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蜻蜓眼”玻璃珠:谁说都是“西域进口”

 芝润斋 2019-04-12

右下点【在看】右上点分享】就是最好的支持

妥妥的“中国造”,出土战国“蜻蜓眼”玻璃珠并非完全“西域进口”

近两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在成都市范围内发掘了多处规模较大的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包括青白江双元村墓地、蒲江飞虎村船棺墓等。

在这些墓葬的出土器物中,有一类数量不多但是很特别的器物——“蜻蜓眼”玻璃珠

双元村战国早中期“蜻蜓眼”(钾钙玻璃)

通过对近年来成都市区域内春秋战国时期墓葬出土的“蜻蜓眼”玻璃珠进行科学考古研究,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器物为中国先民自己生产的玻璃制品

蒲砚村战国晚期“蜻蜓眼”(钾钙玻璃)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大家汇》   后面精彩继续

蜻蜓眼是古代一种饰物的俗称。蜻蜓眼为玻璃制成,玻璃又称琉璃

公元前2500年人造玻璃首次出现于西亚及埃及,最早的用途是制造珠饰,先是出现单色玻璃,1000年后又出现彩色玻璃。公元前15世纪玻璃珠上开始有彩斑条纹或点状图案

世界上最早的蜻蜓眼珠应为埃及第十八王朝的“鬼眼”或称“通神灵的眼睛”。

当时普遍认为,人能够通过蓝色来表达自己对神的向往,所以人们往往将蓝色玻璃运用在饰品上,或是佩戴在身上,从而向天国传达自己的心愿。他们认为人是神创造的,但是人又见不到神,“蓝色精灵”蜻蜓眼珠能够带他们的灵魂见到神,从而去往天国。

这种镶了“复合眼珠”的玻璃珠,春秋战国时期进入中国。

中国中原地区与西亚虽然相隔数万里,但在公元前二千年到一千年的铜器时代,东西文明之间活跃着许多游牧民族,他们往来于漫漫中西亚沙漠地带,玻璃色彩美丽,便于随身携带,游牧民族交这种镶嵌玻璃珠由西亚带入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