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心!谁拆除了这座中国最美的火车站...

 红翡綠翠 2019-04-12

它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

它曾是清华与同济建筑教科书上的范例

它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

老舍在执教于齐鲁大学的四年半里

在作品多次提到这座火车站

它就是济南老火车站

又叫津浦铁路济南站

战后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手册

把它列为“远东第一站”

济南老火车站由德国建筑大师

赫尔曼·菲舍尔设计

始建于1908年

于19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这座造型别致的火车站刚一建成

便受到了国内外建筑家

和济南城市民们的广泛赞誉

成为远东地区最为著名的火车站

济南老火车站是一座典型的德式车站

有着德式建筑匀称协调的沉实风格

传递给旅行和回家的人们

一种笃实稳重的感觉

钟楼立面的螺旋排列的长窗

售票厅门楣上方的拱形大窗

屋顶瓦面下檐开出的

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天窗

既为建筑物增添了曲线美

又增加了室内的光亮度

即将建成时

建筑师菲舍尔拍下了这张全景图

建筑师按照使用功能组织空间

既让建筑主次分明

又让外形错落有致

洋式老车站既有玲珑剔透感

又有厚重坚实的恒久性

即便是同北京前门老火车站相比

济南老火车站在外观上也要更胜一筹

设计师在钟楼上

参照了古罗马的建筑式样

圆顶下的墙面装了四个圆形大钟

既增添了视觉观赏性

又为旅客提供了方便

从正面大门进去为候车大厅

平面方形,拱顶高约13米

上覆双坡瓦屋面

南北两墙上嵌以宽大的拱形高窗

镶彩色玻璃

在候车大厅之东

突出一个低矮的绿色球型穹顶

是当年的售票室所在

既华美又实用

处处显示着设计者的用心

老济南火车站的西部

是一排三层的辅助用房

阁楼山墙舒缓的曲形线条连绵起伏

与候车大厅的穹顶和拱窗互为呼应

从整体上散发出一种稳重而流畅的气息

由林徽因设计、梁思成审定的

吉林西站在1928年建成

几乎完全模仿了济南老火车站的设计

却远没有后者精致丰富

命运不同的是

吉林西站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济南老火车站这样一座美丽的建筑

却已经消逝于历史

拆除济南老火车站时

决策层与专家学者们展开了激烈争论

在握有决策权的当时市领导看来

老火车站

是殖民主义的象征

看到它就想起中国人民受欺压的历史

那高耸的绿顶子(钟楼顶)

就像希特勒军队的钢盔

必!须!得!拆!

同时期遭殃的不只是这座老火车站

而之后取而代之的

则是这样一个毫无特色的

却被他们认为

更能展示中国人民

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新火车站

建筑拆除时市民和很多学者

都觉得极其痛心和不舍

痛斥当局者“没有文化”

济南老火车站的历史意义

远远超过建筑本身

济南老火车站见证了清政府的灭亡

到民国的转变

到抗日战争的日本军管铁路

再到新政权建立以后的这段历史

它本是一段可以触摸的“立体的历史”

建筑的灵魂

最核心的因素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载体

1992年7月1日8时5分

济南老火车站的钟声永远停止了

由于建筑实在坚固

本计划一月拆完的火车站竟拆了半年

中国最美最有历史感的火车站

就这样永远的消失了

常有人满怀痛心的问

可不可以重建

他们不知道

这座堪称世界级的建筑艺术杰作

在拆除时

甚至连济南市市级保护文物都不是

除了钟楼上那口大钟

其他的所有

都被当做了建筑垃圾

早已不知踪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