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1+3+N”机制治理交通 严重违法者将被联合惩戒

 wps0321 2019-04-12

2019-04-11 09:19:45来源:中原网

    中原网讯(记者 张玉东 实习生 许子初 通讯员 邢红军) 昨日下午,我市召开2019年全市城区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今年,我市将持续推进“史上最严”交通秩序治理,即日起至年底,郑州将在停车管理、交通违法整治、电动车登记上牌等方面开展工作。

    结合“路长制”,建立“1+3+N”机制,一个办事处,交警、城管、交通三种执法力量,N个执法辅助力量,建立“基础作战单元”,以金水路、嵩山路、三环快速路等14条严管示范路为重点区域开展联合执法,并对严重交通违法者在车辆入户、行政事项申请、城市公共服务、社会福利、文明单位创建等方面进行联合惩戒。

    建设智慧停车系统

    逐步建设全市统一的智能化停车管理平台,引导用户通过i郑州APP、支付宝、微信自助缴费,逐步减少人工并最终实现无现金收费。

    建立内部补贴奖惩机制,倡导商场、医院、学校和企事业等单位内部人员绿色出行,不占用公共停车资源。

    扩大共享单车禁停范围,在市区快速路、绿地、河道、高架桥区域设置禁停区。

    建设施划停车泊位

    2019年在全市新建公共停车泊位5万个(其中独立运营公共停车泊位8000个、路外临时停车泊位7000个、公共建筑配建停车泊位3.5万个)。

    对市区道路停车泊位进行全面排查,分期分批高标准设置施划,并实行编号管理,6月底前完成不少于3万个、年底前完成不少于6万个泊位施划任务。

    在部分流量较小主干道的机动车道,除禁停道路外的次干路、支路、背街小巷的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研究制定路内错时停车办法。

    整治各类交通违法

    保持对电动摩托车、机(电)动三轮车、观光电瓶车、老年代步车、搭棚改装三轮车、摩托车、低速货车等“七类车”交通违法的严打态势。

    严查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占用机动车道、随意横穿马路、逆行、违法载人、随意翻越道路隔离设施、不按车道行驶、上高架、拦车散发小广告、拦车乞讨等乱象。

    严查机动车“一让”(不礼让斑马线)“两牌”(假牌、套牌)“两闯”(闯禁行、闯红灯)“三驾”(酒驾、醉驾、毒驾)“四乱”(乱停车、乱变道、乱鸣笛、乱用灯光)等违法行为。

    严查渣土车、水泥罐车等工程运输车辆违法行为,公安、城管建立市、区两级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每周不少于2次于晚8时至次日早8时开展渣土车联合执法。

    制定出台非法营运查处办法,严厉打击各类扰乱客运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加强郑州火车站、郑州东站、新郑机场等重点区域非法营运专项整治,每周开展不少于3次联合行动。

    加强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长效跟踪管理,严厉查处无牌无证上路、占用机动车道、超速、逆行、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