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教你避免坏事开端,你该怎么做?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4-11

【坏事一旦开了头就不会停止——垮台、破产或崩溃到事情失败,但这种失败不是偶然遭遇到的失败,而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失败,就是所谓“恶不积不足以毁身”的这种方式的失败。

孔子在论及一朝崩溃的坏事情时讲了一个关键的词——“振”(见易经序论),振就是立即刹车,挽狂澜于既倒,奋力拯救;发现错了,马上放弃自己的做法,改弦易辙。

这种彻底的坏事情所揭示的是人对待积弊不警惕,渐渐导致失败的命运规律。

从人的本性上讲,人总是喜欢沿着惯性发展,这是人类意志力薄弱、懒惰的体现。发现自己错了,内心却期望客观形势改变而不愿改变自己,将错就错,一错到底,这是愚者的人生态度。

国际金融投资大鳄索罗斯,他对一些国家外汇、股票的买卖,曾经引发了不少国家经济的振荡。

他曾说了一句话——虫蛀的苹果,先落在地上。他是观察了一些政府金融政策的错误,而决定与这些国家赌博的。

他发现政府总是为了其政治的虚荣心而维护其经济政策的错误,直到失败,引发金融危机、社会振荡——英镑危机和东南亚金融风暴都证明了这一点。

索罗斯的成功是他坚持一个相反法则——决不维护错误的决策,一旦发现错误,就壮士断臂,立即放弃。

孔子在《易经》彖传中说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意思是蛊,阳刚居上位而阴柔居下位,逊顺而知止,所以为蛊。

“蛊,刚上柔下,巽而止。”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积弊导致的恶果,是柔弱的正面力量无法承受巨大的负面力量产生的压迫,形势发生了严重错误,迈进了门槛也要立即停止,撤身而退。

但有一个固执己见的行路人,有人告诉他前面有老虎,他不愿意放弃所走的路,认为不见得就能遇到老虎。老虎的存在是客观的,并不以他的主观意志而转移,这人渐渐步入了险途,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一只饿虎从山岗上扑向他。

当危机正在向你走来时,要反躬自省,果断采取回避或阻断措施,方能平安无事。否则就像商朝时,纣王的统治已腐败堕落,贤臣比干去劝说他立即施行良政,纣王杀死了比干,继续他的腐朽和作恶多端的统治惯性,不久另一个部落西周崛起,对殷商发动不懈的攻击,纣王身死国灭。——贾方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