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要勇于打破思维枷锁 想必大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读书的时候,如果老师跟你说某道题很难时 ,你自己在心底也会对这题产生“畏惧”之心。 认为既然老师说难了,那我做学生的更加做不出。但如果老师换种说法,说这道题很容易,那结果则相反。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潜念”,指的是人会把不成熟的第一印象作为自己的认知依据,然后莫名其妙地把自己限制在一个框框里。 关于“潜念”,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我们今天的文章的主角乔治·伯纳德·丹齐格! 乔治·伯纳德·丹齐格 我们的主人公,他有两个特点,1是爱睡觉,2是怕老师,而恰恰就是这两个特点,让他完成了两件大事! 懒觉造成大成就 当时丹齐格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在读博士生,由于挑灯夜战攻克高数题,第二天早晨一不小心就起晚了。 醒来后,他开始在被窝里纠结,究竟是去上耶日·内曼(Jerzy Neyman)老师的课呢,还是睡觉呢? 耶日·内曼 出于对老师发怒的恐惧,最终理性打败了感性,他选择还是去上课吧。 由于他纠结了几个小时,快到中午的时候他才到教室,此时早已人去楼空,只是黑板上写着几道看起来很难的数学题。 他想,莫非…这就是耶日·内曼老师特意给他留着的作业? 他赶紧抄了下来,收拾书包回家提笔开战。终于在几天后,学生把这两道题给解出来了。 回家后,他仔细斟酌了题目,发现这题目也太难了,不愧是老师对迟到学生的惩罚! 他心想,完了,这题要是做不出,给老师留下坏印象。估计毕业都难了,这题无论如何都得搞定! 几天后,他终于满眼血丝的解出了这两道题。 交作业的当天,丹齐格给内曼道歉,说因为这次的作业好像比平时难一点点点点,所以他花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把作业写完。 就在他岁月静好了几天后。内曼老师来到了他家,并大声喊道:“你知道你干了什么吗?” 丹齐格心想,这做错个题目而已,怎么老师这么“凶”。 “你小子把我们领域中最难的两个命题解出来了!” 后来他才明白,原来自己写的那两个“回家作业”,是统计学上的2个著名的问题,老师写在黑板上只是为了告诉大家这两个问题很难而已,根本没想到有人能解决它们。
因为迟到获得的第二个惊喜 一年后,丹齐格要准备博士论文了,正当他发愁该咋写的时候。 内曼老师告诉他:”你只要把上次做的那几道题装订起来交给我就好啦,我完全接受这样的博士论文“。 丹齐格觉得这未免也太容易了吧,算了,我延毕参军报效祖国好了,于是他就去了美国空军的统计部门工作。 直到1946年,丹齐格才回到伯克利拿到博士学位。 1950年左右的时候,丹齐格收到了匈牙利数学家阿夫拉姆·沃尔德(Abraham Wald)的一份来信。 信里写道他马上要发表在《数理统计年鉴》(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上的一篇论文。 但有人告诉他,说他的这篇论文的主要结果和丹齐格的第二个“回家作业”是一样的。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丹齐格当然懂了,就说:“那你在论文里加上我的名字,我们一起发表呗'。 于是沃尔德赶在论文发表前,在校对样本上写上了丹齐格的名字。 就这样,丹齐格不但攻克了统计学上的两大难题,还顺道把博士论文给搞定了,外加发了两篇论文。 直到现在,投资行业、钢铁行业等众多需要规划的行业还在使用丹齐格创造的方法。美国联邦能源局还在用他的方法来探索能源政策的替代性方案。 我虽然数学挂科,但是我仍旧是数学王 别看丹齐格取得的成就很高,但是他曾数学挂科王。
从这段话我们看一看到一个重点,数学家的儿子!没错, 丹齐格的爸爸托比亚斯·丹齐格(Tobias Dantzig)也是个数学家,师从法国数学家庞加莱。 他的妈妈 Anja Ourisson 也曾在法国索邦大学学习数学,后来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拿下了法语硕士学位。 庞加莱 俗话说得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除了基因,还多亏他老爸的鞭策教育。
同时,他也属于越挫越勇的人,越学不好,就越要学好。
精神领袖代言人 因为做出了世纪难题,他的故事也被一遍遍的传播,到后来直接让他成为突破思维定势的正能量代言人。 但被代言这件事,他还是从别人那听来的。 一天早上,已经成为斯坦福大学运筹学教授的丹齐格在散步,斯坦福大学的数学家高德纳(Don Knuth)从对面骑车过来跟他打招呼。 高德纳 这个高纳德也是一个大佬,是数学和计算机领域的大牛。1974年他还获得了计算机领域的最高荣誉——图灵奖。
比尔·盖茨 高德纳对丹齐格说,“嗨乔治,我最近在印第安纳州那里的教堂里听到神父夸你来着。你知道你对美国中部的基督徒有多大的影响力吗?” 丹齐格有点懵圈。啥意思啊,怎么我就成了基督徒的精神偶像了咧? 原来一位叫 the Reverend Schuler 的牧师曾与丹齐格在同一架飞机上,俩人畅聊后,牧师对丹齐格一不小心解决了统计学难题的故事大受震动,于是把丹齐格的故事写成了书。 现在来看,如果当时丹齐格也被“世界难题”这个“潜念”给束缚了,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做到,他可能还做不到现在这种成就。 所以人生最可怕的认知状态莫过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勇于打破思维枷锁,告诉自己,我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