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吴洁聪 字量寿,号承宽、三乐居主人 199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 1998至2013年任教于肇庆学院 2014年调往广州画院任专职画家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 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2 艺术评论 评吴洁聪山水画近作 文/陈迹 ▼ 吴洁聪是岭南山水画界超拔同侪的青年才俊。 他有着沉潜和坚忍不拔的个性品格。对宋元山水画技法资源的不断开掘和深入把握,为他赓续传统成为可能,而对近人如岭南画派诸家以及傅抱石、李可染甚至时人如曾宓先生等作品的研读和借镜,则使他进一步明晰自己可能的发展空间和艺术方向。 《消夏图》纸本 28X58cm 创作于2012年 当代的山水画创作,大体可以分为以传统笔墨程式为主要表现手段和通过写生积累素材进而提炼而成两大路数,而且,绝大多数山水画家的着力点,主要在于笔墨的个性化和图式的风格化上。吴洁聪当然也极其重视自身笔墨的锤炼,在图式上也力求形成自家风貌,但他清楚地意识到,视觉形式固然重要,但是,作品背后的精神指向,更是他愿意去探求的迷人境地。正因为其有此志向并躬身践行,社会现实的感同身受、生活日常的会心一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体察感悟等等,都能够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山水画作品之中。他那些明显带有叙事性甚至戏剧性的以现代山水景观为主题的作品,都能够让观者感受到画面背后的意旨。良好的学院造型基础,则为其大场景的把控——包括人事、物事的铺陈等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这让画家可以了无挂碍地抽身以“观者”身份对所描绘的“景观”和“事件”进行一番冷静的文化考察。因此,观看吴洁聪的山水画——即使是他最近颇为用心和为人称道的“旅游景点”山水画系列,虽然画面也是曲径通幽水有来源路有去处,但已远非传统山水画那样的可居可逰,作品的观赏者也不会随着画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作一回全程游览,而是通常会以“他者”身份对这一场景进行理性的审视。曾经在岭南画派纪念馆的某一次画展上见到他的一竖幅山水画《焦点人物》,我认为这是目前所能见到的他这类观看方式绘画的最为极端者:壁立近天的两峰,一铁索在两峰之间高高相连结,下有流云飞鸟。一表演者手持平衡杆,在摇摇欲坠中蹬轮于铁索之上横渡。两侧稍为平缓处,是在看热闹、和络绎不绝正在攀爬上来参与看热闹的人群。在我看来,画图中的“观者”,大多数还是会为表演者的安全担心和捏把汗的,但乐于见其失手“坠崖”的好事和幸灾乐祸者也并非就真的一个也没有。而画作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则成为这一场景的更为外围的“观者”——我不知道,当我作为这样的“观者”在展厅中欣赏这一画作的时候,在我的背后,是否又有更为外围的“观者”?此时的我,想起了《菜根谭》中所说的: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观澄潭之月影,窥见身外之身。 当然,山水画毕竟要回到山水画本身! 如何防止图解式的说理,保证绘画的独立性,并与诸如哲学、文学等保持明晰的专业界限,是山水画家所需要时时警惕的。具体到吴洁聪的山水画实践,我还是愿意以上述《焦点人物》为例:分立于画面两侧自上而下的石壁,其体量感和结构方式,是北宋大山大水一路风格在他笔底的回响,而成就此丘壑的以中锋为主毫不含糊的带有书写性甚至时间性的骨法用笔,则显示了他对元代以来笔墨表现的重视,而这两点,也正是有志于在山水画方面继往开来者所无法漠视的传统画学资源! 《焦点人物》纸本 140X61cm 创作于2012年 相对于在主题性绘画中殚思极虑精心结构的宏大叙事之作,以及作者由此所体现的对社会现实的冷峻审视和生命哲思,吴洁聪还创作了大量的“诗意”山水和富有笔情墨趣的小幅作品。然而,即便是兴來信手的一时之作,他也始终能够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将生活日常的理趣禅机融入其间,赋予其笔下山水以文心和诗心,并使之成为自己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甚至固化成为自己艺术修持的一种仪式。 正因为如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个浮躁和失范的时代,吴洁聪当能保持本色,勇猛前行,不忘初心。 