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期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富民强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柑橘产业发展,在政策、资金、物资、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和皮渣高值化利用”,带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尤其是去年以来,忠县果业局按照县委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两中心两基地”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做大做强水果产业特别是柑橘产业这个目标,突出特色,注重效益,打造亮点,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纵深推进柑橘产业迅猛发展。 提升基地果园质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改善果园基地基础设施是促进水果产业增收增效的重要举措。 去年,忠县全面完成柑橘果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3万亩的建设任务,新修灌溉及喷药管网300千米、园区机耕道13公里、生产作业便道55公里、蓄水池2000立方米; 完成特色水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葡萄、桃子、李子等特色水果园635亩,新修建机耕道925米,作业便道1600米,蓄水池1500立方米,管网1500米,沟渠4500米; 利用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项目1250万元,在永丰、拔山、新立等地开展老果园改造及支持“鲜果集”橙汁公司建立加工原料基地果园; 整合产业发展资金和亚行贷款项目,启动新建标准果园2500亩,完成选址、业主、项目资金、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 整合国土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5000万元,在双桂、新立、拔山、马灌“田园综合体”规划的范围,启动柑橘果园规划等前期工作。 投入1000万元财政资金在2万亩的柑橘基地果园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依托希望集团50万头生猪项目,推进“猪-沼-果”种养结合循环农业; 在新立、拔山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推广果园生草栽培、绿肥还田生态栽培模式,推广杀虫灯、捕食螨、粘虫板等病虫害绿色防控和果园清洁生产技术,建设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示范基地1万亩,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 实施全县柑橘疫病防控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有效遏制了柑橘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 出台了忠县果业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柑橘种子、苗木和接穗等繁殖材料调运工作的函》,进一步规范和明确了柑橘繁殖材料的调运程序; 配合县农委植保站对全县35万亩柑橘果园进行了拉网式柑橘疫情普查,配合县相关部门对柑橘种植乡镇的柑橘疫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两次督查; 加大柑橘植物检疫执法力度,杜绝疫区带病果品、苗木、穗条和繁殖材料等进入,严厉查处和打击乱引乱调等违法行为,确保全县大食蝇疫病发生面积只减不增; 基本形成了县、镇(乡)、村三级防控体系,确保柑橘产业发展安全。 在全县18个柑橘基地乡镇建立了协保员制度,协助保险公司开展柑橘保险业务,完成柑橘种植保险20万亩,基本实现了全县柑橘基地规模果园实行应保尽保,增强了柑橘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加快科技园区建设 推动重点项目进程 据了解,重庆忠县(柑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科技支撑示范工程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通过项目实施,搭建了“一站三院六园”的科技示范推广体系,研究集成了优质丰产适用技术体系,建成近万亩柑橘优质高效栽培和现代高新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带动了忠县柑橘产业技术进步和效益提升; 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新技术和装备应用能力的新型农民,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与标准,其中国家软件著作权4项,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共12项,企业技术规程15项,开发了橙上甙、果胶、柑橘皮渣生物有机肥等新产品。 柑橘产业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并已完成了立项、可研、选址、地勘、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房屋拆迁,进入施工设计,并已正式开工建设。 