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部六祖的故事
一
女真人传说里有一种鸟叫做“活罗”,汉语是慈乌的意思。(这“慈乌”又是什么意思《金史》里没写。) 据说北方有这种鸟。形状如大鸡,善于啄物,看见牛马骆驼脊背间有疮,就去啄食那里的烂肉,牛马就死了。活罗若是饥不得食,即使砂石也敢啄食。
这绝对不是什么好鸟。
在辽朝最强盛的圣宗太平元年,完颜部五世领袖石鲁的儿子乌古乃出生了。自始祖函普至此,女真完颜部传到了第六世,乌古乃成了新一代部落领袖。
乌古乃饭量惊人,嗜酒好色,看起来不像个好人,于是也得了这个外号“活罗”。 话说有人叛离完颜部,乌古乃派人月下骑马去追。叛离者讥诮留言:“你的主子是个活罗。我岂能屈就于活罗手下!”
乌古乃听了此等讥讽,毫不介意。后来那个家伙混不下去了又回来投降,“愿意做牛做马!”乌古乃虚怀若谷厚赐一番,让他安心到家过日子。
这哪里像个活罗?分明是活菩萨!
作为黑水女真完颜部第六代传承人,乌古乃为人宽厚,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喜怒不形于色,被人冒犯了从不放在心上。推财与人,分食解衣,无所吝惜。海兰江畔部众闻讯前来归附,乌古乃告诉对方既然是一家人了,还回去正常生活,不用留下归我役使。我知道有这回事儿,记住你们是谁就行了。人们因此更加信服他。慢慢的,附近的白山部、耶悔部、统门部、耶懒部、土骨论等各个部落的民众纷纷归顺,还有东边五国部的酋长也有听命于他的。就连辽朝廷直接控制下的熟女真百姓,也从边界地带叛逃过来。辽朝动用军队强制迁徙铁勒部和乌惹部人口,铁勒、乌惹部众不愿意随辽,大多半路逃走,跑到完颜部寻求庇护。
结论出来了,一个有过恶名的心胸豁达的首领就是半个好部落。(理论依据:“一个好校长就是半个好学校”。)
二
读辽金历史绕不过海东青。
做点科普,海东青是古代东北出产的金牌猎鹰,最善于捕猎天鹅。
契丹统治者春水捺钵时没有海东青就别想吃到天鹅肉。
契丹人是西边草原帝国的统治者,海东青是东边白山黑水的物产。问题是,契丹人还没能有效控制比东北更东北的地区。于是乎,一条连接原产地与需求地的“鹰路”应运而生。 要想得到海东青,契丹人就要确保鹰路畅通。 黑水女真就生活在鹰路上。
这一次,鹰路又不通了,从中作梗的是女真五国蒲聂部首领拔乙门。拔乙门曾被辽朝廷封为节度使,现在他决定叛辽。
契丹朝廷将要发兵讨伐拔乙门打通鹰路。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野蛮人不太讲武德,朝廷办事儿讲究排场,总是需要地方上的“刁民”相配合,点赞接龙加泪奔。为了面子上不至于无人捧场,里子上不至于遭人暗算,军队统帅派人来沟通协调乌古乃,希望女真完颜部能有良好的表现。 乌古乃眼珠子一转,提出建议:计取!如果出动大军,拔乙门就会逃入高山大泽躲起来。一旦跑进那密林深处芦苇荡中,简直就是无迹可寻,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平定的。朝廷还是撤回大军为上!这种战术后来被曲波写到了《林海雪原》里,造了个句子“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契丹人听从了乌古乃的建议,让完颜部作为剿匪小分队去平定拔乙门之乱。 中标。 乌古乃假装与拔乙门结盟,还让自己的妻子去做人质。然后趁其不备带人偷袭,生擒拔乙门,献给契丹皇帝。
鹰路通了。
三
这是完颜部女真人为辽朝廷捺钵爱好者立下的大功。
辽朝皇帝在寝殿召见乌古乃,赐宴款待智取拔乙门的女真英雄。为了进一步表彰这位打通鹰路的功臣,下旨封官,让乌古乃做整个生女真部族的节度使。 朝廷刻官印给乌古乃,乌古乃婉辞不受:“这事儿,请改日再说吧。”
哦?英雄自有不同之处,那就随你。
“改日”已至,皇帝派遣使臣来完颜部授印。乌古乃暗地里安排部众扬言:“首领如果接受朝廷官印加入辽籍,咱们部族人就杀了他!”
