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应成为每个人的精神食粮

 思绪未果 2019-04-11


你好,喜马拉雅的朋友。


说起《道德经》,很多人知道这是一部道家的经典,但这部经典在世界上的地位与声誉却是很多人都想不到的。《道德经》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圣经,很多欧洲家庭都存有两部经典,一是《圣经》,二是《道德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与圣经齐名。不知道我们中国人家庭中又有多少人家里有《道德经》呢?


朋友,你家里有吗?


读过《道德经》的朋友,往往又觉得艰涩难懂。听到一些人的解读,又觉得他玄之又玄,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往往又变得更糊涂了,以至于这样一部中华文化的宝典,一直很难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正因为如此,《道德经》的智慧,似乎变成了某些高端人士独享的精神奢侈品。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有什么办法能把《道德经》变成普通大众的精神消费品吗?


我本人从小喜欢诗词,历史上一位大诗人,也是我的偶像。原因啊就是他的诗很接地气。他的名篇《长恨歌》自诞生以来,传唱千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已经成为我们许多人对爱情忠贞的一种最为经典的表达。大诗人著名的诗作《琵琶行》中“千呼万唤始出来,尤抱琵琶半遮面”。更是脍炙人口。相传,这位大诗人有一个习惯,每作一首诗就会念给目不识丁的老妇人听,老人如果听不懂他就继续修改,直到老妇人能够听懂了,他才收笔定稿。这位有如此感人的百姓情怀的大诗人,就是白居易。他心中装着百姓,他的诗也是很接地气的,因此也颇受百姓爱戴的。正因为如此,白居易也成了我这样一个小文人崇拜的偶像。


实际上我本人也是从寻常百姓家走出来的,自学《道德经》有30多年了,坦率的说,自学个《弟子规》这样的经典是挺容易的,可自学《道德经》,可真的是很难的。几十年前,遇到问题也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老师去请教,因为我并不满足于搞懂经文中的那些字义,我对修行落地的方法也十分着迷。因为我知道,国学可不是简单的知识,而是落地人生与生活的智慧,更是人生的一种修行。那对于我们红尘中的人来说,如何又能明白意义,又能够修行呢?过去多年来,此事一直困扰着我,也是我想突破的难题。


我跟很多朋友一样,学习《道德经》是为了自己能使用,而不是将其作为纯粹的学问。我想老子当初写《道德经》,也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运用到生活中,来提升自己的心智的。为此呢,我不放弃一切机会向各界人士请教,受益良多。十几年在修行路上的探索,吸纳了很多老师和师傅的经验,得到了他们诸多智慧的加持,我自己也在努力向融会贯通的方向发展。也把自己的生命当做修行中的一个样品。拿自己的生命、生活下手。为此也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次,借着喜马拉雅这个优秀的平台给我提供的机会,与各位国学爱好者、《道德经》的研究者和修道者做一个交流,借机向各位同道请益。


我在这次《道德经》的解读中,将按照这样的三个原则进行:


第一:要忠实于老子大道的思想精髓,向大家呈现老子的智慧要义。


第二:要考虑到学道修道的阶段性,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先以核心要义为主线而展开,不刻意地追求逐字逐句的解读,这样便于大家抓住《道德经》的核心与要害。


第三:就是要紧贴人们的实际生活,将老子智慧与人们生活中的痛点和盲点结合起来,争取学一章能够明白几个基本道理,能够落地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优化我们的心智。


粗看起来,《道德经》的每章的内容都有所不同,但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主线:走出自我主观的局限,让生命亲近客观自然大道,体悟主观感觉之外客观规律之玄妙。


实际上人生就是让有限的主观合于无限的客观,就是精神对物质的胜利。让我们的灵魂从小我、物质和外部事物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完成我们每一个人这一生中灵魂自由的解放运动。


修行界有句名言,叫“心死神活”。说的就是,一旦我们能够洞察自己主观的局限性与错误,直至让这些有限与错误被智慧控制,进而顺应客观规律,就能走出自我的陷阱,走向光明的人生大道。


总之,让《道德经》走进寻常百姓家这样一个愿望就是将老子《道德经》的智慧链接到生活,再从生活进入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与灵魂。这些年来,总有一些外国人说我们中国人没有信仰,并借机鼓吹他们在精神上的优越性。可我们中国人在三千年前就是精神上的贵族啊。那个时候很多其他的民族还处于未开化状态。想一想这些年来,我们走过的是先解决温饱再来丰满我们的精神这样的发展道路,实际上也是合乎规律的。正所谓衣食足而后知荣辱。好在我们有五千年文化的积淀,有祖宗留下的千古不朽、历久弥新的伟大智慧,一定能够重建我们的精神信仰。让我们在物质富足的同时,也成为精神上的贵族。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国的国运。更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最大的福气,也是我们每个人通向精神自由的必由之路。


让我们一起在东方圣经《道德经》智慧的指引下,转苦为乐,转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实践“大道至简”的理想。使我们中国人再次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的贵族。


加油,中国!加油,我的同胞!加油,中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