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關【大清國銀幣樣板.魯爾智喬治造幣廠鑄】樣幣之淺談

 国民一员 2019-04-12

在此再探讨一个大家都疑惑的问题:那就是有关银币【重量】的问题,我们常在相关网站或某某拍卖网、某某收藏网上,看到藏友拍卖其藏品,在藏品描述中有的很明确将其重量标明清楚,但大多数是没有标明的,当然我们会对其产生疑问,尤其是【库平一两】。因为在我们基本的入门收藏知识中就很明确的了解,清机制银币的【重量】---库平一两≒37.301克,七钱二分≒26.7克三钱六分≒13.43克 湘平一两≒30.27721克 吉林厂平一两≒35.86克关平一两≒37.07994克..等,既然藏友们要卖出某某省造 光绪元宝(或宣统元宝) 库平一两的钱币又没标明重量,那我们直接反应就是该币重量应该在36-37克间才是真币,否则就是假,有许多的专家或鉴定员对于该些拟卖出或请求鉴定的钱币,首先就是以此为鉴定真伪的标准其它如包浆、制造省份、银质颜色、齿边…等基本要件,再一样一样的来评论、检视,最后才给予鉴定结果,这是正常的鉴定程序。

针对【重量】方面,我想提出一些小看法与各位藏友来讨论、就教:

清廷委外代制了各个省份的样币,其程序为:设计工作,主要是聘请英、意、美、日、奥等著名造币厂和专家进行,经过特派大员初审,在国外雕制(主要是各种龙图)样币,运回国内,宫廷御准,发各有关造币厂试制,铸造(机轧冷压)、发行、过程曲折而漫长,一般设计一批、试制一批、储备一批、发行一批,似乎渐成惯例。因此【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样币是否就是在此过程中的产物,就要请教各位专家。以【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样币来说,经粗略统计它们的重量大概集中在31—32克间,亦有29克多的,亦有37克以上的(如:福州船政成功 背 大清御赐金牌),这种两极重量的样币并不多。

当各省取得了委外代铸的银币钢模后开始试铸银币,因为我们目前无详尽的资料来说明当时造币厂铸造的实际情况,现今在此就留下了若干的问题困惑着我们,就以【库平一两】为例:

一、试铸出来有齿边的【库平一两】试铸币,有依原委外雕刻的原钢模铸造出来,不论是正面汉字、满文,背面龙图均一模一样的试铸币吗?连【重量】都差不多吗?也就是说【重量】约在31—32克间,并不是如清政府当时所规定的库平一两≒37.301克,如果有此可能,或有文件可兹证明确有此事,那说明了现存在于市(市场)各省份造的【库平一两】虽重量不及标准的36-37克,但其它基本要件之鉴定结果均符合规定,那就应该认定为真币,并非是现代私制伪币了。再提一问题,该些介于37.301克>试铸币(31-32克)>26.8克的试铸币,是「鲁尔智乔治造币厂」原厂所铸造的吗?还是清朝各造币厂所铸造的?我们在此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结果是:应为「鲁尔智乔治造币厂」在国外就铸造好的,例如:四川省造光绪元宝 库平一两「鲁尔智乔治造币厂」样币,直径—44.2毫米,重量—28.98克,而其试铸币,直径—44.2毫米,重量—30.41克;安徽省造光绪元宝 库平一两「鲁尔智乔治造币厂」样币,直径—44.2毫米,重量—30.78克,而其试铸币,直径—44.2毫米,重量—31.52克;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库平一两「鲁尔智乔治造币厂」样币,直径—44.2毫米,重量—32.15克,而其试铸币,直径—44.2毫米,重量—31.05克;光绪二十五年奉天机器局造一两,「鲁尔智乔治造币厂」样币,直径—44.2毫米,重量—31.63克,而其试铸币,直径—44.2毫米,重量—30.44克;光绪元宝北洋库平一两,「鲁尔智乔治造币厂」样币,直径—44.2毫米,重量—31.18克,而其试铸币,直径—43毫米,重量—30.46克,国定标准币,直径—43毫米,重量—37.35克…等(许多省份造币均是如此,就不一一列举),这些试铸币有齿币边的样式均是一致的,一看就是一个造币厂铸造出来的,那就是原厂「鲁尔智乔治造币厂」的产品,而不是清政府的各个造币厂自行铸造的,因为清政府刚接受机制币,不论是工人水平、技术本位、品管都需加强,当然铸造出来的产品就不尽一致相同,样本量一多就能明确看出端倪。我们在此推论,当时清政府委托「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雕刻铸币钢模,该厂连同币边镶有【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的样币及依该样币铸造出有齿边之试铸币,三样东西一同带往中国接受审批、核示,过程应该是合乎逻辑的,由此才会产生【样币】与【试铸币】直径相同,重量亦相彷的情况,也因如此,该些【试铸币】亦应视为真币才公允。

