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税法难学?那是因为你没用好这款工具! | 税手册

 Diandiangao 2019-04-12

大家都认为税法难学,最大的原因是文件太多了,无从下手。各种国税发、国税函、财税字号的文件,每年都发几百条,累积下来有成千甚至上万条,怎么记得住!同时也常有人惊叹于每次问我一个税法问题,我都能在几秒钟内抛给他那条正好回答他问题的文件出来,我是怎么做到的?其实,只是用好了一个工具👇。

没错,就是它!印象笔记!是你居家旅行学习税法以及建立个人知识系统必备之软件!我的高级会员已经充值到了2025年。所以还没有使用过这个软件的,看到这里我建议你先停下来,在PC端和手机端各下载一个,然后注册一个账户,回来之后我将告诉你怎样用印象笔记学习税法,包括收集信息、整理思路、归纳总结,书写文章等。

一、用剪藏功能来收集信息

我猜大多数人都和之前的我一样,有知识焦虑,有松鼠症。看到一篇觉得不错的微信文章第一反应就是→右上角→收藏。可能现在看着不错,想有空再仔细看一遍,或者是只看了标题,但没有时间读下去。结果就没有结果了,唯一的结果就是收藏夹越来越大,或者是等想看的时候发现「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不反对碎片化的学习,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学到知识就是好猫。但碎片化学习,也要有个方法。我向你推荐印象笔记的剪藏功能,是一款浏览器的插件,官方的广告词是:

像剪报纸一样,「剪藏」你最爱的网站!

首先是PC端,正确安装之后,会在搜索栏的旁边出现这个小象的图标。

这样,每当你看到有价值的网页文章就可以点击小象,点击之后会在屏幕的右上角出现这个图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分别选择不同的保存形式:整个页面、纯文本形式、部分页面、网页地址等。

除了网站可以剪藏之外,PC端还可以剪藏邮件等,具体使用方法可以参考印象笔记的公众号。

手机上,印象笔记开发的「我的印象笔记」微信公众号可以帮助保存重要的微信文章和信息到印象笔记中,即使原文章或信息被删除也不会丢失。具体步骤为:

1.关注公众号【我的印象笔记】;
2.点击蓝色字链接绑定账户;
3.绑定之后,看到喜欢的文章,点击右上角【···】,选择【我的印象笔记】图标,文章就会保存到印象笔记中,这样即使原文章被删除,原网址失效,保存在印象笔记中的内容依然还在。

说到这里,好像并没有感觉到有什么神奇之处,此时不得不夸奖一下印象笔记强大的搜索功能。微信收藏夹只能对关键词进行标题检索,但是印象笔记可以对关键词进行全文检索,还可以搜索图片中包含的关键词,甚至是图片中包含的手写的关键词!!!据说印象笔记团队最开始靠给苹果做图片OCR文字识别起家的。举个例子,在我个人的印象笔记中搜索「谢炎岑」三个字,出现了以下的结果:

是的,我有把重要的文件、证件扫描存在印象笔记中的习惯,上图可以看到在图片中检索关键词的效果。所以,我认为:

能充分进行检索的信息库才是好的信息库!

二、利用标签和链接功能

之前的我一直是文件夹思维,比如说我用印象笔记收集法律规章,会给公司法建一个笔记本、劳动法建一个笔记本,甚至在劳动法笔记本下面再分别建几个笔记本(印象笔记的笔记和笔记本对应我们平时所说的文件和文件夹)。表面看上去是一一进行了分类,但是找起来也挺麻烦。据说IBM做过一个研究,让人去找一份电子邮件,有的人喜欢搜索,有的人喜欢平时就把邮件分类。你猜哪个更快?使用分类方法的人平均需要58秒找到想要的邮件,而使用搜索方法的人平均只需要17秒。除此之外,一个笔记可能会同时属于两个笔记本,还要把他们复制分别放入。

后来我听了镐赞律师的青狮营的课程,开始学会用标签思维来代替文件夹思维。借用一张镐律师画的图来解释标签思维与文件夹思维的区别:

现在我的印象笔记里有一个叫做「法规库」的笔记本,基本上常用的现行有效的涉税法律法规都会收集到里面。然后我会给每个文件都打上标签,有的可能还不止一个。

假如我搜索一个标签「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就会出现与之关联的四个文件,同时还可以看到这个文件是针对「个人所得税」,同时还是一个可以利用的「优惠政策」。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能迅速找到想要的文件了吧。

所以如何建立标签,这可是个大学问。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独特的一些方式。「标签」=「关键词」,能否用好关键词,是做好检索最关键的一步。建议针对法律规章类的标签,还是要用法律原文或者是固定的简称比较方便。

除了标签思维之外,印象笔记还有另外一个非常好用的功能,就是「笔记链接」,这也是我喜欢用印象笔记搭建个人的知识系统最大的原因。

比如说前两周我整理的关于律师纳税问题的一百问,他的雏形是这样的:

类似的每一个专题,我都会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笔记链接整理出来,这样点进去就可以直达文件的那条笔记。然后还会把重点的内容摘录下来,用「引用块」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清晰又美观。还比如说我最近在研究的股权激励问题,就会把所有涉及到的法律法规及涉税文件都整理出来:

还会把一些自己做过或者是从文章里看到的可以借鉴的案例都归纳整理出来:

所以其实这些信息都不在我的脑子里,但是可以被我随时调用。写到这里正好发现这一想法与我最近喜欢的科学作家万维钢不谋而合了,他在《高手》这本书里也推荐了印象笔记:

人脑应该是用来想事儿的,不是用来记事儿的。正确的做法,是使用一个外部系统,专门存储个人化的信息。

三、印象笔记也可以用来写公众号文章

没错,你现在看到的这些文章都是用印象笔记写出来的。之前用过印象笔记的人会发现去年第印象笔记升级后新增了「新建Markdown笔记」的功能。用Markdown语法来写作,不用考虑排版的问题,比Word更加高效。

而且在Markdown格式下,印象笔记提供双屏显示,可以实时看到文章发布后的样子。下图就是本文写作时的截图,中间黑色部分是我的编辑栏,右边白色部分可以直接预览发布后的样子。

最后再帮你总结一下:利用印象笔记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用标签思维调取信息,用笔记链接把庞杂的信息重新整合,这就是我学习税法的秘诀。关于印象笔记的使用,我还转载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万维钢的,一篇是青狮营的镐赞律师的,希望给你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