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师非常苦恼,学生不听话,纪律不好管。尤其是中职生,更是棘手。 不过,运用有效的纪律管理策略,不仅可以防止课堂里出现的各种小麻烦逐渐恶化成大的纪律问题,还可以成功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往往都不愿意做他人迫使我们做的事情。 ·我们都喜欢贬低、质疑权威。 ·每个人有着不同的需求、需要和价值观,以及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儿童在长大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需要经历心理断奶。 ·明确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告诉你的学生你想要什么。 ·当你得到了你想要的,对之表示认可(不是表扬)。 ·如果不是这样,要迅速采取合适的行动。 1.要有一个好的开始 在教师接手一个班的开始一段时间,学生为了给教师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通常会表现得比较规矩,这是师生之间的“蜜月期”。但好景不会太长,很快就会进人学生的“试探期”,学生想探明教师的底细,即教师对他们的容忍度。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及时给全班学生定下基本的课堂规矩。 2.掌握学校政策 在教师第一次接触学生之前,应该熟悉学校有关学生行为规则和纪律处理程序的规定。教师应该明确地知道,在纪律问题上,学校对教师和学生各有什么要求。 3.建章立制 尽早为学生制定一套指导他们课堂行为的规则。和学生讨论这些规则背后的道理,确保他们对之有真正的理解,并认识到每条规则的必要性。规则不能太长,通常涉及集中注意力、尊重他人、保持安静、带齐学习用具、完成家庭作业等。 4.为教学作好充分准备 前两周一定要为教学作好充分准备。一开始就要让学生感到,这位教师是很有底气和章法的,且对他们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5.学会叫学生的名字 尽快学会叫学生的名字,这会拉近教师跟学生的距离,同时也更有利于维持课堂秩序。比如,点名叫学生不说话,就比泛泛地叫大家安静下来更管用。 6.说一不二 一个教师说一不二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安全感和确定感的环境,同时也不妨碍他跟学生友好相处。很多教师的经验是,先紧后松容易,先松后紧难。 7.其他原则 · 避免朝令夕改,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保证规则的前后一致性和稳定性。 · 让家长成为你的同盟,经常跟家长电话沟通,用“关心”这个字眼。当你向家长传递你的关心时,要尽力做到客观、具体,最好就事论事,避免上纲上线。 · 将一节课划分成两三个活动时段,确保活动之间过渡流畅。 · 上课、下课不拖沓。 · 始终让所有学生都有事可做。例如,当某个学生在作陈述时,让其他学生准备对之进行评价。 · 对于个别学生的纪律问题,要不动声色、单独地与之进行沟通。千万不要在有其他学生在场的教室里进行有关纪律的对话。 · 尽量使自己做到全面地看问题,保持自己的幽默感。 · 任何时候都要以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最小的方式来处理学生的纪律问题。 · 当教师需要阻止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倾向于采取“设限行为”,当设限行为不起作用,或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故意的且持久时,才诉诸惩罚。 · 需要帮助时,别忘了求助。 · 为了教学,你必须控制好课堂。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要成为一名独裁者。 · 为了获得学生的尊重,首先你要尊重他们。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能够在课堂上接受不良行为和言论,也不意味着不可以让学生为自己的言行承担后果。 · 为了使课堂有纪律,就必须使违规行为受到惩罚。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实施严厉的惩罚。严厉的惩罚并没有多大帮助,除了培养仇恨。惩罚应该适合违规者。 · 为了成为教室里的权威人物,你需要给自己画一条不可逾越的边界。这是否意味着你不能成为你学生的朋友?不是的。这意味着如果师生间的友谊成为了教育的障碍,你就逾越了边界。比方说,如果你跟部分学生的友谊被其他一些学生视为偏爱、偏袒,那就会影响你跟学生的关系。 · 一名教师不可能任何时候都能做到公正,但应该努力公正地实施规则。 · 不要威胁学生。一个充满积极氛围的课堂,要比一个充满消极情绪的课堂更有活力。 · 如果你在气头上维持纪律,你的判断会出现失误。学会在问题面前保持冷静。这对你来说是一个更健康的方式,而你的学生会学习你的问题解决方式。不要把学生的话当真,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可能咋天恨你,明天就爱你。这是他们这个年龄的标志,而不是对教师的全部评价。 · 处理问题时,要给学生选择的机会。比如,你可以对课堂上违规的学生说:1.你可以离开教室,到……去;2.你可以留在原位,但必须改正;3.你可以留在教室里,但把你的桌椅挪到别的位置上,保证不会再出这么多的问题。当你给学生选择的机会时,他们就获得了一种权利,一种作出明智选择,继续上课的权利。 · 如果有学生的身心健康面临危险,就必须把冒犯者清除出教室——没有别的选择。 · 照搬其他教师的纪律管理风格很可能不管用。纪律管理和教学一样,需要个性化。对你最适合的,就是你应该做的。 如果您有纪律管理方面的问题或经验,欢迎在下面留言交流。 扫描下载 职教资讯App 职校教师的学习平台, 软件目前正在测试阶段, 欢迎下载免费使用, 多提宝贵意见, 目前仅限安卓系统, 苹果系统正在完善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