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计视角下2018年宁波民营工业发展的三大特色

 吕振奎泉州师院 2019-04-11
  2018年,宁波市大力推进“六争攻坚”,在推动全市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下,全市规上民营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活力持续增强,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贡献近七成,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市规上民营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加大,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强劲的发展引擎。

截至2018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6371家,比上年底增加310家,占规上工业企业家数的84.1%,比上年底提高1.5个百分点;

实现工业增加值1933.8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1.8%,同比增长8.4%,高于全市规上工业2.1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的贡献率为68.1%,比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拉动增长4.3个百分点。

发展质效稳中向好

2018年,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211.5亿元,占规上工业的56.6%,同比增长10.7%,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1.5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总额620亿元,占规上工业的50.5%,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7个百分点。

民营经济提质增效的优势不断显现,逐渐成为工业经济吸纳劳动力的主力军。2018年,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平均用工人数达108.6万人,占全市规上工业平均用工人数的74.3%,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表现活跃

民营工业改造提升的步伐不断推进,为全市工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作出有力贡献。2018年,全市投入规上民营工业企业的技术(研究)开发费213.9亿元,占规上工业的67.7%,同比增长24.3%

实现新产品产值3998.7亿元,占规上工业的73.1%,同比增长11.3%;新产品产值率42.6%,比规上工业高10.1个百分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