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正在经历学生时代的学生,还是已经跨过学生时代的成年人,军训都是学生时代一个鲜明的印记。大部分人觉得军训过于形式化,参加的意义并不大,只不过身为学生,必须遵守学校的教学计划所以不得不参加而已。也有少部分人认为军训能够个人训练意志力和提升团队凝聚力。 尽管每个人对军训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军训这一课程的设立究竟起源于何?意义何在?军训是否值得认真对待?其他国家的学生们就真的不用接受军训吗? |军训制度的存与废 军训制度的存废一度是网友们讨论的热点,不支持军训的人反感军训过分一刀切、军训教官良莠不齐、军训内容缺乏实际意义(比如毫无实战意义的军体拳)、过分政治化,甚至一些危险的项目还有伤害人身安全的可能。而实际上,军训是中国公民履行法定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之一。中国的学生军训历史可追溯到古代的奴隶社会,据《礼记》等记载,西周大学就以习武为主,由军官担任教师,其主要军训内容是学习射箭以及驾驭五种战车的方法等。自此之后,中国对学生实施军训的传统便一直延续下来。根据中国的兵役法,除了服现役、服预备役以外,大学生在高校就读期间接受基本军事训练也是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基本形式。
1955年中国开始对部分高等院校进行学生军事训练,目的是为不对培养预备役军官。从2001年起出台专门文件,将学生军训归入教育制度范围内。 |各国的高校军事训练针对青年学子的军事化训练是全球性的,然而基于国情,每个国家的军事训练也有所不同。 美国除制定了全民性的《国防教育法》以外,还专门针对青壮年制定了《普遍军训与兵役法》,要求公民在规定的年龄必须参加军训,履行兵役义务。美国已经在其全国范围内的350所高等院校和650多所高级中学设了351个后备役军官训练团,由国防部统一领导。学生自愿参加,结业后授予后备役少尉军衔。
英国国防部预备役局在全国十余所大学设立陆军军官训练团、海军训练中心和空军飞行中队。学生可自愿参加陆、海、空军组织的训练活动,其中部分参训学生可与国防部签订合同,学生学习期间由国防部支付学费并发给生活费,毕业后参军。 韩国对于学生军训一直非常重视。目前,很多中学要求11-17岁的韩国男生接受军事训练营的冬季课程培训。韩国所有男性公民需在30岁以前入伍,接受基础军事训练以及不同类型的为期两年的正式军事训练。所有符合标准的韩国男性公民均需应征入伍,无一例外,以此确保其国民军队的数量。 韩国学生接受冬季特训 以色列学校把国防教育列为必修课,由各驻校军士按统一计划部署实施,每个高中学生每年接受为期一周的国防教育。每逢寒暑假,另行组织军事训练,为期一周。每年约4万名学生接受国防教育与军训,参观免费,所需交通工具主要由军队提供。
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家都对大中学生规定了不同形式的军事训练。瑞典、瑞士等中立国家对全民的国防教育更为重视,他们要求所有中小学生必须接受国防教育,在大学期间直至参加工作,到45岁以前,必须去部队接受2~8个月的军事训练。 |军事训练练的究竟是什么?虽然目前国内大部分学生对于军训的积极性相当低,抱着混日子的心态,走一步是一步,腿踢不开,手伸不开,浑水摸鱼熬过军训这段日子。在军事训练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军事理论课,也由于教授内容过于陈旧、讲课方式过于说教而使学生提不起兴趣。
但无论效果如何,军训强制性地让高校学生在一个新的集体中生活,互相认识了解,也是一个促进关系的良方。 更何况,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从一个国家的学生军事训练态度中可以很大程度上确定这个国家青年人对于国家国防的了解程度和积极性。无需强行服兵役的中国学生们,可能人生中唯一能感受到一点点军事气息的时光便是这讨人厌的军训。在这个和平年代,能有这样的一段记忆提醒人们何为集体主义精神,也是值得珍惜的吧。 煜|文 慕瑶|编辑 安老板|审核 |
|
来自: 昵称m5Gu5 > 《安全教育与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