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2月22日今晚报《日知录》吉祥如意糕饼模

 我执斋 2019-04-12

吉祥如意糕饼模

王来华
丁学明 刻
  元宵节里吃元宵,是如今很多人再熟悉不过的节日食俗了。元宵节的节日食品里面包含着不少文化意蕴。

  有一种食品,在喜食面食和米食的不同地域,分别俗称为糕、饼、粿、粑,在元宵节里这些食物要用糕饼模子自己制作,花样繁多,除了供人们饮食之外,还用于元宵节的祭祀。元宵节的祭祀主要与它同时是“上元节”有关。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按民间传统,这个称谓强调了大地回春和一元复始。民俗上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 三官,这三官位置不同,象征意义也不同。着官服、蓄长髯、脸含微笑的“天官”作为“上元”大帝本身,总是与上元节联系在一起。每逢上元节,天官都会从天而降,体察民间疾苦,帮助老百姓,就在民间演绎出“天官赐福”的故事和图画,这类似于圣诞节里的圣诞老人,只是远没有人家圣诞老人的名气大。

  据传,从宋代开始兴起“元宵祭祖”的习俗,祭祀后阖家团聚吃元宵,象征团圆幸福。而同时,人们专门用各种糕饼模子印制出特殊花色的糕、饼、粿和粑,祭祀和饮食。在天津、北京、山西和山东等北方一些地方,都有刻有“天官赐福”的饼或面点,上面再特意点上红颜色,平添喜气;在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则使用样式非常丰富的年糕,年糕上用模子印上八仙或暗八仙、鱼虾、瓜果等纹饰;而在湖南、湖北、广西等地会制成桃子、吉祥花卉纹样的粑粑,是很庄重的祭品;在广东、福建以及台湾等地,尤其讲究使用寿龟模子和桃模子,专门制作以米粉为主要原料的“红龟粿”“红桃粿”以及以糖饴为主要原料的“糖塔”。于是,元宵节里的元宵意味着团团圆圆,而用模子印制出来的糕饼粿粑的吉祥意味则浓郁了许多。

  在元宵节用糕饼模制作和食用红龟粿或红桃粿,曾经有着一些有意思的风俗。如在深受福建闽南文化影响的台湾,一些人家会在节日当日设置供桌,摆上红龟粿,方便一些孩子或其他人家来取,取龟粿的行为称之为“乞龟”,把别人的龟粿取回家食用或供奉,保佑一家平安健康,而到来年,取龟粿的人,又会“还龟”,会在这个节日当天到取龟粿的地方,还上自己制作或购买的红龟粿,一般要数量加倍或体量增加一些,表示自己诚心诚意。看起来,在“乞龟”与“还龟”之间,洋溢着一种善良和淳朴。

  (本栏长期征集“日知录”三字篆刻,投稿邮箱:rizhilu999@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