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癣病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癣病的药物,该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称取川乌10克,草乌10克,斑蝥10克,狼毒10克,雄黄10克,红花10克,冰片10克,硫磺10克。该药物的使用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烘干研磨成细粉未,相互混合均匀,用香油100克调配成糊状敷患处,敷后用纱布包紧24小时,用药后,患处流黄水,发现痒肿,停药后会自然消失,癣病患者24小时换药一次。该治疗癣病的药物,经过临床使用论证,患者使用5~10次,对治疗片癣、钱癣和干癣疗效较好,并减少患者的痛苦,且又易于接受、标本兼治、使用简单方便、见效快、费用低、药物易得、易制备等优点,无任何毒副作用,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 【专利说明】治疗癣病的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癣病的药物。 【背景技术】 [0002]癣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者是指皮肤增厚,伴有鳞屑或有渗液的皮肤病。如牛皮癣、奶癣等。本节所叙为狭义之癣,系指发生在表皮、毛发、指(趾)甲的浅部真菌病。如鹅掌风、秃疮、紫白癜甩等,虽未以癣命名,但属西医浅部真菌病的范畴。《诸病源候论?癣候》 云:“癣病之状,皮肉隐疹如钱文,渐渐增大,或圆或斜,痒痛,有匡郭。因其发生部位的不同, 而名称各异。临床上常见的癣病有:发于头部的白秃疮、肥疮,发于手部的鹅掌风,发于足部的脚湿气等。癣病具有长期性、广泛性、传染性的特征,它一直是皮肤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0003]癣(tinea)是霉菌引起传染性皮肤病,可分浅部霉菌病和深部霉菌病,如肛周皮肤癣属于浅部霉菌病。它多由股癣蔓延至肛门、会阴、臀部所致。夏季多发,冬季少见,中医学记载的阴癣、圆癣、疠疡风、紫白癜风等类似于本病。 [0004]由于生活、起居不慎,外感湿、热、虫、毒,或相互接触传染,感染浅部真菌,诸邪相合,郁于腠理;淫于皮肤所致。发于上部者,多兼风邪,而发为白秃疮、肥疮、鹅掌风等;发于下部者,多为湿盛,而发为脚湿气等。风热偏盛者,则多表现为发落起疹、瘙痒脱屑;湿热盛者,则多渗液流滋、瘙痒结痂;郁热化燥,气血失和,肌肤失养,则皮肤肥厚、燥裂、瘙痒。 [0005]中医学诊断,癣是由外受风毒,凝聚皮肤,甚则皮肤不能濡润;或由于风寒外袭,营卫失调;或风热侵入毛窍,郁久血燥;或冲任失调,营血亏耗,血虚生风化燥等致皮肤失养; 或被风湿所侵,留于腠理;或久居湿地,水浆浸溃,湿邪外浸,郁于皮肤;或因汗衣湿溻,淹淅肌肤,复受日晒,暑湿侵溃毛窍,而成本病。 [0006]现代医学认为,癣是由霉菌所致,而霉菌种类繁多,绝大多数不会致病,其中一小部分为条件致病菌,可存在于人的皮肤、粘膜、肠道等处。正常情况下,各菌群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平衡代谢。但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可造成体内菌群失调,当人体皮肤破损,抵抗力下降时,致病性霉菌则大量繁殖,侵入皮肤,皮下组织而引起癣的发生。本病多是接触接触传染,如通过衣物、用具或自身手`足癣传染致病。环境条件亦有影响,如在温热季节和潮湿地区,肛门皮肤受轻微损伤,容易发病。 [0007]癣是较顽固的疾病,极容易复发,对很多药都敏感,但治疗结束后一定时间内仍可以复发。目前治疗癣病的外用药物多选用丙烯胺类、唑类或其他种类抗真菌药剂或药膏(如兰美抒外用药膏、达克宁、美克、派瑞松等),此类药品大多属于抑菌药,疗程长,脚气症状频繁复发,而且还可能产生局部皮肤发生红斑、搔痒、刺痛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口服抑菌药有兰美抒(特比奈芬)、斯皮仁诺(伊曲康唑)、大扶康(氟康唑)等,虽然疗效较好,但同样存在疗程长,复发频繁;口服杀菌药有特比萘芬(如兰美抒口服片),效果明显,疗程短, 复发率有所降低。但这些口服药物副作用较大、禁忌症较多,如肝功能不良者忌用、不宜过多、过长时间使用等。目前,在医药行业中,用于治疗癣病的药物品种繁多,当时便可缓解症状,但是很难达到彻底除根,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癣病的药物,对治疗片癣,钱癣,干癣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该药物组方科学合理,对各种类型的癣病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且愈后不易复发。 [0009]本发明的成分和配比: 川乌10克,草乌10克,斑蝥10克,狼毒10克,雄黄10克,红花10克,冰片10克,硫磺 10克,香油100克。 [0010]本发明的药理为: 川乌,辛、苦,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病症。一般炮制后内服。生川乌酊外用能刺激皮肤,继而产生麻木感,故外用作某些神经痛及风湿的镇痛剂。 [0011]草乌,味苦辛,大热,有大毒。入肝、脾、肺经。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 [0012]斑蝥,味辛;性温;有毒。入大肠、小肠、肝、肾经。攻毒蚀疮;逐瘀散结。主痈疽; 瘰疬;顽癣;经闭;症瘕;癌肿。用于癥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0013]狼毒,味苦;辛;性平,有大毒。归肺经。泻水逐饮;破积杀虫。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症瘕积聚;结核;疥癣。 [0014]雄黄,燥湿,祛风,杀虫,解毒。治疥癣,秃疮,痈疽,走马牙疳,缠腰蛇丹,破伤风,蛇虫蟹伤,腋臭,臁疮,哮喘,喉痹,惊痫,痔瘘。 [0015]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经血不调,产后腹痛,症瘕,外伤瘀血肿痛, 痈疽肿痛等症。 [0016]冰片,味辛、苦,微寒;归心、肝、肺经;清香宣散,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热病高热神昏,中风痰厥惊痫,暑湿蒙蔽清窍,喉痹耳聋,口疮齿肿,疮痈疳痔,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0017]硫磺,酸,热,有毒。治阳痿,虚寒泻痢,大便冷秘;外用治疥癣,湿疹,癞疮。 [0018]香油,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本膳用梨,味甘、微酸,性凉,有清热化痰,生津润燥的作用,能治支气管炎、肺热咳嗽。生姜,能化痰止咳。 [0019]其制作工艺及治疗方法为:称取川乌10克,草乌10克,斑蝥10克,狼毒10克,雄黄10克,红花10克,冰片10克,硫磺10克。该药物的使用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烘干研磨成细粉未,相互混合均匀,用香油100克调配成糊状敷于患处,敷后用纱布包紧24小时,用药后,患处流黄水,发现痒肿,停药后会自然消失。该药物不可用于会阴,面部,小儿慎用。癣病患者24小时换药一次,一般使用5~10次即可治愈。本发明的药物对片癣、钱癣和干癣效果特别显著。 [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治疗癣病的药物,经过临床使用论证,患者使用5~10 次,对治疗片癣、钱癣和干癣疗效较好,并减少患者的痛苦,且又易于接受、标本兼治、使用简单方便、见效快、费用低、药物易得、易制备等优点,无任何毒副作用,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安全。具体实施例 [0021 ]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22]其制作工艺及治疗方法为:称取川乌10克,草乌10克,斑蝥10克,狼毒10克,雄黄10克,红花10克,冰片10克,硫磺10克。该药物的使用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烘干研磨成粉未,相互混合均匀,用香油100克调配成糊状敷患处,敷后用纱布包紧24小时,用药后,患处流黄水,发现痒肿,停药后会自然消失。该药物不可用于会阴,面部,小儿慎用。癣病患者 24小时涂抹一次,一般使用5~10次即可治愈。对片癣、钱癣和干癣效果特别显著。 [0023]经过2年来对100例癣病病症的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治愈率达90%,显著率达94%,总有效率达98%。 [0024]治疗方法:癣病患者24小时涂抹一次,一般使用5~10次即可治愈。 [0025]疗效评定 治愈:皮损完全消退,临床症状消失,无不适症状; 显著:临床症状大部分消退,无不适症状; 有效:临床症状消退50%,局部有瘙痒; 无效:临床症状消退不足10%或加重。 [0026]典型病例: 病例1.赵某,女,31岁,患者不明原因头部皮肤红色斑疹及脱屑,伴有明显瘙痒。病后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治疗效果不佳。诊断为片癣,使用本发明的药物5次后斑疹及脱屑消退,病情明显好转。 [0027]病例2.文某,男,54岁,患者腹部有几处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斑疹,逐渐向周围扩展,伴有明显瘙痒。诊断为体癣,使用本发明的药物7次后,治愈。 [0028]病例3,高某,男,38岁,患者两大腿内侧皮肤斑疹,伴有明显瘙痒。诊断为钱癣,使用本发明的药物10次后,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癣病的药物,其特征是:该药物由以下重量的原料组成:称取川乌10克,草乌10克,斑蝥10克,狼毒10克,雄黄10克,红花10克,冰片10克,硫磺10克;将以上药物烘干研磨成粉未,相互混合均匀,用香油100克调配成糊状敷患处,敷后用纱布包紧24小时。 【文档编号】A61P31/10GK103520305SQ201310458684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5日 【发明者】孙建合 申请人:孙建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