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生命只剩一天,你会选择在这一天里做些什么 5.12十周年纪念刚刚过去,收到友邻提醒话题“如果生命只剩一天,你会选择在这一天里做些什么?”明天和意外,究竟谁先到来?虽然生命的话题太过沉重,可我确实想过“假如三天光明”,思考过死亡,思考过生命的价值,思考过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那时曾想, 若是生命的终点我必会去做不敢做的事, 去见想见的人, 去说想说的话, 去爱深爱的人, 这应该是我对生命考卷的答复 面对未来,我的信心就跟弹跳球似的,随着触面的坚硬程度而变换着反弹力度,忽高忽低忽强忽弱,仿佛一丝曙光后就是头顶艳阳,一片乌云后就是满城风雨。我知道是我承受力还不够强大,但我知道我正在变得强大,此情不关风与月,明日可是艳阳天? 对于明天,到底该用什么态度面对?相比“兼济天下”,大多人们只能做到“独善其身”,更多的人连“独善其身”也做不到。我们对自己有要求,容易对别人也有要求,否则怎会有孔子的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我想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尊重别人的选择,坚定自己的选择,这就是态度之一。 我们奔波、付出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重复辛劳与繁重,在琐碎中消耗,有多少人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该这样浪费?此刻所做的是埋没人才,觉得自己可上九天揽月,却发现日子不过是重复粘贴,偶尔漏了也不过是撤销又重复。就像一张白纸,画着寥寥的简笔画,几笔勾勒后尽见轮廓,却无色彩。 那该用什么态度来生活?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氛围,望尘莫及张家四姐妹的书香门第之风,也不至于乡野深山的落后愚昧,成年后建立了自己的三观框架,毕业后我才慢慢意识到自己对于生活的追求。随着渐长开始思考和期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伴侣是什么样的人,营造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包括能够给予下一代什么?虽然有些为时尚早,可那是最真挚的期许。 如今能做到的生活态度是什么?我所能做到的愿以热烈的心去拥抱,而行动则是学会更好的表达。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正因为曾经缺少才应该以后补足。“恶语伤人六月寒”早已深有体会又时常犯错,深以为耻。 尤其在我发现对于在乎的人,其实未必一定要甜言蜜语,只要如实陈述内心就足够感动。在发现自己似乎有所擅长,总怕时光不够常想烈火燃尽,只要是我在乎的人,都想给予对方开心、快乐。就如总忧虑与父母相伴甚少,以前不够以后更少,而能力有限的我,好像只能尽量让他们在心情上保持愉悦了,所幸觉得自己尚且能做到些。可“色难”依旧很难。 曾经的态度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很多观念已经轰然倒塌,重新旧房改造了。就像那时我以为的善解人意就是听对方话,什么都要表示理解,否则就是自己无理取闹不够成熟,其实不过是你不愿相信对方不够爱你的委曲求全。 曾常觉得自己与同龄人有代沟,曾懊恼不已,害怕特立独行,渴望别无二致,获得泯泯大众的安全感。后来知道成长经历环境不同造就每个人都不同,真有代沟,那又怎样?只要自己喜欢,在乎的人喜欢,其他人与我何干?对于朋友,也不强求谁的理解,志同道合即可。不知此刻的态度是不是有些立意不高,可心态如此,至于以后,就让以后去改变吧。 年龄的增长就像标尺,衡量着许多我的人生准则。而在即将来临的前期,也深刻而明显的感受到自己加速度的变化,脚步也越来越沉稳,有感欣喜如此的微妙,也相信会越来越多。 如果只剩最后一天,我想我是在品味一生。相信想做的事想见的人想说的话深爱的人,我应该都做过了。虽然小情绪小心事在生命的面前太不值一提,可每一天的不值一提却是你生命的写照,又怎能说不重要呢?就像今天做了些抉择,想了些事情,心情也很沉,倒是契合了这个话题,仅当作记录给今天的自己。 |
|
来自: 昵称53741518 > 《感悟/人生19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