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之中,写情人之间的离别,莫过于秦观的《鹊桥仙》了。作为婉约派的一代宗师,秦少游写这样的词,可以说独树一帜。“两情若是久长时,尤其在朝朝暮暮”,表达了秦观的积极乐观的爱情观,后世传诵不绝。 而宋朝有很多词作,由于词人的知名度不高,并不为人所熟知。今天,介绍一首布衣词人的词,也是描写情人分别的,十分凄美。 《一剪梅》 宋 刘仙伦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樽。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刘仙伦是宋末词人,号招山,后人称之为刘招山。刘仙伦一辈子没当过官,是一位地道的布衣词人。一般的布衣,很多诗词写得比较通俗,往往在意境差强人意。但刘仙伦的词作,意境悠长,清新脱俗,有一种忧郁之美。 唱到阳关第四声,阳关,就是古琴曲《阳关三叠》,如王维的《渭城曲》就是用这个曲子弹唱的,第四声就好比轻叹一声:走吧。这里表示到了分别的时刻。香带轻分,罗带轻分,香带罗带,表示男女,把衣带解开,拿出信物,作为纪念。当时,正值杏花时节,细雨纷纷。两人分别的地方,在山水环绕的一座孤村中。 这忧伤的曲调,凄冷的杏花雨,孤独的村庄,营造了低迷的气氛,哪里还有心情喝酒送别呢?春天的衣服上,沾满了女孩的香味,也留下了一片泪痕。这样的离别,两个人都黯然神伤。但是没有办法。最销魂的是,黄昏下,一个在远行的马背上,一个在孤村的阁楼中。 这首词写得很伤感,但又不是那么悲悲切切。时间地点人物,交代地十分清楚。全词意境柔美,感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马上黄昏,楼上黄昏”,十分出类拔萃的一句,勾勒了一幅绝美的画面。同在黄昏下,但却人各一方,有孤独,有思念,有旅途,有无奈,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