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帕森斯教育社会化功能看机会均等

 木香草堂 2019-04-13
        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将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个体责任感的发展; 二是个体能力的发展。这样看似简单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其实却包含了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个人通过教育所提供的均等机会的社会化发展。
       帕森斯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将教育社会化功能进行简单明了的概括,这也恰恰是我们当前教育中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尤其是个体责任感的发展。个体责任感,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其实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二是个体对自我的个体责任感。所谓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其实就是指个体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实体,必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或者说个体在社会系统中就是一个责任实体,如果这个责任实体没有责任感,不能满足社会的功能需要时,那么社会将会处于病态之中,因此对于个体来说,若要维系社会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发展,就需要承担个体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这个责任是无可推卸的,基于此项教育的社会化功能,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个体责任感,而受教育者也必然在社会中承担个体所应当承担的责任(义务),当个体责任感的发展充分后,其实个体就会在责任感的驱动下,主动承担责任,包括对社会的责任,对他人的责任。同时,个体责任感还包括了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感,因为个体要发展,必须具有对自我负责,对自我成长和发展负责的责任,这也是当下我们所提出的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意识。在具备了个体责任感后,个体能力才会在责任意识的引领下,不断的发展个体能力,最终成为有责任担当,有能力奉献的责任实体。
       所谓机会均等,其实教育传递“共享的价值观念”的社会功能的体现。学习机会均等必然会带来教育成就的差异,原因在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动机和努力程度以及家庭的期待和教养态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同时,由于学业成绩和学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因此,教育成就的差异又又会带来机会的不均等。或者说,教育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公平的,机会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均等的,教育成就的差异主要在于学习者的个人因素,因此由于教育成就差异而导致的社会不平等就是合理的。因为你付出的比别人少,你得到自然也会比别人少,所以在当下激烈的竞争之中,要想换回平等的机会,必然要付出和他人一样的努力甚至比他人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正如“裸考”现象那样,当我们对“裸考”考生顺利考上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而产生嗟叹时,其实我们就需要想一想那些所谓的“裸考”其实只是他们平时积累的结果,有的学生考上大学后就以为万事皆宜了,从而放弃了在大学的努力,殊不知,人生真正的分树岭往往就在大学期间产生了,对于那些珍惜大学生活,充分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如图书资源、网络资源等,甚至比读高中时付出的努力还要多,因为他们看到了这些稀缺的教育资源是有条件,一旦你离开大学校园,这些资源或许就会变得少之又少,正是珍视对这些资源的充分利用,才让那些所谓的“裸考”考试积累了比别人更多的知识,即使他们没有在事业编或者公务员考试前进行所谓的准备,但是他们的积累已经达到了这些考试的要求,所以这些看起来“裸考”成功的考生,其实只是他们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对大学生活更加的珍惜罢了。再如:某一同志想寻求一间离单位或家近的房间时,他们可能会想方设法的寻求这些房屋资源,而此时又恰恰遇到了一位熟人正巧也有这样的房屋资源,所以当该同志想要和那位熟人共同住时,熟人很快乐的答应了,然而这位同志在找到资源后却没有珍惜这样的机会,本来是别人的房屋,但他却以熟人为由,既不承担水电费、也不爱惜这间房屋,并且在熟人钥匙忘记带而给他拼命打电话时,他却连电话也没接,当然我们可以假设这位同志手机没在身边或者有其它的事而没注意到电话,但是当他发现电话时又没及时回,可想而知,他的那位熟人培养会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了,所以没住到几天,熟人便以合适的理由支开了这位同志。本来有了如此好的资源,但是因为没有珍惜而让该同志在很快的时间内失掉了这样的方便的机会,尽管看似很简单的一个案例,但是就是因为该同志的个体责任感出现了问题,因此机会也离他而去。
       因此,无论是教育的社会化功能,还是机会均等,其实都取决于个体的责任感以及在对待他人的态度和方法上。同样的道理:你想要取得别人的尊重,那么你首先就要学会尊重别人,因为尊重、信任都品质都是相互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