《古人曰洗心》纸本 28X58cm 创作于2012年 3 作品赏析 《风雨同舟》 纸本 28X58cm 创作于2012年 《低头一族》纸本 33X66cm 创作于2016年 《高山流水会知音》纸本 61X173cm 创作于2015年 《传统园林是活化的山水诗》纸本 60X176cm 创作于2016年 《夜月》 纸本 176X31cm 创作于2009年 《唯见江心秋月白》 纸本 176X31cm 创作于2012年 《见仁见智》 纸本 176X31cm 创作于2009年 《虎丘剑池》纸本 176X61cm 创作于2010年 4 艺术履历 主要展览: 第二届,第四届广东省中国画展 第五届广东省中国画大展——学术提名展 2006同学八人展(广东省画院) 2008“重置——传统”学术邀请展(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馆) 2008广东青年美术大展 2009咫尺——广东省青年画家国画作品展 2009茶赋——五人作品展(湖南-益阳) 2010同窗共研——十一人作品展(广州市文化馆) 2010当代岭南双年展(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馆) 2010《山·冶——广东省山水画邀请展》(广州市艺博院) 2011南粤校园党旗红广东省高校书画摄影大赛(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2011《笔参造化——第六届广东省中国画展》 2011《新广州好·百米长卷》(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2《广东青年美术大展》(广州市艺术博物院) 2012《中华心·台湾情——首届两岸文化艺术高峰会展》(台北国父纪念馆) 2012《广州画院三十周年系列展》(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2012《当代岭南2011-2012双年展》(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馆) 2013《当代岭南——今品大观专题展》(中山市书画院) 2013《广东省美协第68回星河展》(广东省美术馆) 2014《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广东省展》(广州市艺术博物院) 2014《当代岭南大展》(北京市国家画院美术馆) 2015《心墨相映·当代岭南中国画学术展》(河南省美术馆) 2015《北上——广州画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写生、创作展》(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2017《为谁而建》入选广东省百年大展 2017《传统园林是活化的山水诗》入选庆祝十九大召开——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著作: 《大写意花鸟画入门奥秘》1999年辽宁美术出版社 《艺术史中的图像丛书--造化与心源》卷(参编)2006年岭南美术出版社 《众画相系列—吴洁聪画集》2008年岭南美术出版社 《胡九蝉写意画基础示范》2009台湾出版发行(主编) 《新视野丛书——吴洁聪画集》2010安徽美术出版社 《玩物》2014年(个人文集) 收录: 《重置传统》2008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画册合集) 《当代岭南》2009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画册合集) 《咫尺——广东省青年画家国画作品展作品集》2009岭南出版社 《茶赋——五人作品集》2009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当代岭南2009-2010中国画年鉴》2010安徽美术出版社 《当代岭南——当代国画名家作品研究1-4卷》2011安徽美术出版社(画册合集) 《艺术沙龙——岭南状态》2011人民美术出版社 《岭南风格——当代岭南名家作品集/山水专题》2012安徽美术出版社(画册合集) 《当代岭南2011-2012双年展年鉴》2012安徽美术出版社(画册合集) 《当代岭南——今品大观》2013安徽美术出版社(画册合集) 《岭南书画名家精品集》2015年广州出版社(画册合集) 获奖: 2008年被评为肇庆学院优秀教师 2010年被评为肇庆学院优秀班主任 2007年作品《星岩清晖》获肇庆市星空联盟美术作品大赛银奖 2011年作品《虎丘剑池》获南粤校园党旗红广东省高校书画摄影大赛教师组优秀奖 2012年作品《为谁而建》获2012《广东青年美术大展》金奖 收藏: 2005年《山水组画》被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2013年《焦点人物》被广东省美术馆收藏 出版物: 《当代岭南》、《今品大观》、《山·冶》、《美术界》、《写意花鸟技法入门奥秘》、《青年》、《同窗共研》、《重置传统》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