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道观(卫道观前16号)

 苏迷 2012-04-22
卫道观,位于平江路卫道观前16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有关卫道观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洪武卢熊《苏州府志》,四川绵州人邓道枢于南宋理宗端平年间来苏游历,定居在这条幽静的小巷中。元朝初年,他将自已栖居之所创建为道观,取名会道观。

-

卫道观,位于平江路卫道观前16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有关卫道观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洪武卢熊《苏州府志》,四川绵州人邓道枢于南宋理宗端平年间来苏游历,定居在这条幽静的小巷中。元朝初年,他将自已栖居之所创建为道观,取名会道观。

此后,近百年时光流逝,明初会道观已是一派凄凉破败的景象。成化十二年(1476),道观住持昆玉峰人张复淳带头捐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并向善徒信众募征善款,重建殿宇。其间栉风沐雨十数载,新观终于在弘治年间大功告成。当时吴中文坛书界巨擘祝允明特为撰写了《会道观修建记略》以示庆贺。

卫道观整体坐北朝南,20世纪50年代初占地1950平方米,有殿宇54间。现存建筑主要为中路及西路。中路依次为山门、灵官殿、玄帝殿、三清殿、后殿(斗姆殿),其中三清殿是全观的主殿。

也许是对在卫道观中苦读的青春岁月无法忘怀,申时行衣锦还乡时,他主动捐资修葺卫道观,并建造了东华堂,并亲手题写“东华堂”三字匾额。原本申时行捐建东华堂是为了感谢冥冥之中神祗的佑护,堂中原来也确实是供奉文昌帝君像的,但观中道士岂能不知投桃报李之礼,于是他们在堂东又设申公祠供奉申时行像顶礼膜拜。而且每到农历八月十六日申时行诞辰,申氏族裔子孙就要前来致祭,以示不忘先贤德泽,并对“住持羽士,岁给饭米看守。”这发生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小小插曲,使卫道观这一道教建筑在香烟缭绕的脱尘超凡中又平添了一份人文色彩。

卫道观(卫道观前16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