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艾灸了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感受不到身体的明显变化,看不到希望,失去信心想放弃。 为什么艾灸效果没有别人的好?以下这些艾灸细节你都注意了吗? 艾灸不专心 最常见的现象:边玩手机边艾灸。 现在社会手机重症患者很多,生病了,艾灸时还放不下手机。然而在此时做别的事情,很容易纷扰气血,导致效果不好。 艾灸时应做到: 1、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不要吹风; 2、以最舒服,最放松的方式坐好或者躺好,不要随意走动; 3、心平气和,注意力专注于被灸穴位,体会气感 。 简而言之,施灸环境要静,心情要静。 辩证艾灸 中医向来讲究辨证施灸,体质不同,养生方法也各异。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是属于什么样的体质,比如说阴虚或阳虚等,然后再根据自身体质进行艾灸调理,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另外,艾灸方案也要适时调整,根据身体的变化和灸感做出穴位的调整,这样才能让灸效持续发挥。 艾灸时间你把握准了吗? 1.大量饮酒、大汗淋漓、发高热、精神情绪过于激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不建议艾灸。 身体状态不佳,各个脏器负担都会相对加重,而艾灸增强气血运行,因此不宜在此时艾灸。 2.尽管我们有提到过,在不影响睡眠的前提下,晚上可以适当艾灸,但最好还是争取白天艾灸。 白天人的身体由阳气主导,到了晚上就是阴气当家,所以如果在晚上艾灸,补充阳气,就有可能造成阴阳相冲。 艾灸心急,天天灸? 若长时间艾灸,每天艾灸,没有间歇,会导致体内阳气过盛,阳气过盛便是火,容易伤及经络和元气。 人体是一个阴阳平衡的整体,阴气与阳气维持协调才是我们想要的。 如果是急性病,炎症,可以一天可以灸1-2次,如果是慢性病,可以循序渐进,刚开始时每天灸,十天后可以隔日艾灸,如果是保健灸,可以隔三差五艾灸。艾灸需要自己体会,以自身适应为度。 灸量不够? 灸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还是得因人而异,重病重灸,小病小灸,养生则轻灸。灸量的选择可以身体能够承受的上限为标准。 所取穴位皮肉浅薄者宜以小灸量,皮肉厚实者宜以大灸量。 还因季节和地域而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夏季宜轻灸,才不会造成上火伤阴。北方风寒凛列,灸量宜大,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老年或体弱的人灸量宜小,而壮年者随年龄由小至大而递增灸量。 ![]() 艾灸不配穴 艾灸不配穴,等于关灯走夜路。 《针灸精义》中说:“不知穴之配合,犹如巅马乱跑,不但不能治病,且有使病机变生他种危险之状态。” 艾灸如果配穴恰当,取穴准确,效果也会提高,如配穴无章,效果也差。 ![]() 首先要掌握穴位的特性,与其他相关穴位的特性,按照一定的配方原则相互配合,使之达到较高的效果。 此外一般我们每次艾灸都是艾灸3-5个穴位,若是方案中有很多穴位,可循环使用,每次取穴最好是要兼顾上下身,以平衡阴阳。 ![]() 艾灸后,你封穴了吗? 艾灸后穴位都处于开放状态,经络也处于通畅中,如果不把穴位及时封好,会造成寒气更容易入侵,并顺这经络入侵更深,所以封穴尤为重要!每灸完一个穴位,都要进行封穴,以保证效果。 ![]() 方法:艾灸后,轻轻拍打穴位周边,然后用衣物遮住穴位。 ![]() 艾灸,不是你看到希望才要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痊愈的希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排病的道理也一样,关键在于坚持,切莫轻易放弃。 |
|
来自: 阳光男孩007007 > 《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