二、虽试铸出来有齿边的【库平一两】试铸币是依原委外雕刻的原钢模铸造出来一模一样的试铸币,连【重量】亦都差不多,也就是说【重量】约在31—32克间,并不是如清政府当时所规定的库平一两≒37.301克,但其不论是正面汉字、币边的小花及背面的龙图经过小小的修改甚至有明确、大幅度的改版,该些钱币认定是真?还是伪币呢?例如:陜西省造光绪元宝 库平一两「鲁尔智乔治造币厂」样币,直径—44.2毫米,重量—29.41克,而其试铸币,直径—42.5毫米,重量—31.99克,正面各项配置大致相同(仍有细微处稍稍不同),但背面就连龙图及英文字的大小均有改变;喀什大清银币湘平壹两,「鲁尔智乔治造币厂」样币,直径—44.2毫米,重量—31.91克,而其试铸币,直径—42.5毫米,重量—33.68克,正反面均相同,只是直径小一号;光绪元宝北洋库平一两,「鲁尔智乔治造币厂」样币,直径—44.2毫米,重量—31.18克,而其试铸币,直径—43毫米,重量—30.46克,国定标准币,直径—43毫米,重量—37.35克,该币「样币」与「试铸币」正反面的各项配置、图形、文字均是一样的,最明显的是正面的「洋」字与「一」字是一致的,但国定标准币就有改版的情况,如「一」字的起手就改的很有力道,「洋」字亦稍有改变,许多省份造币均有改版情况,就不一一列举。综观之,该些试铸币亦应视为真币才是。

三、参考许多网络上专家的文章,如收藏家周业勇先生“ 戳穿奉天癸卯一两”的孤品谎言中曾提及:清代的很多面值是“一两”的银币,由于流通时兑换不方便,往往改铸成实重为库平七钱二分的壹圆流通币。如“吉林厂平一两”、“戊申吉字大清银币库平一两”、“户部光绪元宝库平一两”、“光绪三十年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一两”、“中外通宝关平银一两”等等,都有直径45毫米和39毫米,实际重量分别是“一两”和“壹圆”(库平七钱二分)的两种版式..等语,又;北泉轩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beiquanxuan)--【机制币的港湾(18)】一文中亦相同提到:清朝铸重一两的银币有奉天癸卯壹两(1903)、户部一两(1903)、广东寿字双龙壹两(1905)、北洋一两(1907)、吉字一两(1908)。其中:奉天癸卯壹两、吉字一两是中国银币大十珍;广东寿字双龙壹两、户部一两和北洋一两是中国银币小十珍。它们珍稀的原因是铸量少。铸量少的原因是它们不便与当时大量涌进中国的外国只重26、8克的银币接轨兑换。为免吃亏,便停铸重37克多的一两币,改铸重26、8克的七钱二分币,上述重37克多的壹两币后来都改铸成重七钱二分的。其中、奉天癸卯、吉字、户部北洋重量减为七钱二分,但仍标重壹两。广东寿字双龙减为七钱二分后,有仍标重壹两的,有标重七钱二分的,也有标重七钱二而缺一个“分”字的,而且该钱较多见,有“分”字的则少见。”由此观之,清政府对于直径45毫米的库平一两,对应重量在37克左右﹔直径在39毫米的库平一两,对应重量在26.8克左右,规定的很清楚。45毫米与39毫米差6毫米,重量37克与26.8克差约10克,请问︰目前有无介于其间,如直径40-42间,超过39毫米,而重量在29—34克间,低于37或36克,但又高出七钱二分的26.8克的库平一两银币呢?答案是:有的(yes),可能还不在少数。然而这些银币,不符前述之规定,但确实存在,以现在鉴定的标准来衡量是真币﹖还是假币?尤其是那些原来有造币厂【光绪21年(1895年),清政府准许各省份仿铸西式银币】,后又被清政府下令裁撤的省份【光绪25年(1899年四月,清政府下令除保留广东、湖北两造币厂外,其余造币厂全部裁撤】,如安徽省,湖南、湖北省,河北、河南省…等省份的造币厂,就有发现有【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样币,又有直径小于45毫米,重量大于26.8克有齿边的银币同时存在,由于该些银币妾身未明,又不是标准库平一两国定币,亦不是标准七钱二分流通币,因此在拍卖或请求鉴定时,通常不标明其重量,就是其原因,而评论者或给意见者就其制造省份(无有铸造过库平一两之数据可查)及其重量(重量太低,成份不足,露铜..)等原因,就立刻判定为假币或为现代仿币,着实有欠公允。

