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让笔记成基层减负“软钉子”

 Purefact 2019-04-11

一个学习活动心得,写两页半不过关,凑足三页才算“深刻”。这多出的半页纸非但与“深刻”相去甚远,反显出形式主义的荒唐,更表明中央发专文为基层减负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手中小小的笔记本成为如山重负。一些年纪大的党员眼花手慢,为了凑够整个支部的笔记本数量,只能让年轻党员挑灯夜战换着字迹多抄几本。而所谓“严格”检查,往往变成看字迹、数页数,走过场。一名干部反映,写了两页半的学习心得被批评不够“深刻”,得再“划拉”半页纸才能过关。

笔记本的目的是记录落实情况、学习情况,应该起到推进工作、提升效率的作用。近年来,许多地方将工作笔记本的记录情况作为一项检查内容,其初衷,则是通过过程把控、痕迹管理,相对客观地呈现工作落实情况、干部履职情况。但凡事过犹不及,在制度推行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变异,偏离了本意,各式各样的笔记本大行其道,使得小小的笔记本,成为基层干部的负累。而“多写半页纸才深刻”的闹剧,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一个学习活动心得,写两页半不过关,凑足三页才算“深刻”,这反映的是,一些地方在强化落实、倒逼责任的过程中,存在思维刻板、简单与僵化的问题。诚然,学无止境,干部提升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有助于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素质,从而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但如果在检查考核过程中,不看实效、不看现场、不看民意,转而揪住学习心得的字数、页数这样的细枝末节不放,就本末倒置了。

行为的逾越源于思想的跑偏。归根结底,还是一些地方、一些单位政绩观错位,干事创业不是从实际工作情况出发,不是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而是从个人的好恶出发、从省时省心省力的角度出发,致使在一些虚头巴脑、无关痛痒的事情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形式主义的时间越多,干实事的精力就越少。其结果,不仅给基层干事创业添了堵、给基层干部加了负,也影响了改革发展事业有序推进的步伐,削弱了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多写半页纸才“深刻”,就是一种典型的形式主义。把干部的时间精力用在这些无谓的事务上面,只可能导致南辕北辙的效果。因此,近日中办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旗帜鲜明向形式主义宣战、亮剑,很及时也很有必要,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欢迎。要将减负规定落地落实,就必须从笔记本这样的细节入手、小处着眼,坚决摒除一切缘木求鱼、舍本逐末的“假把式”“无用功”,彻底解放基层干部的“生产力”,努力营造重实干、求实绩的干事创业氛围,切实引导党员干部把主要的时间精力用于为事业求发展、为人民谋福利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