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9月22日今晚报《日知录》“最后通牒实验”

 我执斋 2019-04-12
张 希
丁学明刻
  经济学界著名的“最后通牒实验”,自德国经济学家古斯等人于1982年首次进行实验至今,各国经济学家又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很多有趣的结论。其实,这个实验远没有“最后通牒”这个名字这么危言耸听。简单地说,这只是在两个实验者间进行的一个“分钱实验”。

  按照实验要求,实验方提供一定数额的钱币,A、B两名实验者为一组,由A负责提出货币分配方案,如果B接受A的分配方案,两人则依照方案分钱。若B不同意A的分配方案,则两个人一分钱也得不到。在该实验中,A看似有分配权,但实际却被B牢牢牵制,如果A的分配方案不能得到B的同意,所谓的分配权力其实毫无意义。很明显,A可选择的分配方案无外乎三种:一是给自己的多,留给B的少,显然这个方案B不一定能接受;二是给自己的少,留给B的多,但A很难做出这样的分配;三是二人均分,其实对于凭空飞来的“横财”,两人均分最为理性和可行——但事实又怎样呢?经济学家们在世界各地,对几十组甚至上百组人员做过这个实验。结果,能接受均分的组数,最多只占整体组数的51%。可见上述最为理性的假设,并非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以一个旁观者来看,对于A、B两人来说,这钱无论多少都是白给的,哪怕得到一分钱,也是自己财富的增长,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这就是所谓的“理性人”假设。但很多实验者的着眼点,不是自己财富的绝对增长,而是较之对方所得财富的多少。其中一次在印度尼西亚进行的实验中,实验者B能分得全部金额的十分之三——要知道当时那部分钱,已相当于他三个月的收入——但即便如此,那个印尼人仍无法接受这种明显不公,主动拒绝了这笔钱。

  对于“最后通牒实验”究竟能得出何种结论,人们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它考量了人性,也有人认为该实验过于简单,并不具备考量人性的能力。

  其实,该实验还是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许多次的实验结果都表明:自己获得20%收益以下的方案,100%的B方拒绝了;自己获得40%收益以下的方案,40%的B方拒绝了。而B方基本都能接受自己获得40%收益以上的分配方案——这样使得双方都获得相对公平的收益。这说明公平原则超越绝对利益,主导个人选择,同时说明利他行为(A主动使B获得较大收益),可以使双方共赢。

  (本栏长期征集“日知录”三字篆刻,投稿邮箱:rizhilu999@163.com)

张 希
丁学明刻
  经济学界著名的“最后通牒实验”,自德国经济学家古斯等人于1982年首次进行实验至今,各国经济学家又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很多有趣的结论。其实,这个实验远没有“最后通牒”这个名字这么危言耸听。简单地说,这只是在两个实验者间进行的一个“分钱实验”。

  按照实验要求,实验方提供一定数额的钱币,A、B两名实验者为一组,由A负责提出货币分配方案,如果B接受A的分配方案,两人则依照方案分钱。若B不同意A的分配方案,则两个人一分钱也得不到。在该实验中,A看似有分配权,但实际却被B牢牢牵制,如果A的分配方案不能得到B的同意,所谓的分配权力其实毫无意义。很明显,A可选择的分配方案无外乎三种:一是给自己的多,留给B的少,显然这个方案B不一定能接受;二是给自己的少,留给B的多,但A很难做出这样的分配;三是二人均分,其实对于凭空飞来的“横财”,两人均分最为理性和可行——但事实又怎样呢?经济学家们在世界各地,对几十组甚至上百组人员做过这个实验。结果,能接受均分的组数,最多只占整体组数的51%。可见上述最为理性的假设,并非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

  以一个旁观者来看,对于A、B两人来说,这钱无论多少都是白给的,哪怕得到一分钱,也是自己财富的增长,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这就是所谓的“理性人”假设。但很多实验者的着眼点,不是自己财富的绝对增长,而是较之对方所得财富的多少。其中一次在印度尼西亚进行的实验中,实验者B能分得全部金额的十分之三——要知道当时那部分钱,已相当于他三个月的收入——但即便如此,那个印尼人仍无法接受这种明显不公,主动拒绝了这笔钱。

  对于“最后通牒实验”究竟能得出何种结论,人们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它考量了人性,也有人认为该实验过于简单,并不具备考量人性的能力。

  其实,该实验还是得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结论。许多次的实验结果都表明:自己获得20%收益以下的方案,100%的B方拒绝了;自己获得40%收益以下的方案,40%的B方拒绝了。而B方基本都能接受自己获得40%收益以上的分配方案——这样使得双方都获得相对公平的收益。这说明公平原则超越绝对利益,主导个人选择,同时说明利他行为(A主动使B获得较大收益),可以使双方共赢。

  (本栏长期征集“日知录”三字篆刻,投稿邮箱:rizhilu999@163.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