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叉柱兰,兰科植物繁育

 植物游记樊蓉 2020-10-29
云南叉柱兰资料

云南叉柱兰(Cheirostylis yunnanensis)来自于兰科,叉柱兰属。

植株高10-20厘米。根状茎匍匐,肉质,粗壮,具节,呈毛虫状。茎圆柱形,直立或近直立,淡绿色,基部具2-3枚叶。

花茎顶生,总状花序具2-5朵花,花瓣白色,膜质,唇瓣白色,基部稍扩大,囊状,囊内两侧各具1枚梳状、扁平、具3-4枚齿的胼胝体。

中部收狭成爪,爪长约4毫米,上具2条褶片,前部极扩大,扇形,裂片边缘具5-7枚不整齐的齿;花期3-4月。


产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于海拔200-1100米山坡或沟旁林下阴处地上或覆有土的岩石上。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云南。

开头

文中的云南叉柱兰是在昆明植物园遇见的,兰科植物种类多,而且娇贵。资源量少,关于云南叉柱兰的介绍很少,我们来了解一下兰科植物的繁殖吧。



兰花的生态习性

兰花的生态习性,因生活类型陆生、附生和腐生和种类的不同而有区别,但也有许多共性和相近之处。

就光照而言兰花喜半阴,即较充足的漫射光,强光直射易烧伤,光照不足则花少或不开花。

就温度而言,兰花喜温暖。附生兰类通常要求较高的温度,冬季较不耐寒。而陆生兰类通常要求较低的温度,冬季耐寒性也较强。陆生兰中的春兰和蕙兰耐寒性最强。

兰花有假鳞茎能贮藏水分,叶有较厚角质层和下陷的气孔,能够保持水分,减少散失,气生根能从空气中吸收水分,所以兰花较耐旱。兰花是肉质根,最怕积水。

兰花的野生环境形成了要保持土壤湿润和较高的空气湿度的生活习性,因此需要较好的通风环境。否则易造成湿度过大,引发烂根、病虫感染等。

但通风不宜过大,过大会降低空气湿度,兰花喜洁净,怕煤尘和有害气体。兰花要求疏松、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土壤。

兰花的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组织培养和种子繁育。分株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繁殖方法,目前最常用。

分株繁殖

一般夏季开花的应于早春分株,早春开花的应于秋末分株,既不影响开花,又能刺激叶芽的发生,叶翠而花艳。也可在花开过后分株。

分株前适当控水,以减少断根。先抖落泥土,剪掉腐根枯叶。在假鳞茎连接处俗称“马路”以刀分成数丛,每丛应带一个假鳞茎及新芽,即每丛应有老、中、青三代苗为宜。

栽植兰花可用黑山泥、泥炭土、田园土,苔鲜、藏根、树皮块等,盆底排水孔盖上瓦片,再铺一层碎砖瓦砾,厚度为盆深的,以增强透气排水性,然后再铺一层培养土,将兰花扶正栽下,填充培养土,盖住鳞茎。

土要适当镇压,使根系与土壤密接。栽后浇透水,置于凉爽的荫蔽处。半月后再移置向阳通风处漪养。为增加美观和保湿,盆面可铺一层小碎白石。

兰花喜欢阳光,怕暴晒。喜湿润,怕雨浸。喜透气,怕大风。“春不出,夏不晒,秋不干,冬不湿”。

冬春气温不稳定,过早出房易受风寒,应把兰花放在既能防寒又能充分接受阳光的地方。在春末中午温度偏高时,应适时打开窗通风,在四月初出房比较安全。

夏季要放置荫处,避免阳光直射,采取散射光照漪养,遮荫在以上,注意通风。秋季为兰花发芽拔箭期,要保持相应的湿度,避免干燥。

冬季休眠期需水量不多,盆上略湿即可,不可过多浇水,以免萌生根叶疾病,防煤烟。

兰花施肥宜稀忌浓,在生长期,可用腐熟的豆饼水、马蹄酱渣水加施适量的磷酸二氢钾每半月浇一次。炎夏不施肥,气温过高时,每日浇水,以微酸性水为宜。

经常以清水喷洗叶面,不仅使兰花生长环境改善,且可保持叶片清洁,减少病虫害感染的机会。

组织培养

组织培养是现代先进的无性繁殖方法。它采用兰花的茎尖、侧芽等外植体离体培养,经过诱导和分化,使它再生成新植株。目前组织培养成功并形成工厂化、商品化生产的主要是洋兰。

用解剖刀将茎尖或侧芽等外植体切下,并消毒,然后把一个叶原基的茎尖分生组织接种到培养基上,大约一个月便可形成“原球茎”。

将其切成一块,接种到快速繁殖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1个月左右即可分化出具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反复继代培养,年繁殖系数可达400万。

试管苗长到有3-4片叶或5-8cm高、2-3条根时,即可移栽。移植前,先打开试管封口,进行苗期锻炼,一般在20℃-25℃散射光条件下放置一天。

从试管中取出幼苗后,将琼脂洗掉,以防止栽入基质后根部发生霉烂。吸干水分,阴晾1小时,再定植在育苗盘内。

培养室温度20℃-25℃,湿度70%左右,50%弱光照射为宜,注意通风,一般经过一个月,长出新根后,再进入常规管理。

种子繁育

兰花种子极小,一个蒴果中约有到1300到40万粒种子。种胚分化不完全,没有胚乳,兰花的种子在自然条件下不易萌发。

人工种子繁殖方法为采摘未开裂的蒴果,取出种子,置于培养瓶中的培养基上,接种14天左右,种子开始膨胀,2个月后,种子发育成原球茎,然后分化出根、茎、叶,3个月就能移栽。

结尾

兰花的繁育就到这里啦,每次在野外看见娇滴滴的兰花,就觉得他们太脆弱了,想保护起来。

他们有着独特的花型,就比如云南叉柱兰吧,如果种在一个漂亮的小瓷器中,再搭配她仙仙的气质,放办公桌上就很能让人心情愉快呢。

但野生兰的培育蛮难的,就不要随意挖野生兰啦,我们很难养活他呢。希望擅长种殖的朋友可以用自己的知识,让他们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信阳野生兰花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研究 汪新娥 华中农业大学

(2)中国植物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