朝廷使臣一听,这生女真可真是生性啊,只好拎着大印回朝复命去了。
关云长挂印封金,是忠于义气;乌古乃辞印还乡,是不肯加入辽籍。
做了你的节度使,丢了俺的花果山,不划算。
一个头脑清醒不慕虚名的好首领是那另一半好部落。
四
乌古乃不图虚名,但是充分利用这个节度使的资格,巧借朝廷之力流放了老对手——乌林答部那个石显,清除了海浪河边一个嚣张的挑战者,也给家族报了当年的夺柩之仇。
同时,他也自然而然地应承下了继续替朝廷通鹰路的差事。
他苦心经营,组织部落买铁器,置甲胄,修弓矢,备器械,完颜部的军事实力在悄然增长。 朝廷想把他打造成守卫鹰路的猎犬,他的理想却是成为一只羽翼丰满的海东青。 实力产生吸引力,完颜部的追随依附者在不断增加,乌古乃敞开怀抱接纳安抚。同时坚守底线,想方设法拒绝辽朝军事触角伸入自己的领地。朝廷一来抓捕逃入生女真地区的百姓时,乌古乃就格外紧张。他担心辽军深入,尽得山川道路虚实。于是加以阻止:“天朝孤军行动,各部落受到惊扰,倘若生变,我怕天兵会遭遇不测,逃犯还不一定能够抓到。”辽军统帅深以为然,于是停止进军,就地扎营歌舞烧烤,委托乌古乃代行追缴。 瑟瑟发抖的部众也舒了一口气,纷纷钻出地窨子,摘除女人头上伪装的乱草,晾晒渔网,唱着赫赫尼纳的船歌儿,自在着。 乌古乃在与契丹人的周旋中,就这样始终掌握主动权。他刀把在手,守土有方,攘外安内,把完颜部落经营成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铁板一块。
五
辽道宗咸雍八年初冬,五国部又一个小部落叛辽,鹰路再次不通。乌古乃身披重铠,奉朝廷之命率众讨伐。经过力战,乌古乃小胜,对方逃到拔里迈泊。那时才到十月,冰层很薄,湖面忽然解冻,叛军落水溃散而去,乌古乃凯旋。
这个荒野猎人般的战士在返回的半路上又遭遇了不明来源逃兵的纠缠,加上路况险阻,昼夜都处于紧张的战斗状态,回到驻地已是疲惫不堪。还要去城寨拜见辽朝边防将领汇报战功。走到拉林河边时,还没等见到将军,乌古乃就已病发,只好返回,“卒于家”。时年五十四岁。
如果算上前因后果,乌古乃和他的父亲石鲁一样累死在征途上。
这是战斗家族。
六
西汉贾谊在写《过秦论》的时候认为嬴政家族“奋六世之余烈”才当上皇帝,在秦始皇之前的六辈秦王哪一辈都不能犯错,才能积攒出一统天下的家业。
完颜家族到了乌古乃这一辈也是六世了。他们也是一直在奋斗,能挣出个什么样的家业,历史已经揭晓。作为创业祖先,前六世都在完成自己那一辈的原始积累,不论手段如何,智力、勇气、心胸和性格都是一脉相承的。
金熙宗天会十四年,金朝追谥乌古乃为惠桓皇帝,庙号景祖。皇统四年,藏号定陵。五年,增谥景祖英烈惠桓皇帝。 作者北牖居,本名李少君,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松花江文化研究会会员,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理事,书香吉林讲书堂副理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