国神经科学会精神病学基础与临床专业委员会常委,亚洲精神分裂症研究学会当选主席。一直从事精神药理学和药物 治疗学相关临床实践、以及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曾在丹麦 St. Hans 医院生物精神病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从事系统的药效动力学、放射配体结合试验、精神药物靶标、以及药代动力学系统的药理学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多项精神药物 I-IV 期新药临床研究、情感障碍诊断和个体化治疗的客观标记物研究。 讲座介绍 本视频选自《2019精神分裂症优化治疗高峰论坛》。 中国及国际的精神分裂症治疗在10年内有了很大发展,新理念、新技术、新政策、新药物的涌现给患者带来新的希望和治疗结局;全程治疗理念是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第二版的重大更新,全程治疗的目标是让患者回归社会。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治疗选择应该考虑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便于长期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长期治疗虽然存在争议,但大部分现有的证据仍然支持在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基于循证的使用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依从性是长期治疗很大的挑战,也是复发的显著风险因素。因此需要在全程治疗中考虑如何提高治疗依从性剂型的发展给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带来更多选择。长效针剂的研发是目前的大趋势。指南推荐应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和患者及家属讨论长效针剂的存在以及是否需要使用,包括发病2-5年内的关键期。 具体内容请看视频——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