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丛洪良教授:房颤合并ACS和/或PCI患者的抗栓治疗

 行云流水ptp7s6 2019-04-11

天津市胸科医院

丛洪良 教授

一直以来,房颤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或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PCI)治疗后,如何进行抗栓治疗是临床研究的热点。2018年,由欧洲心律学会(EHRA)、欧洲心脏病学会(ESC)血栓形成工作组和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学会(EAPCI)等多个学会联合制定的《2018欧洲联合共识声明: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或接受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PCI)患者的抗栓治疗管理》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其中值得关注的部分做一解读。

房颤患者的一般管理

在患者评估方面,新共识继续强调需关注房颤患者的栓塞风险,仍建议应用CHA2DS2-VASc评分评估卒中风险;同时,更加关注患者的出血风险,建议使用HAS-BLED评分评估出血风险,强调定期进行风险分层。

在联合抗栓治疗方面,新共识建议:大多数接受PCI的房颤患者应启动三联抗栓治疗,但需在仔细权衡血栓/出血风险后,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三联抗栓治疗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然后给予双联治疗,即口服抗凝药(OAC)和一种P2Y12受体抑制剂,通常为氯吡格雷,应避免使用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因为二者的出血风险较高。

三联治疗或双联治疗中,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比维生素K拮抗剂(VKA)(例如华法林)的出血风险更低、更安全,若无禁忌证应作为首选,但有效性评估尚不充分。

双联治疗中若选择达比加群,应采用150mg/d(bid)的标准剂量,以降低缺血事件风险;若选择利伐沙班,应考虑15mg的剂量,特别是中度肾功能不全或出血风险高的患者;若选择阿哌沙班或依度沙班,应选择标准剂量,分别为5mg bid和60mg od(除非有减量适应证);如果选择VKA 氯吡格雷和/或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联合方案,应谨慎调节VKA的剂量强度,目标INR范围为2.0~2.5。

老年患者、使用PgP抑制剂(如维拉帕米)、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可考虑达比加群110mg bid。

所有接受OAC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均应考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进行胃保护。

不同PCI类型患者合并房颤的抗栓治疗管理

术前,对于接受择期PCI的NOAC治疗患者,可考虑在术前停药(例如>12~48小时),PCI术后早期,例如当天晚上或次日早晨,应重新开始NOAC治疗。

服用OAC的患者发生NSTE-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阿司匹林负荷应与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相同。同样,氯吡格雷是首选的P2Y12受体抑制剂,仅在某些情况下才考虑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联合OAC,例如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OAC时出现支架血栓,已知存在氯吡格雷抵抗。

当高危患者手术时需要中断OAC超过48小时,例如TAVI或高出血风险的非PCI手术,可皮下注射依诺肝素,尽管这种策略的疗效尚不确切。根据药效学数据,依诺肝素可能比普通肝素更好,因为抗凝治疗水平更可预测且稳定。这种桥接的方法可能与出血风险过高相关。当使用NOAC时,桥接治疗的时机应根据肾功能和特定NOAC的药代动力学进行调整。

不同PCI类型患者合并房颤的术后抗栓治疗管理方案见表1、表2,术后长期抗栓治疗方案上,新共识建议所有患者使用OAC(VKA或NOAC)进行长期抗栓治疗(12个月后)。部分患者可考虑给予OAC 单一抗血小板治疗(即阿司匹林)长期联合,例如左主干支架、左前降支近端病变、近端分叉病变或复发心梗患者。

表1  不同PCI类型患者合并房颤的抗栓治疗管理

表2  不同PCI类型患者合并房颤的抗栓治疗管理(简化版)

综上所述,该共识强调应选择个体化抗栓治疗方案,强调需经仔细权衡血栓/出血风险后,慎重选择抗栓方案。该共识进一步提升了NOAC在抗栓治疗中的地位,但在抗栓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进行风险分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