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缅怀母亲

 秋月玉壶 2019-04-11

冰清玉洁 2019-04-03 阅读518

我还记得被羁押看守所时,大概是2015年深秋一个夜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掉了颗牙。次日早上,我告诉狱友,狱友说,解这种梦,就是家里老人有事,这叫亲情感应。

我忧心如焚,赶紧写申请会见律师,几天后律师来到,我问家里老人怎样?律师说,都挺好的。你家里人告诉老人,说你去美国执行任务了,不方便写信打电话。

2016年2月3日,第一次庭审结束前,法官让我做法庭陈述。

我说,…“此时此刻,我特别惦念八十七岁的老母亲,已近两年没有见到了我了。她老人家必定是望眼欲穿地盼着我回家。我过去是个工作狂,激烈的市场竞争,二十多年如一日,每天为出版社,工作时间都在十二个小时以上,甚至长期昼夜连续加班加点。除了2000年老父亲去世时,因私请假一周外,我从未因私而请过假。我自己认为,我是全中国最勤奋的出版社社长。可是,陪老人的时间太少太少……

“对老人,我是不合格的儿子。今天我还是站在被告席上接受审判,让老人和家人为我而蒙羞受辱,我心如刀搅……。

这时,我听到在身后,两个姐姐的悲泣的哭声。

2016年7月22日,我被判处四年有期徒刑,后转入监狱。每个月家人可以探视一次,半小时时间。每月可以和家人通一次电话,5分钟时间。每次探视或通电话,我第一件事就是询问老母亲身体状态,每次得到的消息,都是很健康。


到了2018年8月,离出狱释放的日子越来越近,“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几乎夜夜失眠,思念老母亲。天天和狱友商讨出狱后对老母亲怎么说,这四年干什么去了?怎么解释这四年为何没能回家,也没能和老母亲通一个电话。

在监狱门外,哥姐告诉我,老人都挺好,不用牵挂。先跟着老同学去沈阳,调理一下再回家。我想也是,我也不愿蓬头垢面、神情呆滞地见到老母亲。

回到锦州,全家人围坐一起,哥哥说妈在家已不能下床了,有人照顾着。咱们先吃饭,吃完饭再看妈去。我惦念老妈,也吃不下饭。看着大家吃完饭,我说,咱们赶紧去看看老妈吧?

大哥这才缓缓地说,“铁钢,咱们全家和你老同学都商量好了,因为你在里边,一直瞒着你,老妈三年前就已过世了。

“你出事后不久,老妈感觉吃不进东西,到医院一查,是肺癌。到北京协和医院的你老同学那里复查,也确疹是肺癌。老妈是2015年10月29日下午在市医院走的。给老妈送行那天,你的大学同学,高中同学,初中同学,在锦州的朋友来了,还有外地的朋友和你单位的老同事都专程赶来了。你刚回来,一定要节哀保重。


我知道,老母亲虽年事已高,但神志十分清楚,还特别关心国家大事。我长时间不能回家,老母亲一定会猜到,只是不说,独自默默承受着内心的巨大痛苦。“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这种巨大痛苦,就足以摧毁了耄耋老人的健康。

我苦难的炼狱生活结束了,老母亲却等不到了。我自由的日子开始了,母亲却永远离去了......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一想起老母亲重病中,对我身陷囹圄的牵挂惦念,我悲从中来,无法自持,眼泪夺眶而出,泪水滂沱,一泻千里......


我的母亲,生于战乱时代的1930年。我的姥爷是河北宝坻的乡村私塾先生,受姥爷影响,母亲是那个时代农村妇女中较少的能看书识字的人。1949年,潮白河发大水,家里被大水冲得一干二净,随做木匠的父亲流落到锦州。

在物资短缺、社会动荡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母生养了我们姐弟五人,只靠父亲一人做木匠活挣钱养活全家人。家境贫寒,经济拮据,每天吃不饱穿不暖。我还记得,我五六岁时,附近食品厂飘来面包出锅的阵阵香味,经不起诱惑的我,抱着母亲的大腿,哭着喊着要吃的。母亲没有钱,只能抱起我,哄着我,掏出干瘪的乳房,把乳头塞到我的嘴里。就这样,母亲的乳汁,我吃了八年。