栽植新品种组合48个,共计364株,为全县柑橘品种储备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品种固形物含量定期监测,初步掌握了柑橘品种固形物含量变化趋势规律,为果农掌握柑橘最佳采摘期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忠橙柑橘”和“忠州橙汁”品牌打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按照科技部要求定期开展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监测,及时报送相关监测数据和报表。 据介绍,忠县去年实施7个重大项目、1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3.6亿元,全年完成投资3.754亿元,占104%。 柑橘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540万元,已在忠县注册重庆田联柑橘网络科技公司; 完成了柑橘线上交易、金融及保险服务平台开发并启动线上交易试运行功能测试,启动了忠县、重庆、北京3个旗舰店和12家线下运营中心及6家合作核心企业的建设,举办了柑橘网产品发布会,建成柑橘交易中心展示大厅,完成柑橘线上交易用户培训,力争实现线上交易额2亿元,金融贷款4000万元,农户宝理财金额1000万元。 忠县35万吨柑橘加工项目,全面完成了10万吨榨汁生产线安装调试和试生产加工鲜果1500吨,开工建设鲜果接收料仓、保鲜大罐、灌装车间、灌装生产线、冷库、参观通道等主体工程。 派森百橙汁有限公司技改扩能项目,完成了4个冷藏大罐的订购和场坪,扩大产能3000吨。 柑橘科普旅游基地建设项目、中国柑橘城核心区规划已通过县规委会评审,中国柑橘时空馆、柑橘科技博览馆、文化长廊方案设计已完成,已建成四季采果园。 柑橘采后商品化处理项目已在乌杨工业园区落地,占地33亩,产能5万吨,全面建成了鲜果处理加工厂主体工程及订购鲜果处理生产线及设备。 柑橘高标准示范园建设项目,已配套完成了2500亩示范基地果园的道路、灌溉管网、土地整形改良等基础设施,推广绿色栽培先进技术。 柑橘果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了25000亩果园灌溉及喷药管网、园区机耕道、生产作业便道等基础设施改造。 打造忠县柑橘品牌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忠县柑橘成功创建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忠县围绕“建立机制、统一形象、开拓渠道、网络营销、活动落地、广告宣传”六大主线,打造“忠橙”“忠州橙汁”两大区域公用品牌。 授权20个企业,培育10个企业品牌,创建2万亩示范基地;通过统一包装、统一果贴标、统一宣传物料等,统一品牌形象,形成价值合力。 通过布局重庆直营店渠道,开拓北京、上海、香港营销渠道,开拓线下渠道;开设“忠橙”电商官方旗舰店,培育电商经销店,带动10家生鲜电商专业平台,开拓线上渠道。开设“忠橙”官方网站,打造“忠橙”营销窗口;开设“忠橙”微信、微博自媒体平台。 据了解,忠县还举办了“忠橙献礼 甜蜜相伴”情人节网络专题等活动,举办“忠橙”品牌发布暨产销对接会、第二届“忠橙骄傲柑橘评选大赛”暨采摘文化节、“忠橙”重庆商圈春节主题活动、“花果同树 忠橙有约”大型网络直播活动,吸引消费者深度关注品牌。 通过布局机场广告、重庆主城商圈广告、交通广告、社区广告、产地氛围广告,品牌信息覆盖2000万人。 开展2015年忠县特色效益农业7个科技项目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督促项目承担单位如期推进项目实施。完成中柑所承担的2014年柑橘皮渣有机肥试验示范项目结题验收工作。 策划晚熟柑橘高品质栽培技术试验示范等科研项目8个,其中,“忠县柑橘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从县校合作200万元捐赠经费中立项30万元技术支撑忠县柑橘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编制农业农村部“部级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园创建项目”申报方案。 组建市级柑橘专家3人、县级5人的柑橘科技特派员团队,拟重点对困扰全县杂柑黄化问题的解决进行试验示范,着力解决柑橘产业高接换种杂柑规模化黄化问题。 承办完成县五次全委会会前“柑橘产业制高点打造”课题调研任务。牵头承办县科协与县果业局联合承办的“柑橘产业绿色发展经验交流暨2017年重庆市柑橘学会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代表忠县做了“几个高换品种在忠县的表现”的主题演讲。 协助相关科室承办的“中国橘城·三峡橘乡·网联天下”柑橘网产品发布会工作,完成县委分管领导会上“中国橘城·三峡橘乡·网联天下——重庆市忠县柑橘产业发展情况”的主题演讲PPT汇报材料起草。 招商洽谈四川陶然公司“忠县柑橘杂交育种园”建设项目,引进科技型企业,着力推进柑橘国际协同创新中心科技工作。 “为了切实提高柑橘品质,强化柑橘产业精细化管理是重要的一环。”据忠县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果园基地认真落实了集成柑橘无病毒容器育苗、研发集成甜橙高效生产、研发NFC橙汁生产、自主研发标准化果园建设、集成水肥一体化滴灌、引进应用柑橘叶片营养诊断、自主研发柑橘皮渣高值化提取利用及低碳无害化处理、集成“互联网+”在柑橘产业应用等技术。 制订地方标准1个、企业技术标准22个,取得授权专利35个(发明专利13个);开发了派森百NFC橙汁、新橙元NFC橙汁、100%鲜榨橙汁、橙皮丁、橙皮甙、橙蓉、香橙精油、果胶、子实、皮渣生物有机肥、“忠橙”牌优质鲜果等系列产品。 “柑橘”是忠县的一张名片,是特色支柱产业之一,是地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有力保障,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 眼下,忠县正通过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特色品牌、延长产业链、加强目标考核等举措进一步加快柑橘产业发展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