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巷记忆之一】卫道观前的秋天

 江山携手 2021-03-26

在很久以前的日子,看过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下就激发起我对深宅大院的追忆。

 

小说的作者是苏州人,剧本的原型就是江南水乡的幽幽深宅。

 

                【小巷记忆之一】卫道观前的秋天

 

夜幕沉沉的黑暗和灯笼点点的幽红,就这样长长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但电影里表现的是北方大院的深沉,而不是江南姑苏大宅的阴柔。

 

那个初秋的雨后,走在卫道观前的小径上,去看礼耕堂,心里想的是去印证那暗不见天的高墙大院和阴暗腐朽。

 

秋的记忆中,从此就有了那个记忆中的古宅。

 

礼耕堂是潘家的院子,虽有封闭的清水磨砖墙围着,却并不显得压抑,在秋风细雨秋绪的时候,站在院落中看翘起的飞檐和黑瓦白墙,竟然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

 

                  【小巷记忆之一】卫道观前的秋天

 

 这老屋的惹眼处实在太多,庭院结构的院落分布,精美细腻的砖雕石刻,错落有致的厅堂布局,吉祥诗意的图案,文雅孺学的对联匾额,通向幽深的窄弄……和苏州的其它大院相比,礼耕堂显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苏州的文化历史中,结构规整、规模宏大的民居建筑,体现着城市文化的某种记忆,在这印染记忆的过程上,也呈现给世人一幅江南民居的文化经典。

 

礼耕堂的曾经主人,在清时是被苏州人称之为“富潘”的徽商潘麟兆家族。这位在苏州拥有无数店铺、作坊、房地产的商人,在积聚了无数财富之后,为后人留下这座堪称经典的建筑佳构。

 

坐北朝南的礼耕堂一共是五落六进,建筑面积近七千平方米,建有门厅、大厅及三进楼厅,建筑上以东侧布局为主,大厅东西分别有东西备弄连接着前后的厅、堂、阁、屋,园北的鸳鸯厅是目前苏州保留不多的全楠木大厅之一。

 

      【小巷记忆之一】卫道观前的秋天

 

 砖雕是苏州民居的一大特色,由香山艺人精心雕刻的砖雕布满礼耕堂内外,在花卉、鸟兽和人物故事中体现着主人祈求和平、吉祥、安宁的愿望,而这其中以砖雕门楼最为重要。

 

礼耕堂里原有八座砖雕门厅,这在一户商人的宅院中出现,显得是那样的奢华。而其中分布在轿厅、大厅和堂楼前的三座门楼最为出彩,这不仅是因为这三处地方是宅院主人迎来客往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彰显主人身份和地位的场地所在。

 

这三个门楼均宽为3.3米,构图严谨、雕工精细,被称为姑苏砖雕中的精品。分别雕有蝙蝠、荷叶、灵芝、牡丹、石榴、佛手、寿桃等物,深藏着主人无数美好的寓意。比如蝙蝠的洪福齐天、牡丹的如意富贵等,整体造型是美观大方而略显凝重,繁简有韵,错落有致,充分显现了苏州工匠手艺的精深。

 

千姿百态,古朴雅致的门楼砖雕,体现着宅院主人商人之外的文化品味,也显示着工匠艺术的人文情怀。我特别喜爱堂楼前立体镂雕的梅兰竹菊,这梅傲、兰韵、竹清、菊雅历来就是中国文人画家表现的常物,但却被工匠们巧妙地运用在砖雕上,精致细腻的展示了工匠们艺术心路的奉献。

 

                【小巷记忆之一】卫道观前的秋天

 

 清风明月,仰头凝视着这砖雕门楼的精妙细雅,我不禁概叹潘家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份高山仰止的宝贵遗产。

 

如果说潘麟兆如何经营、如何发迹尚需要我们去加以研究和考评的话,那么,这座经历二百年风雨的古院落却是一笔不用考评的博大精深的文化财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古城向来就是河边的秀丽清净,巷里的幽深宁静,桥边的多姿多彩,民居的细致高雅。如此巧夺天工的妥贴组合,就是人类适宜居住的地方,礼耕堂就处在这样一种绿树流水、古宅老桥的恬静之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小巷记忆之一】卫道观前的秋天

 

 据说,去礼耕堂最好的时候是在下雨的时候,在礼耕堂空寂的院落里,那用心听雨的感受是一种最美的享受,而如出一辙的美妙感受在苏州的许多街巷、其它民居何曾不是这样的呢?