在我六七岁时,哥哥姐姐们都上学了。锦州电业局修造厂招工,为了贴补些家里生活,母亲一狠心,咬着牙去上班了,每月工资30元。母亲买些小人书,白天把我锁在家里。我去母亲单位,看到母亲穿着浑身是泥浆的劳动布工作服,干着重体力活。那怎会是女人干的活儿?筛砂石,搅拌水泥,挷钢筋,用大钣钳拧紧螺丝扣,造水泥电线杆子。我摸摸母亲的手,母亲的手心里打满了铜钱厚的茧子。

我后来每次读梁晓声先生的《年轮》、《母亲》等作品时,都为之动情流泪。普天下那个年代的母亲,每天面对嗷嗷待哺、饥寒交迫的儿女,内心是何等的苦难和煎熬?


母亲一生勤奋敬业,兢兢业业。无论做什么脏活重活,母亲都认真努力干好。我记忆中母亲还获得过一次先进生产者荣誉,奖品是一只蓝色的陶瓷茶杯。母亲退休后,经常小心翼翼擦护这个瓷杯。终于有一天,我那个不懂事的淘气外甥,打碎了这只茶杯。当时,我注意到母亲摆弄碎烂的瓷片许久,长长地叹口气。

母亲一生善良热情,肯于助人。她虽然很贫穷,没有什么钱,但还经常帮助救济更穷的人。记得小时候,家里经常来些讨饭的山东、河北人,尽管自己家口粮还不够吃,妈妈总是拿出些玉米饼子给他们吃。邻居家有困难,母亲总是出钱出力帮助他们。

母亲一生为人正直,简朴本份。我当出版社社长以后,每年全家人吃团圆饭前,母亲总是要讲开场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咱们一家人的今天。咱们全家人要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决不能忘本。当干部的,决不能犯经济错误。不能拿的,决不能拿;不该要的,决不能要。


母亲对我的关爱无微不至。我在家里是老儿子,是母亲的心尖子。记得我到武汉念大学之前,母亲知道我自理能力差,为我准备行装,把我的被褥分别包缝了四层布。并告诉我,被褥盖脏了,就撕下一层,放假带回家里来洗。

母亲八十高龄以后,我每次回家时,母亲都是早早起床,先去菜市场买菜,再回家为我熬粥,煎小海鱼。等我起床后就能吃到母亲亲手做的,我从小就爱吃的“大米粥煎小鱼“。有一次早上,吓着了我,八十多岁老母亲,一手拎着大冬瓜,一手提着菜兜子,很沉很重,从几百米外菜市场走进家,说是中午要给我包饺子吃。

母亲的一生是平凡的,普普通通的。她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她勤奋辛劳、教子育女、朴实善良、与人为善,这些质朴优秀的品德影响着儿女。她一辈子为儿女默默的操心,只愿儿女平安幸福。


清明节快到了,母亲的形象总在眼前浮现!我在牢狱里经常梦到母亲,总想着出狱后怎样让母亲开心高兴,健康长寿,为母亲尽孝心。哪曾想,也不愿去想,那个给了我生命,把我辛苦养大,又苦苦等我回家的慈祥的老母亲,三年前就永远地走了!

母亲的离去,锦州对我来说,家乡变成了故乡。老母亲以前对我离家时出门前的叮嘱、楼窗望我的身影,回家时进门的问询,“大米粥煎小鱼"的早餐,都再也听不到,看不见,吃不着了,只能永存在记忆里.......

感恩生我养我的母亲!感谢母亲给了我一个健康的身体,使我承受住了人间的悲欢离合;感谢母亲给了我一种坚强的性格,使我适应了人生的跌宕起伏;感谢母亲教我知书达理,为人做事,使我有众多好友而不孤单寂寞;感谢母亲教导我正直善良,品行端庄,使我虽身负辱苦而冰清玉洁。

轻魂缕缕随烟去,美德重重伴雨沉。母亲,天下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感恩母亲,永远怀念母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