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了一遍六便士,听到名字时以为比《茶花女》更难读懂,开始阅读了又以为是一本关于荒岛求生的作品(所以还误认为名著跟六便士之间没有联系),读到中间总觉得是一个男人抛弃妻子后的自我救赎,读到最后才恍然大悟,这原来是一部------ 你不明白我的世界,也根本不需要你理解的艺术家追梦的书。(要是早些读读前言或者早些跟博览群书的芳同学探讨一下,或许会知道的更早!看来看书还得需要技巧和方法还有会读书的朋友) 其实对于书名,我曾经想过,为啥这么起名?(在和博文一探讨后,才发现其中大有文章,如果叫《理想与现实》大概最多也只能混层小学生作文的选取素材!没明白的同志们可以类比<张乃翘>与<张富贵>的区别) 维基百科上有一段话:
而毛姆说的是,
这是咱们这本名著的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着碌碌无为的庸人们所处的卑俗现实;而“月亮”则高悬夜空,象征着无所畏惧的冒险家们所苦苦追寻的理想。 二者都是圆形的,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完全不同。 ![]() 毛姆的小说《月亮与六便士》讲述了一个伦敦的证券经纪人,在学习了一年的绘画之后,辞去自己的所有职务,抛弃自己已经组成的家庭,从繁华的大都市伦敦,孑然一身的一个人来到了穷乡僻壤的小岛上,准备做一个全职画家,而这个时候,他已经四十多岁了。 ![]() 每个人看完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理解男主人公追逐理想的、诅咒主人公不得好死的(当然结果确实如此)、佩服其勇气可嘉的.........正所谓 泾流合渭流,清浊各自持(-----孟郊) 当然我看完之后的第一感受即是普遍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博弈。 理想与现实(白天与黑夜)满地都是六便士,而他却偏偏要抬头看月亮。小说的主人公相比读过的人都知道,他的原形就是我们伟大的画家高更先生,对,就是下面这位: ![]() 就是他,在小说中:证券经纪人-抛弃妻子-巴黎流浪-再度结婚-再次抛弃-荒岛寻踪-三次结婚-崩于麻风.......的思特里克兰(译名)。 其中虽对高更的生平与人格不尽真实,但也正是这部小说让高更出众的才华与过人的勇气得到世人关注,而高更的人生经历以及他的画作所体现出的对于现代文明的深刻反思非常具有典型性的。 ![]() ![]() 17岁时,他不顾母亲的反对,坚决要到船上当水手。6年间,他随商船和海军战舰跑遍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许多港口。1871年,23岁的高更告别海上生涯,进入巴黎布丹公司做股票经纪人时,在公司同事、绘画爱好者史可夫的影响下,对绘画产生了爱好。1873年结婚后,这种爱好并未减弱,反而更加强了。
经过激烈的内心斗争,他终于下定决心。 他对妻子说:“我要辞去布丹公司的工作。我决定要做个职业画家了。”虽然高更的这个决定令妻子梅特目瞪口呆。 但是,他并不是像毛姆在小说中所写的那样,抛弃妻儿,到远离伦敦的巴黎去画画。尽管妻子反对高更做职业画家,并痛恨他对妻儿不负责的行为,却从未试图和高更离婚。 ![]() 读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看不懂了!!!!(不再赘述文章内容以及高更神人的传奇经历,网上一大堆) 妻子贤惠、家庭美满、工作稳定、收入不菲,这样一种人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可是为何高更会选择虚无缥缈的艺术,画画儿(还是印象派)?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必须画画,就像溺水的人必须挣扎” ![]() 有没有和熟悉的台词: ![]() 算了,不装13了,说实话,我没明白! 这就是刚开始所说的“理想与现实”。 古往今来,这两个词曾经多少次出现在眼前和脑海,两者的关系在人们生生世世在编织下显得愈发紧密。 遥望苍穹,多少人会回想数年前自己的梦想,可是它是如此真实,又如此遥远。真实的唾手可得,遥远的如水中捞月! ![]() 因为: 那是儿时在被追问梦想时,大声说出的几个字; 那是长大后心中不灭的追求, 那是浮于平庸而又不满足的现实表面的幻想。 ![]() 月亮虽好,但六便士更容易得到。 学鸠的现实是“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 溪流的现实是在石缝间浅吟低唱着“靡靡之音”; 老马的现实是“眼前飘过一阵鞭影,我只低头瞧着脚下”。 我的现实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它们早已身陷于现实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麻木的心灵早已放弃了拥有梦想遥望天边的权利。 于是理想的翅膀飘然远去,现实的枷锁架在脖项。 油腻腻的鸡汤到此为止 但是又可是了,有几个能像高更一样,有勇气去承受选择理想后的代价,这样的勇气最终如若成功便是王,失败则是寇!而且最可悲的是很多人只是在静静的等待你的失败,好拿出人师的嘴脸告诉你什么叫“报应”、“傻蛋”、“神经病”! 但终究让这些人闭嘴的事情还是有的: 远方有居里夫人、贝多芬;诗中有李白、苏轼;书案前有史铁生、张海迪;荒漠中有钱学森、邓稼先。 因此,唯有不忘初心,方能志达高远! 理想与现实”,这部小说几乎没有离开一个主题:人性。 人性的复杂美是一种美妙,奇异的东西,艺术家中有通过痛苦的灵魂折磨才能从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来。 ![]() 回想之前读过的不同作者的同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作品,比如:《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简爱》等等,读过的大概了解一些,它们在表面上讲述的故事大有不同,但是深究一下其中的奥秘,都是在批判、抗争,自我、改变、逃避、挣脱束缚的感情跃然纸上。 而且 这个时期的很多小说都与“探讨人性的复杂”这个主题都有些关系(我也可能在主观上向此主题靠近了,有异议者可以留言蔽之!) ![]()
人性是复杂的,对人性的探讨也是永不止息的。正巧前一阵子看到了一部豆瓣8.6分电影《消失的爱人》,其中就描写了一位绿茶心计腹黑毒蝎心肠女,表面看上去完全是其丈夫出轨、隐瞒财产、骗取高额保险,表面上看上去她是唯一的最大的受害者,表面上她是温柔、贤惠、孤独的作家,可是这么多表面都是其伪装的,藏在面具之下,无人能够真正认识她。 ![]() ![]()
我想,现实中每一个碌碌无为的平凡人心中都曾有过一个“仗剑天涯”的江湖梦。 他们披上了战袍,穿上了铠甲,手握长剑,准备踏上怪石嶙峋的山崖,奔赴暗礁满布的海滩。但是囿于现实太过强大,在他们还未抵达山崖脚下,还未靠近海滩边缘时,便被现实布满的荆棘弄的狼狈不堪。战袍沾满鲜血,铠甲七零八落,长剑残破不堪。 有人觉得累了,害怕了,没有勇气了,也不想往下走了。于是原路返回,脱下了战袍,卸下了铠甲,将长剑束之高阁,安安心心地过起了平平淡淡的日子。直到战袍褪色,铠甲暗淡,长剑生锈,那场江湖梦便不会再有人在提起了。他成了众多平凡人中的一个。 有人洗干净了战袍,拾起了铠甲,将长剑磨得锋利,又重新踏上了征途。一路颠沛流离饱经风霜雨雪,在痛苦与绝望中也依旧昂头向前。于是山也怕了他,海也怕了他,他登上了山崖之巅,他抵达了暗礁遍布的海滩。他成为少数伟人中的一个。 平凡与伟大之间的差距,往往就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然而转身非常容易,所以平凡也很容易,所以伟大很难。 想要成为少数人,就请别停下追逐理想的脚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