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持以净心为要,处世以慎言为先

 踏雪寻梅zsyqqk 2019-04-12

自己的修持以心地清净为最重要,处世接物以言语谨慎为第一。

“清心”是保持内心恬静,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杂念的意思,儒释道的修行都对此非常重视。清净心生智慧,想要成就世间事业,同样需要专心一意,杜绝杂念。谚语说,“忧能使人老”,杂念多、欲望多的人往往容易烦躁不安,身体多病;心地清净,也是保持身心和谐健康的关键所在。

清心对我们这样重要,怎么样才能保持这种恬静安详呢?佛弟子受持五戒,就是要断除五欲烦恼所带来的种种恶行;儒家的《大学》开章就讲到,“修身”的根本在“格物”,也就是格除物欲、和物欲格斗。财、色、名、食、睡是最普遍的五种欲望,完全避免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但是不能沉迷贪恋,甚至纵欲放任。利令智昏,欲令智迷,利欲熏心,人的智慧就会被蒙蔽,各种过失、罪恶都从这里产生,没有不堕落的。认识了物欲的危害,我们才肯格除、放下。即使不能一下子放下,也要逐步减少、淡化,渐渐就会体会到其中真实乐趣。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人与人交往中,许多灾难都是因为言语不谨慎,有意无意伤害别人,结下怨仇,以致冤冤相报,纠缠不清,甚至造成人群的冲突,伤害国家社会。言语对人的影响这么大,口的过失又最容易犯,难怪先贤圣哲那么重视讲话的艺术,佛教里面把口业的过失和防范讲的很仔细,孔子也把言语列在教学的第二位。而修身是涉世的基础。心地清净真诚,自然容易减少言语的过失;而讲话谨慎,也容易保持内心的清净安宁。只有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在人际交往中随缘自在。修心为本,慎言为先,实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