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与捕蝉者

 修身庭 2019-04-11

一天,孔子游历到楚国,经过一片树林的时候,看见一个人捕蝉。

 

那人驼背弓腰,用竹竿来捕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从来不会失手。孔子走上前去,拱手行礼,问道:先生技术如此娴熟,有什么道理吗?”

 

那人回答说:我有道理。五六月间,正是捕蝉的好时候。我刚开始捕蝉的时候,也像别人一样,常常失手。后来,我在竹竿顶上放两个丸子,用手举着,身子不动。这样训练几个月后,丸子在竹竿上可以不掉下来。这时去捕蝉,失败的几率就很低了。

 

后来,我在竹竿上放三个丸子,如果不掉下来,这时去捕蝉,失败的机会就更少了。

 

到后来,我放五个丸子在竹竿上,训练得不掉下来后,这时去捕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从不失手。

 

孔子赞叹说:妙啊!

 

那人继续说:我捕蝉的时候,身体像木头一样静止不动 。我把持着自己的手臂,就好像把持着一棵枯木一样。天地虽大,万物虽多,除了蝉的翅膀,一切我都看不见。我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为万物,而转换我对蝉翅膀的注意力,这样还有什么得不到的呢?”

 

孔子感叹不已,回过头来对弟子们说:用心专一,精神高度集中,就可以达到神奇的境界。就像这位驼背老人捕蝉一样啊!

(资料来源:《庄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