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一个“敏感”的季节~ 有人鼻涕不断,喷嚏连天;有人浑身瘙痒,皮肤红成一片;还有人“乱花渐欲迷人眼”,反复眼红,泪流不断…… 亲,你过敏了!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删!) 过敏,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应激反应,可以发生在人体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症状。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发布报告指出,全世界有30%~40%的人被过敏问题困扰。 4种过敏,请收好这份“用药指南” 1.眼睛:过敏性结膜炎
身体警报:眼睛发痒、反复眼红、结膜水肿等。 专家支招:如果症状较轻,急性期可给予冰敷,以降低眼睛局部温度,有利于减缓过敏细胞活性;如果症状严重,一定要及时就医。 用药指南:常用色甘酸钠滴眼液、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等,此类药物通常30~45分钟开始起效。如果眼睛充血,则需要联用收缩血管的药物,如普拉洛芬。 2.鼻子:过敏性鼻炎
身体警报: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和鼻堵塞等。 专家支招: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症状类似,但是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对于较轻的感冒,即使我们不用药物治疗,经过5~7天,也会自行痊愈。但是鼻炎千万不能“扛”! 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且长时间不愈,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是不是过敏性鼻炎。 用药指南:治疗过敏性鼻炎,一般会根据病情选择抗组胺口服药、局部鼻腔喷雾剂或抗白三烯药物(如孟鲁司特纳)。 其中,鼻腔喷雾剂包括盐酸左卡巴斯汀、盐酸羟甲唑啉、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氮卓斯汀喷鼻剂等。 对花粉过敏者可提前使用色甘酸钠滴鼻液来预防。 需注意的是,鼻腔喷雾剂功效不同,应听从医嘱或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 3.呼吸道:过敏性哮喘、咳嗽 春天杨絮、柳絮满天飞,很多人会出现哮喘、咳嗽等症状, 身体警报:胸闷、喘息、呼吸困难、干咳等。 专家支招:在春季,原有哮喘病史的患者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出现哮喘症状要及时治疗。无哮喘病史的人,如果出现喉咙干痒、干咳(无痰)、打喷嚏,却不发烧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用药指南:治疗哮喘的一线药物为氟替卡松/沙美特罗等吸入性药物,还可配合使用一些白三烯受体抗结剂,如孟鲁司特钠等。 哮喘急性发作期可用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药物及时缓解。 4.皮肤: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 春天一到,皮肤病高发。皮炎、湿疹、荨麻疹等让人防不胜防,不仅影响外貌,还会带来瘙痒、疼痛、肿胀感,让人非常不舒服,且容易复发。 身体警报:皮肤刺痛、粗糙,出现瘙痒、肿胀、脱皮、小红点、疙瘩等症状。 专家支招:有过敏史的人一定要远离绒絮、花粉等过敏原。 初发皮肤过敏时一般瘙痒难耐,此时可用冷水敷患处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情发展。 此外,在皮肤过敏期间,要停用一切化妆品,包括化妆水、乳液、面膜以及各类彩妆。洁面时不要用洗面奶,只能用冷水清洁面部。如果还是皮肤发红,就用纯净水(蒸馏水)来清洁面部;在过敏期间要注意防晒,出门尽量打伞,因为紫外线的照射会加重过敏症状。如果症状严重,请立即到专业医院就诊。 用药指南:目前针对皮肤过敏的药物主要有三类:(1)以止痒为目的的抗组胺药物,有口服、外用等不同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2)有抗炎作用的皮质激素类药物;(3)还有很多大医院会有院内研制的非皮质激素类抗炎外用药膏,价廉,效果好,副作用会更小。 用药注意事项 1.不可自行用药 未经医生诊断,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过敏药。药物用不对不仅延误病情,还可能对身体有害。此外,一些药物虽然有效,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副作用而危害健康。 2.注意服药时间 对于白天出现过敏症状的患者,宜晨间服药;症状出现于晩间者,则在临睡前服用。部分抗过敏药容易引起嗜睡、头昏、头痛、反应迟钝等现象,因此最好在临睡前服用。 3.连续服用药物不要超过1个月 服用抗过敏药物,不要长期使用1种,超过1个月就需要换用其他类型的抗过敏药物。或者采用必要时用药的方法,来代替常规的定时服药。 4.不能擅改药物剂量 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不可擅自增加或减少药物剂量,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5.随身携带抗过敏药 易过敏人群在过敏高发季,应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一旦岀现过敏的一些先兆,比如打喷嚏、眼睛发痒、流鼻涕等,就要马上服用。这样,能够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注意:所有药物请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当你打着喷嚏、红着眼角漫步在春天的花海里备受折磨时,磨难并未过去,新一波的过敏原正向你走来——杨柳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