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兴名医朱庭舫:海宁马桥朱氏妇科传人,行医近60年治疗50余万人

 369蓝田书院 2019-04-12

朱庭舫

浙北老中医朱庭舫,年近八旬,是首批嘉兴市名中医、海宁马桥朱氏中医妇科第二代传人。马桥中医妇科源远流长,创始于十八世纪末。从朱博云老先生开始,马桥中医妇科就打响了名号,经几代薪火相传至今已有150余年

如今,马桥朱氏中医妇科远近闻名,每天要接诊400多号病人,全国各地的患者纷纷前来求医。尤其是朱庭舫老先生的专家预约号,常常几秒钟就抢完了。“朱医师,我们一家三口三个手机同时开始抢才抢到的,真是好不容易啊!”常有病人这么跟他说。

朱庭舫的专家号一号难求,自是与他医术精湛分不开的。行医56年,他诊疗的病人达到50余万人次,治愈了不少不孕不育的疑难杂症。

朱庭舫为患者把脉诊断

2016年,一名来自江苏南通的37岁妇女找到朱庭舫。她结婚7年,没有孩子。来看诊的时候,病人情绪很失落。“她说如果再失败,就打算跟丈夫离婚了。”一方面,朱庭舫对她进行了心理疏导,另一方面,他给患者用中药调理了半年,让她的内分泌恢复正常。

2018年6月,这名患者一家带着刚出生的儿子,特地赶到海宁来答谢朱庭舫。

精湛的医术来源于多年的积累。19岁,朱庭舫开始跟着父亲朱博云学中医。“那段时间,我每天四点起床开始背药名。”朱庭舫回忆,朱博云在看诊的时候,朱庭舫和其他三位学徒要在边上抄方,这是学中医的第一步。

因为看病的人太多了,朱博云在报药方的时候,只报药方的名称。“老先生报出‘八珍汤’‘四物汤’的时候,我们就要把这些药方中每一味中药、剂量快速写出来,好让病人去抓药。”


朱庭舫

朱庭舫说,那时候学徒都是一同开始写,谁基本功好,就写得快。中医妇科涉及的药名有450多种,朱庭舫每天早晨四点就起床开始温习中药知识。那时候没有电灯,在入夜之前,朱庭舫会把药名抄在手心等到晚上就用光亮照着手心背药名,持续了一年时间,他把基本功练扎实了。

行医半个多世纪,朱庭舫不曾忘记学医是为了治病救人的初心。在朱庭舫的诊室里,挂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锦旗,他说治病是医生的义务,锦旗不重要,继承中医文化,把中医发扬光大才是他的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