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中的春天,来感受一下苏东坡笔下最潇洒的春天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19-04-11

宋神宗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所谓乌台,是指当时的御史台,御史台官署内种满了柏树,柏树上经常栖息着乌鸦,因此御史台也被称为乌台。而这乌台诗案,是指御史台弹劾苏轼诗中讽刺朝廷新政,苏轼因此入狱。要说苏轼作诗抨击新政有点勉强,宋朝士大夫言论自由,这其实就是苏轼发的牢骚,被政敌牢牢抓住不放。

被弹劾后的苏轼整天提心吊胆,又是烧毁书稿,还想跳江自尽,可谓是惶惶不可终日。入狱后,和他平时交好的友人,纷纷避之如蛇蝎,反而是平时和他政见不和的人出言求情。苏轼当时看尽了人情冷暖。赦免出狱后,苏轼被贬为黄州黄州团练副使。

在黄州的第三年春天,三月七日,苏轼和朋友出去游玩,不期遇上了风雨,拿着雨具的仆从先前离开了,同行的友人都感觉被雨淋的很狼狈,只有苏轼处之泰然,漫步前行。不久天放晴了,苏轼就做了这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词中意思,不要在意风雨穿过树林击打叶子的声音,不妨放开喉咙高歌,从容前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胜过骑马,这些小事情有什么可怕的呢?披上一件蓑衣,就可以在烟雨中随意度过平生。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醉意吹醒,身上感觉有点微微寒冷,正好山头的斜阳迎面而来。回头看看刚才走过的风雨凄凄的地方,信步回去,管他是风雨还是天晴。

苏轼选定风波作为词牌名,意指乌台诗案风波已过。首两句中“莫听”“何妨”四字,点名岁风雨急骤,却动摇不了作者的内心,外物不足萦怀,一语双关,既指风雨,又指明了作者逆境中不畏惧的精神。竹杖芒鞋轻胜马,写出了作者虽然势单力薄,但是依然可以在风雨中搏击,从容前行,豪迈洒脱。一蓑烟雨任平生,作者由此时的风雨中的场景,联想到整个人生,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超然潇洒的人生态度,蕴含了作者独特的人生体会。

下阙开头两句,春风虽然寒冷,却有斜阳照耀,意为困难不足为惧。结尾“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作者的点睛之笔,是整个人生态度的自我升华,充满哲理,自然界的风雨无需在意,人生中的宠辱得失又何足道哉,表达了作者宠辱不惊,恣意潇洒的人生态度。诗中“风雨”既的指春游时遇到的风雨,也是指诡谲的朝堂风雨。

苏轼经过乌台诗案后,看尽世情冷暖,在心态上已经有了一个全新变化,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苏轼借春游醉酒,遇到风雨之际,道出了自己全心的人生观,风雨中不畏惧,逆境中不颓废,宠物不惊,表达了自己潇洒旷达的人生态度。全诗一气呵成,简朴中蕴含真意,意境深远,诠释了苏轼豁达的人生观,超然的精神追求,读来令人感觉潇洒恣意,快慰平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