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庆市社区教育工作会现场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4月12日15时28分讯(记者 姚辉省)4月11日下午,2019重庆市社区教育工作会在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拉开帷幕,会议强调,到2020年,开展社区教育的区县实现全覆盖,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市教委职成处处长文厚润,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校长李国、重庆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区县教委职成教科负责人,各区县社区学院、电大分校、工作站主要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市教委职成教处副处长周萍主持。 颁奖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2018年完成了哪些“大事情” 新增3个市级示范区、社区教育重大课题立项、覆盖面越来越广 据了解,2018年,全市社区教育工作围绕基础能力建设、优化资源供给、丰富内容和形式、强化重点人群服务能力提升、推进内涵发展、强化保障措施、注重成果宣传等七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 其中,九龙坡区、巴南区还把社区教育工作纳入了对街道、乡镇年度目标考核,推进成效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新增市级示范区3个,尤其是奉节县,在面临国家级贫困县摘帽的政治任务的同时,在奉节县政府分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成功创建市级示范区。奉节社区学院两名干部(包括校长)还具体承担了扶贫任务。 同时,全市各区县加大终身学习品牌和百姓学习之星的培育力度,树立了一批新的典型。特色课程、在线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公共资源整合稳步推进。 九龙坡区、江津区通过整合辖区内博物馆、企业基地、文物保护单位,挂牌社区教育体验基地。奉节县整合辖区小学挂牌成立社区学校,为市民终身学习提供了场地资源。 一年一度的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影响力逐步扩大,覆盖面越来越广,社区教育逐渐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助力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老年人群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 此外,市民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逐年提高。专兼职队伍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通过专项督查,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华龙网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宣传,进一步营造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 总的来看,2018年的工作成效是显著的。有4个区县申报示范区创建工作,3个区县通过了验收,市级以上示范区、实验区达到了18个。首次设立社区教育重大课题并批准立项,标志着我市社区教育工作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 渝中区社区学院院长张静,沙坪坝区社区学院副院长阮刚,九龙坡区社区学院院长刘生亮,巴南区社区学院院长何远疆,北碚区社区学院院长朱褔荣等从政策保障、课程开发、品牌活动开展、队伍培训、资源整合、青少年素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主题发言。 2019重庆市社区教育工作会现场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供图 华龙网发 2019年又有哪些“小目标” 推动《重庆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立法进程、建全市专兼职教师师资库、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据了解,2019年,在市教委的领导下,重庆市社区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将从以下八个方面推进社区教育工作。 一是持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着重加强社区学院能力建设,提高社区学院课程开发、业务指导、理论研究等能力。建设一批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社区学习中心的示范基地。加快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开展社区教育与社区治理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方法的创新实践,形成一批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 二是加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加强区域内博物馆、展览馆、陈列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具有教育功能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培训机构的整合,进一步扩大资源供给和学习点的覆盖面。开展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本编写及微视频课程资源建设,形成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成果。 三是丰富内容与形式。加强学习品牌建设,除了要办好 2019 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开展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和学习型团队的评选与表彰等常规工作,今年还要着重组织开展“学习行千里,人文致广大”全民终身学习活动,鼓励各区县挖掘巴渝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和重庆地标文化,通过讲故事、办讲座、游学参观等形式,提高市民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和人文素养,打造重庆最有影响力的终身学习活动品牌。 同时,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雅艺术进社区。利用寒暑假开展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在组织开展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在文化广场、社区广场等地开展才艺展示、文体活动、成果展示等活动。宣传终身学习理念,丰富终身学习载体,培育学习文化,营造学习氛围,建立一大批学习型团队,逐步推进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区建设。 四是提高服务重点人群的能力。大力开展符合老年人群的教育培训活动;围绕精准扶贫和美丽乡村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 五是提升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加强理论研究,鼓励社区教育相关机构与高校联合开展有推广和应用价值的重大课题研究与实践,推动全市社区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转换。加强队伍建设。举办全市社区教育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和社区学校管理能力提升培训,各区县社区学院积极开展社区教育人才队伍培训,建立全市社区教育专兼职教师师资库。 六是完善保障措施。继续推动《重庆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立法进程。强化经费保障,倡导区域内单位和社会培训机构举办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区培训活动。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开展全国和重庆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和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镇的复查工作。 七是营造终身学习氛围。充分利用媒体等资源,广泛宣传社区教育的成果,提高社区教育知晓率、认同度和参与度,提高市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营造好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收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社区的典型案例,编印成册。 八是推进网络体系标准化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将制定并下发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学习中心的建设管理标准,推进网络体系标准化建设。 市教委职成处处长文厚润表示,全市社区教育要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社区教育的深刻内涵;扎实工作,着力推进新时代社区教育创新发展;加强统筹,不断提高新时代社区教育发展水平。 文厚润表示,下一步要深化内涵建设,促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发一批具有本土特色、适应重庆市民终身学习需求的课程资源,特别是要加大重庆市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资源开发力度,推进非遗项目进社区。加强理论研究。全市社区教育机构要主动联合高校专家学者开展社区教育理论研究,解决社区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政策保障、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加强队伍专业能力建设。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开展社区教育管理干部、教师和志愿者培训,促进队伍专业化、专职化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