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由于故宫在网上的活跃,将故宫文化热度又提升了一拨,特别是故宫还自创出了许多有趣的搞怪画像,将严肃端庄的皇室形象改得生动有趣。 比如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作为故宫的老大,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乾隆爷吗?在这次文创中乾隆爷又重新火了一把,这位自称‘十全老人’的皇帝,也实在是皮的很,关于他的各种奇葩有趣的爱好也纷纷被扒了出来。 比如酷爱盖章,被调侃为盖章狂魔,来看看‘丧心病狂’的作案证据: 只要有留白处,统统盖掉;喜欢的盖一个,超喜欢的再盖一个,超级喜欢的十几个齐上阵,盖完后的画就跟拔罐似的,密密麻麻。 管他什么文物,难道朕的章不是文物吗? 还有乾隆爷的农家乐瓷器审美: 这件瓷器的名字叫“各种釉彩大瓶”,因为颜色太多了,无法归类到任何一种釉类,所以…… 作为古往今来文武双全第一完人(自称),乾隆爷的文学造诣也不可小瞧,比如他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几乎相当于整个大唐的诗人们留下来的作品总和。 不过质量嘛,反正我们也没在课本上背过,在这点上,乾隆爷真是太为我们着想了。 除了写诗外,画自然也不能落下,乾隆爷对画画也是真爱,自己也收藏了许多名画,故宫里收藏的字画约有14万件,清朝建立不久,宫廷里便建立起了较完备的庋藏制度。 乾隆亲自主持了《石渠宝笈》这一书画目录巨著,将大部分中国最重要也最珍贵的古代书画囊括其中。 当然,光收藏那是满足不了乾隆爷的创作之心的,据记载,乾隆一生至少画了一千四百多幅画,写了上万幅书法作品,是中国历史上留存书画最多的皇帝。 先来看看乾隆爷临摹的元代赵孟頫的《红衣西域僧图》: 左边是赵孟頫原作,右边是乾隆临摹,嗯,瞧这简化的线条和明暗对比。 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其实画画不比写字,难度系数更高一些,工笔画更吃功夫,花费时间要更多,所以乾隆为了省时间,就省略了大量线条,明暗处理也较草率。 既然工笔画费工夫,那就转向写意文人画吧。 我们眼中的写意画: 乾隆临摹的写意画: 实际上,虽然写意画花的时间是比较少,但所需的作画功力却是一点都不少,像齐白石画写意,看似简单,但墨在宣纸上的变化,落笔时间和运笔方法等都是至关重要的,由繁入简,由巧归拙,虽寥寥几笔却让人赏心悦目。 还有乾隆爷的山水临摹图: 左边是原作《濯足图》,右边是乾隆临摹的局部放大图。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看到这个洗jiojio的人,我又想到了雍正的这张行乐图: 当然了,这也不是在挖苦乾隆,只是看着他丰富多彩的人生觉得很有趣而已,况且术业有专攻,乾隆的本事并不在这块,就如李煜文学领域极佳,但治国之力显弱一样,每个人都有所擅长的领域,不过乾隆给我们带来的欢乐是真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