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的临终绝笔,至今为止没有人能写出第二首,这或许就是墓志铭

 江山携手 2019-04-12

 "

李白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曲曲折折。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761年,已60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在金陵,生活更是窘迫不堪,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次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将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与世长辞。

这首诗歌是这样的: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左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这首诗大致的意思呢是这样的:想扶摇而上九天的大鹏鸟,还没到终点就遭遇了重大的挫折铩羽而归。但是它仍然惠东残翅想激扬万世,可惜又被大树挂住了左翼。世界上已经没有仲尼了,那么谁还会理解它的理想和遭遇,谁又会为它而哭泣呢?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李白在临终时,对自己一生的遭遇依旧耿耿于怀。是啊,这正是他在弥留之际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回头看看自己的过去,官场上不得志,生活也颠沛流离,这是多么让人痛心。

从现实角度来说,李白的一生过得很不如意。但是正是这些颠沛流离才造就了旷世诗仙。他的放荡不羁,他的奋起反抗,他的才华,感动着每一代后世之辈。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是杜甫对李白的高度评价,不吝极尽夸赞之词,丝毫不掩盖自己对李白的尊重与敬佩。

在如今的社会,李白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官场失意,生活不畅的书生。而是他的精神和品质,像一座黑暗中的灯塔,为每一个迷失方向的人找到自己的路。这首《临终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更像是李白为自己写的墓志铭,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概括了自己充满传奇又尽在不言中的人生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