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道宗咸雍十年、宋神宗熙宁七年、西夏惠宗天赐礼盛国庆六年(也即大理兴宗嗣位第三十年、唃厮罗董毡九年、高丽文宗二十八年、倭国白河国王承保元年、越南大越李朝仁宗大宁三年,1074)在一次对外征战结束后,完颜乌古乃偶感风寒,致使旧病复发猝然而逝(乌古乃,生卒年及在部落首领位年:1021-1074,金皇朝建立后,累谥曰:英烈惠桓皇帝,庙号:景祖),其次子劾里钵(生卒年:1039-1092,乌古乃之后的生女真首领<1074-1092>,金皇朝建立后,累谥曰:神武圣肃皇帝,庙号世祖)继任生女真部首领和节度使。 完颜家族就像中国历史上大多数中原汉地家族那样,遵循“传长不传幼”、“传嫡不传庶”的权利传承方式。乌古乃生九子,长子完颜劾者,次子完颜劾里钵,最幼子为完颜盈歌。为什么乌古乃没有依照传统将权杖交给长子劾者呢? 史书记载:在乌古乃之前,完颜家族的习俗是儿子稍长,则与父母家人分开居住。而且,首领在世时,就已然将几个儿子安排在不同地点生活、训练和接受教育,当相对而言,给予长子的关注度、锻炼机会和资源要多很多,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让长子在未来能够由充分的能力和实力接掌家族大权以及对女真人的管控权。 事情在乌古乃当政时发生了变化。还在儿子们很小的时候,乌古乃就下令长、次二子兄弟俩住在一起共同成长。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待两子长大成人后,乌古乃观察到长子劾者过于敦厚老实,遂命其管理完颜家族内部事务,次子劾里钵胆略超常,则命其主掌部落大事。 乌古乃的一小步,是完颜家族乃至金皇朝的一大步——此后,劾者的长子系长期世袭金皇朝的国论勃极烈(相当于中原汉地政权的宰相、丞相,金代的“孛堇”、“勃极烈”与后来清代的“贝勒”一词,是同一个词语的不同汉译),而劾里钵及其后代的次子系则成为金皇朝皇位的传承人。 当然,那时的完颜家族还未全盘接受中原封疆文化,部落首领传承中,长老、贵族的“发言权”还很大,尽管从完颜家族产生首领继承人没有异议,但在具体选取上还是要履行一定的“民主程序”,这也恰恰说明劾里钵在家族和贵族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生女真人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依然处在原始奴隶制状态,没有获得民族的完全独立,当然也没有建立稳定强大的政权。因而作为一家族、一部族、一部落联盟之主的乌古乃,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本着对家族、对部族、对生女真族群(部落联盟)负责的精神,重在选贤、用贤、传贤,也是可以充分理解的举措。 事实证明,劾里钵及其子孙们,没有辜负乌古乃和家族的一片良苦用心,经过几代人的不间断努力,最终灭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权——金皇朝,这是后话。
|
|
来自: 金色年华554 > 《金太祖阿骨打的完颜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