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荷塘】“泉店张家宅院”探访记(散文)【灵泉水】

 昵称42484618 2019-04-11
张家宅院是一处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三进古宅院落。该院落位于即将整村拆迁的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泉店村西南部的一条街道上,大院坐北朝南。
  为了寻找到这处古宅院,2019年4月3日上午,我驱车来到了因煤矿采煤沉陷需整村搬迁的泉店村。根据此前灵井镇泉店村包村干部张海潮先生提供的线索,我在村里颇费了一番周折,才找到了古宅院的具体位置。但见大门前一侧的地面上躺着一块石碑,上刻“泉店张家宅院”字样。但是,宅院大门由铁将军把持,我只好在外面驻足观看。
  宅院的大门楼古朴高大,上面精美的砖雕图案似有被毁的痕迹,门楼右侧配房后墙上面还镶嵌有三个青石雕琢的拴马桩。因进不了院落,我在大门楼前拍了几张照片。
  为了能够进院目睹这处古豪宅的风采,我七拐八折地来到了泉店西街,沿途看到是泉店村民因搬迁而拆除的七零八落的房舍。在西街一处经销店里,我有缘结识了泉店村的一位村民张学平先生。我向他说明来意后,他热情地告诉我,那个宅院就是他的老家,并同意带我一同前往,一探究竟。
  在张学平的引导下,我随他从张家宅院的后角门进入大院的后院。后院的主堂屋几年前已经坍塌,看到的仅是后院的东西屋厢房。
  据张学平先生介绍,张家宅院原为两处三进大院,均为明清建筑。西面的一处大门和前院早年被拆,仅剩一座后院的堂屋和一座东厢房,那就是他的老家。东面的一处保存相对完整一些,去年被政府部门视为不可移动文物,挂牌为“泉店张家古宅”。我们重点看了这一处。
  通过宅院的后院,过中庭楼房,我们来到前院。这里也有东西屋厢房,不过,这里的老厢房被拆,房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所建的瓦房。在那里,我们正巧遇到了看院的张玉茹老先生。
  张玉茹老人现年92岁,耳聪目明,身体健朗,听说我们来访即刻打开了话匣子。老先生告诉我们,泉店过去是“三张、四白,一窝朱”。我不解其意,老人进一步解释道:过去泉店村是由三家姓张的,四家姓白的和一家姓朱的三大姓氏组成。他爷爷叫张兰芳,是位清朝的举人。祖上经营头发、药材和食品等生意。北上京城,南下广州,生意兴隆时建下了这两处东西宅院。因祖上有官职,所建房屋的山脊上除了有五脊六兽外,还镶嵌有雕刻精美的铁燕子图案。“你们瞧,就是房顶上的那些图案。”老先生说到动情处用手指着房顶让我们看。
  说到泉店村的过去,张玉茹老人还给我们讲到了泉店村的古寨墙、古寨门;说到了泉店村西寨门外的弧王庙和朝阳寺。同时,他还给我们讲到了西寨门外有棵遮天蔽日的大杨树。
  张玉茹老人告诉我们,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个外出经商的人。有一年春节回家过年,他半路上遇到了一个同乡,那同乡让他给家人捎一封家书,家书要捎到泉店村西寨门外的大杨树下。趁日落之时,让商人用树下的杨树枝条对着树身敲打三下,就会有人出来迎接他。那商人听了将信将疑。
  回到家后,商人依其所言,用杨树枝条敲过三下后,杨树四周即刻刮起了一阵旋风。此时,树身裂开一个口子,从口子里走出一个后生,带商人来到了树上。原来大杨树上竟是一个村庄。车水马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房舍让商人惊得目瞪口呆。
  那后生领着商人在街道上七拐八折地来到了一处厅堂里,面见了一位花白胡子老头。老头接过家书,大摆宴席招待了商人。临别的时候,商人不经意间看到身边的一棵树上吊着一个年轻女人,女人两个硕大的乳房上分别插着两朵花儿。商人好生奇怪,走近一看,咋看咋像其表妹,但也不敢声张。
  商人回家后,其母亲心急如焚,说他表妹得了怪病,奶子上长了毒疮,久治不愈,痛不欲生。商人猛然想起了他在大杨树上见过的一幕,告诉母亲他或许能够想办法治好表妹的病。
  于是第二天傍晚,商人依照老办法,用杨树枝条敲了大杨树三下,找到了大杨树上的白胡子老头。说明来意后,白胡子老头让人拿走了插在女人奶子上的两朵儿花。商人回家后,其表妹的怪病果然好了。可是不久,村里其他一户人家的姑娘又得了跟其表妹一样的怪病。那户人家央求商人医治,商人依照同样办法,也治好了那户人家姑娘的病,这下商人成了村里能医治怪病的名人。
  几个月后,村里又有姑娘得病,商人忙于外出经商,临别时就把治病的方子告诉了村里人。可是,村里人用杨树枝条敲打杨树,那棵杨树始终没有回应。于是,村人大骂商人是个骗子,组织几个年轻人一把火就把那棵大杨树给烧掉了。
  老先生讲得绘声绘色,让人听了毛骨悚然!我问张玉茹老人:“您讲的故事是真的吗?”老人笑笑说:“权当是瞎话儿故事吧。”
  “这老头儿就爱编瞎话儿骗人,别听他瞎喷!”在我身旁的张学平笑着对我说:“走,咱到西院瞅瞅!”