四、我写这些情况,并不是为这些妾身未明,DNA不清的银币来脱身,拟在钱币市场中开辟一条财路,只是这些疑问确实存在在许多藏友的脑中,举个例说︰上帝在开天辟地时创造了一男一女,为延续后代,就由该对男女共同组织家庭,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然而现今我们现实社会中,就有介于阴、阳性中间,所谓的中性人存在(不论现蔑称为—阴阳人或人妖lady boy…等,无意轻视,敬请见谅),是何原因造成的,也不甚明确,但确实存在,不容抹灭或忽视,同样的道理,清机制银币,清政府虽对于明确订定【库平一两】国定币及流通币之标准,但介于其中的银币亦确实存在,我们要如何来定其位呢?另;各省造币厂通过种种审核程序,在取得【库平一两】委外雕刻的银币钢模后,开始铸造有齿边之试铸币及流通钱币,直至被政府下令裁撤其造币厂,这之间的时间差,又生产了多少的【库平一两】银币,该些已铸银币的命运如何,是被收回融毁重铸,还是弃置一边不管,被厂内人员暗中收集,现今才得回流出来..等问题,亦应该一并提出,请教于各位专家及藏友,希能集思广益得到一些明确的答案,并从收藏中找到乐趣及知识,不亦乐乎!

五、再利用此探讨另一个问题,各位仔细检视【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这几个字,大家一定纳闷清政府为何是用【样板—木边】这两个字,而不是用【样版—片边】,到底这两个名词有何差别吗﹖经在百度搜索结果就十分明确,两者皆正确,只是用在不同的对象上。【样版—片边】---是指做样品的模版,【样板—木边】---是指做的样品本身,如果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银币币边是用【样版—片边】二字,那就错的离谱了,因为该些银币为样币(样品本身)而非模版,那不用说,肯定是后人仿制的,因其不了解当时清政府对这两组字有非常明确的区分,因此在在证明币边铸有【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的清机制银币为真的委外样币,我们不得不佩服清政府银币承办机关或官员,国学知识蕴底的渊博。另;再观之【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的【大清国】这三字,清政府在对外均自称为【大清帝国】,我们可从大清银币丙午 户部 壹两银币的背后英文为:TAI-CHING-TI-KUO SILVER COIN.中文翻译为—『大清帝国银币』就可看出,而【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是用【大清国】三字,无【帝】字,是何原因,就不清楚了,这又是一个值得玩味的地方。

六、【鲁尔智乔治造币厂】从清光绪年起至民国洪宪袁世凯止,服务时间最长,其间虽有英国伯明翰、日本等造币厂来抢生意,但它仍屹立不摇,可见其绩效卓著,关系良好,服务质量让人赞赏,清政府应该特颁『功在党国』、『惠我良多』匾额予以嘉勉才是。最后再强调:有谱依谱,无谱明察,不可断章取意,瞎子摸象,不可否认,一些居心叵测,唯利势图之人,会从中钻漏洞,混淆视听,降低收藏意愿,借机谋取不义之财,我们亦不得不防啊!如此我泉界才能朝健康,永续发展的道路上进步前进,愿共勉之。

    友  LOUIS 邹  于台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