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西市2019春拍预览(四):昆仑奴镜赏析

 zdjphoto 2019-04-12

昆仑奴镜

 物华天工—丝路文明专场拍品

LOT 1253   

尺寸:直径 24.2cm  厚 1.5cm  重 2600g

此面铜镜采用高浮雕的表现技法,宽宏博大,具象写实,加之铜质配比的发展,呈现出敦凝穆丽,雍容华贵,瑰丽堂皇的艺术风格。此时铜镜在装饰艺术上多继承东汉六朝时期较为流行的神兽纹样,但瑞兽形态摆脱了之前神秘繁缛,庄严敦重的艺术风格,转而向灵动活泼的自然情趣发展,其间多饰有葡萄枝蔓或是花卉纹饰,这种审美情趣的发展是社会风尚的直观体现。

▲局部图 1

此为极少见的昆仑奴瑞兽题材铜镜,以高浮雕的技法呈现,铸工精湛,版工极佳。主题纹饰丰富华丽,极具趣味。圆钮,花瓣纹钮座,外饰几何连珠纹。主区以斜棱为界,地章的高低起伏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四株浮雕宝花纹将内区分割为四个区间,分饰四组图景:一组为昆仑奴驯狮,虬发半裸,异域装扮的昆仑儿张手作舞蹈状,身旁饰一雄狮,回首顾望,怒目圆睁,体态健硕,躯体丰盈,犀利雄浑,鬃毛刻画极精,纤毫毕现;一组为胡人牵马图景,头顶尖帽,身着窄袖短衣的胡人手牵背装马鞍的汉血宝马,体形健壮,低首嘶鸣,扬蹄翘臀,竖鬃飘尾,生动传神;一组为立凤对辟邪,凤鸟体态娴雅,双翅舒展,引颈回首,羽毛丰叠,旁饰辟邪神兽,头生双角,扬肢疾驰,兽尾飘扬,灵动泼活;一组为胡人戏盘龙,胡人身着羽衣,头戴束冠,回首引逗立龙,龙纹形态少见,龙区盘转,四肢张扬矫健,龙口怒张,鬃毛尽现,极具律动之美。四组图景共同组成内区主题,一幅奇谲神诡,充满异域色彩的场景跃然于镜背。

▲局部图 2

▲局部图 3

内区外饰一周铭文带“仙山并照,智水齐名。花朝艳彩,月夜流明。龙盘五瑞,鸾舞双情。传闻仁寿,始验销兵。”外圈纹饰带由十二组方格花卉纹饰分割为十二个区间,分饰以白虎、飞凤、摩羯鱼、鸾鸟、奔狐、苍鸟、瑞兽、摩羯、朱雀、狻猊、凤鸟、兽首鱼等祥瑞神兽纹饰,镜缘一周几何花卉纹。

▲局部图 4

此镜纹饰皆采用高浮雕的表现技法刻画,具象写实,且纹饰元素颇丰,不仅有中原传统的装饰纹样,更融入了异域文化色彩,如主区“昆仑奴训狮”图景与胡人形象皆为外来,足可反映出古代丝绸之路所带来的文化大交融对于铜镜装饰艺术的影响。镜体干净,皮壳一流,白光灿然,璀璨夺目,铜镜精良,莹质天工,尺寸硕大厚重,极为珍罕,精美品。

▲局部图 5

敦煌莫高窟◎榆林窟壁画局部

敦煌莫高窟◎榆林窟壁画局部

隋代“张掖互市”打开了中原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的窗口,意味着陆路丝绸之路第二次高峰的到来。此镜观其镜背纹饰充满异域色彩,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显然是丝绸之路所带来的文化大交融的产物。内区驯狮人物应为昆仑奴,唐代僧人慧琳《一切经音义》记载:“昆仑语,上音昆,下音论,时俗便作骨论。南海洲岛中夷人也。甚黑,裸行,能驯服猛兽犀象等,种类数般。”昆仑奴为隋唐时期海外交易或战争多得到的奴隶,多指海外黑人,因其力大忠诚,善驯异兽,颇受权贵家族的喜爱,隋唐时期富贵人家皆以拥有昆仑奴为傲。《隋书》卷八二《南蛮传·真腊》载:“人物小而色黑,妇人亦有白者,悉卷发黑身,性气捷劲。”可知形象多为卷发黑身。唐代顾况诗 作《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昆仑儿,骑白象,时时锁著师子项。奚奴跨马不搭鞍,立走水牛惊汉官。”足见昆仑奴善驯狮,与镜中图景不谋而合。镜中的昆仑奴形象可参见榆林窟壁画中的昆仑奴(图1),应为同一时期形象。镜背另有一组胡人牵马的图景,镜中胡人紧衣尖帽,其形象与隋唐胡人俑(图2)极为相近,应为西域异人,手牵之马,雄浑矫健,非中原马种,结合胡人形象,应为西域进献天朝的汉血宝马。以上两组为异域文明的体现,另外两组图景饰以辟邪、立龙等象征祥瑞的中国传统纹饰,足见其结合之精妙,构思之奇巧,实为丝路文明的见证。

▲图1  昆仑奴

图2  胡人俑

昆仑奴镜拓片


大唐西市2019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物华天工——丝路文明专场
预展时间:4月19—20日
预展地点:北京昆仑饭店二层昆仑堂

拍卖时间:4月20日  15:30
拍卖地点:北京昆仑饭店二层昆仑堂


物华天工—丝路文明专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