  我们辞别了张玉茹老人,穿过前院的门楼,来到了南面的大街上。在巍峨高大的门楼前,张学平指着门楼右侧的一所房子的后墙说:“那就是当年做生意时留下的三个拴马桩。”我走近仔细察看,发现拴马桩皆为青石雕刻,且有长期磨损的痕迹,足见其年岁久远。
  我们来到西面的一处古宅,张学平告诉我,这就是他家。前院的中庭和门楼早年被拆,建了现代样式两层楼房,我们看到的是后院,这里仅剩下主堂屋和东屋厢房,小时候他就是在这里生活的。我抬头观看房屋,古香古色的建筑,精美绝伦的砖雕和木雕装饰,让人敬畏。只是那房屋年久失修,显得十分破败,让人有些惋惜。
  张学平带我走进幽暗的主堂屋,借着昏暗的光线,看到堂屋内方砖铺地,有几处足有五公分厚的方砖十分凌乱地躺在地面上。我诧异地问:“这是咋回事儿?”张学平皱皱眉头说:“最近村里要拆迁了,可能有人进来寻宝吧!”
  我们从古宅的后角门又转到了东宅院的后院,原来这两处东西古宅院是相通的。再次穿过东院中庭时,我们看到了上楼的梯子和楼上保存完好的棚板,同时也看到了古宅内散放的建筑物件和居民使用过的一些生活用具。
  走出张家宅院,我们又来到了泉店西街。在那里碰到了一位泉店村民,张学平上前给他打过招呼。然后对我说:“西街马上就要拆了,给我们拍个照,留个念想吧!”
  于是,我就把他们和即将拆除的泉店老街给拍照了下来。
  据泉店老人回忆,泉店过去叫“古弧城”,起源自泉店西寨门外的弧王庙,弧王庙里敬有弧王爷雕像。相传,弧王是我国历史春秋时期的一个封王,泉店一带是其封地,后人我纪念他而修建了庙宇。同时,那里还有一座寺庙叫朝阳寺。不过朝阳寺和弧王庙“文革”被毁,现仅存朝阳寺。
  朝阳寺是近几年来泉店附近村民捐资重建的,其规模要小于昔日的寺庙建筑。过去泉店村筑有村寨,有东西南北四座寨门。其中西寨门上镶嵌有青石雕刻的“古弧城”三个大字。只可惜村寨被毁,青石雕刻的寨门牌匾没了踪迹。另泉店村西有一条自北南流的颍河支流,小河沿岸鱼肥水美,清泉喷涌。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小河上游建有占地百余亩的泉店水库,清澈甘甜的河水灌溉千亩良田,滋养乙方百姓,泉店村也因此留名至今。
  告别张学平先生的时候已是夕阳西下,我沿泉店西街往回走,同时对沿街几处正在拆除的老房子进行了拍照。心想,不久的将来,这里因煤矿采煤整村搬迁,泉店这一千年古村将被夷为平地,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热土的泉店村民也将全部搬迁新村,开始他们新的生活。
  衷心祝福勤劳、善良、智慧的泉店村人:铭记泉店老村昔日的过往,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