 

只可惜这样的院落如今已经很少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的叹息。

 

走在卫道观前稀落人群的小巷中,细雨轻敲着我的那把艳红的雨伞,我不知道缘何会在这样一个雨天,去撑一把红色的伞,走在这古老的街巷里,但我知道,在这老巷里听雨的心情一定是灿烂和明朗的。

 

从礼耕堂到卫道观前,我一直在想这样一个问题,默默无闻的礼耕堂和鼎鼎大名的卫道观前反差竟是如此之大。

 

在苏州人的记忆中卫道观前是条幽静的小街,三百多米的长巷,平平淡淡地生活了好几百年,人们对它最深的记忆似乎就是那个卫道观。

 

顾名思义,观前、观前,就是这道观前的那条路,而苏州人记忆中的那些个出了名的观就是这个卫道观了。

 

        【小巷记忆之一】卫道观前的秋天

 

 因卫道观而出名的卫道观前,是建于元初的会道观,据史载宋时蜀人邓道枢游苏时,因为喜爱这里的风水在此建观,此后一路风调雨顺。明洪武初年,卫道观归併玄妙观,但卫道观前的名气已经是远近闻名。

 

明弘治年间重建卫道观,而这卫道观最让苏州人说三道四的地方也就在此时,东华堂和曾在东华堂苦读数年诗书的明代尚书、大学士申时行。

 

关于申时行的故事,在民间一直有好多个版本,和卫道观有关的情节,就是申时行为尼姑之后的徘闻,这个情节也让苏州的评弹为此传唱过好多的曲目,这当然是关于巷子和人的一种传说。

 

但史料记述,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卫道观重修时,申时行才六岁,由于家境贫寒,在他二十七岁走出东华堂考中状元前,申时行一直都是在卫道观的的晨钟幕鼓中,日复一日的埋首苦读,有关申时行在卫道观读书的事情,在《申氏世谱》等物上有着极其详细的记载。

 

                 【小巷记忆之一】卫道观前的秋天

 

 苏州自古人文荟萃,精英辈出,但从范仲淹的划粥分食,申时行厕身古刹寒窗苦读的经历中,我们能体味到那功名辉煌的背后,蕴含着多少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坚忍的毅力和超人的付出。

 

或许是对在卫道观中苦读日子的无法忘怀,史书中记载后来申时行衣锦回乡时,曾主动捐资修茸卫道观,并亲手题写“东华堂”三字匾额。

 

  一条老巷、一座道观、一座古宅,写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商人和文人在这里演绎着不同的生命乐章。

 

不难理解,当商人的地位注定排在最低等的时候,他需要显示身份和地位的载体来体现内心的那种不平衡,于是一座精美的大院就此产生。同样的道理,当一介书生因为仕途而带来人生的转折和安慰时,他也需要用行动去感念过去的那段时光。

 

      【小巷记忆之一】卫道观前的秋天

 

 于是,卫道观前就出现了礼耕堂和东华堂,也就显得不足为奇了,只不过在今人的眼神中,能够感受到的是商人和文人心路过程的不同情怀罢了。

 

历史的精彩就这样在这二百年的戏台上继续着它的精彩呈现,礼耕堂的辉煌依然可以在听雨的境界中逢境而去,而东华堂的暮鼓晨钟却已是人去楼空。

 

雕梁画栋虽在,早巳是朱颜巳改;人文情结尚存,已然是烟灰云散。

 

有的是一息怀凝的思绪,在绵绵的秋雨中传递。

 

只是,这幽静的小巷,错落有致的庭院,石板小径上的老人和小孩……还在隐隐演绎着儒雅的姑苏和风花雪月中的无眠江南。

 

    【小巷记忆之一】卫道观前的秋天

 

 只是,历史古城数千年积淀下来磨炼而成的精魂,是否会和卫道观前的那些老宅大院一样,是昙花一现还是辉煌永远?

  
       今天,当我们穿行在苏州城东南的那条老巷时,观赏着古代商人和文人留下的高墙深院,聆听着他们当年悲欢离合的故事情节时,不知道我们是仰天长叹还是抚今追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